天啟帝自然明白,都是老狐狸,旁人要看什麼,他給看就是!
喬明淵不能被翰林院送上來,他也耐著性子不去叫,換個旁人來講書,他聽著就是,愣是讓那些老臣一點端倪都沒看出來。
如此過了大半個月,大家信了,天啟帝真是看上了喬侍讀講的書,僅此而已。
他倒也是內閣議事的時候不經意的跟德安抱怨了一句:“最近翰林院是怎麼一回事,送個侍讀學士來,連《牒用新政》都講不清楚,喬侍讀來講的時候,朕問一句他都能說得明明白白,魏英章辦事真是越來越不中用!”
一句不重的抱怨,偏偏安了那些內閣老人的心。
當然,大家看的還有新上任的通政司左使慕青易,對自己這個女婿的態度。
按照大家的想法,慕青易三個女兒如今就剩這麼一個在身邊,定然是百般疼愛,對女婿也會青睞有加。但顯然,慕青易壓根沒讓大夥兒如意,甭管關上門來他是如何對喬明淵讚賞有加,走出去一律是冷臉。他在京北吃了十五年的苦,對這個朝局有種超然的了悟,他私下跟慕綰綰和喬明淵說過,天啟帝對喬明淵有大用處,這樣處理對女婿最好,因此在人前,慕青易壓根不給這個女婿一個正臉。
有人揣測是慕青易愛女心切,想到女兒小小年紀就命苦,嫁了個鄉下泥腿子,如今泥腿子是爬起來了,但也改不了身上的寒酸氣,才引得慕青易不滿。
慕家上下態度都很一致,唯一對喬明淵略微有些和善的,便是慕家二字慕之見。
總之,慕家闔家上下,除了回京城那一日在慕家聚過一次,此後都是慕之見跟喬家人走動,慕青易跟長子慕之遙是從不出麵的。
如此一來,慕家態度格外明了,高元潼下手整治給喬明淵也越發不留情麵。
這陣子喬明淵在翰林院閒得發黴,還得時時遭人擠兌,更需謹防有人栽贓陷害,日子過得頗有些提心吊膽。
轉眼天啟帝十年已經去了一半,到了七月中,已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京城每年的夏天都熱得人抓狂,總有不少人中暑倒地,濟世堂熬了藥湯解暑,放在門口隨便喝,一時間又賺得一片好名聲。
慕綰綰的名聲好到什麼地步?
彆說是街頭巷尾人儘皆知,就是邊疆軍隊上也大多流傳著濟世堂的威名。
還不是去年送的那一通凍瘡膏賺來的?
當時慕綰綰做了人情,沒直接送給戶部,反而是送給了周邊的百姓。這些百姓裡也有不少家人在邊關當兵,寫的家書裡說了這事兒,也有人擔心兒子沒得用,自己舍不得用凍瘡膏托人給兒子送到了部隊上,於是很多人就知道了,朝廷買的這些凍瘡膏都是京城濟世堂做的,濟世堂還免費送藥給窮苦百姓,是當真無愧的懸壺濟世。有人親自見過慕綰綰,回頭說那是個絕色美人,說她是觀世音菩薩轉世的都有。
名聲好,那凍瘡膏用起來更好!
前一天還癢得恨不能將手剁了,塗了兩三次,明顯不癢了,再塗一兩天,手上腳上的凍瘡全沒了!
軍隊人那麼多,人一多,事情傳得就快,去年送到邊疆的那些凍瘡膏幾乎是被瓜分一空,還日日有人問朝廷今年冬還買不買凍瘡膏,這比給他們銀子都實在啊。
當然也有人說,能做出那麼好東西的女郎中,她不是神醫是什麼?
在世華佗的名聲傳出,旁人還不知道她慕綰綰長了幾隻眼睛幾雙手,就斷定了她醫術高明。
好巧不巧,西北軍裡有個將軍叫陳啟,那凍瘡膏他也用了,用了之後覺得當真是好藥,給京中的家書中寫了這事情,讓家人也去準備一些。
陳家是什麼人家?
在朝廷上,陳家最大的文官就做到太子少傅,要說手裡有權,也沒多少權,至少是比不上內閣那些權臣的。但太子少傅的好處在於,未來帝王跟他親近,保不齊下一代就出個什麼了不得的人物。陳家多出武官,從西北軍到南邊衛國軍,基本的都是陳家的人在統領。捍衛一方疆土,陳家人算得上義不容辭,本就頗有威望,更何況如今陳家還出了個皇後呢?
天啟帝的繼任皇後便是陳家所出,年過三十的陳皇後比天啟帝小了不少,老夫少妻本就得寵愛,加上去年陳皇後才給天啟帝又生了個嫡子,這寵愛勁兒一直沒過去。
陳皇後在宮內如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跟天啟帝的感情十分好,她出身名門,眼界目光比常人更有格局,知道天啟帝的兒子們都大了,她就是生了嫡子多半也沒什麼可能,索性懶得去爭這些,她膝下還掛著一個早就成年的大皇子做兒子,仰仗自己繈褓中的兒子,還不如先籠絡了大兒子,至少這個大兒子萬一真能登上寶座,將來也能對她生的兒子好一點。
皇家嘛,權力其實可以靠後排,保命才是第一要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