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探底(1 / 2)

箕陵城如今是有縣令的,不過因為前次戰役的時候受了傷,如今短了一條腿,朝廷為了嘉獎他的功勳,將他調任到了江浙肥差上,年紀輕已經到了養老的職位。

喬明淵到了箕陵城沒趕著去接任,到箕陵城後離正式上任時間還早嘛,他就將妻兒老父安置在客棧中,自己帶了兩個師爺和一個家丁四處看看。那家丁是有些武藝的,姓木名奎,因喬明淵幫著河西水患裡伸了冤情,他打心底敬重和佩服喬明淵,明知西北凶險還是跟著來了。如今到了箕陵城,他更是寸步不離喬明淵左右,堅決保護喬明淵的安全。

他們到箕陵城是中午時,入城的時候,守軍隻簡單盤問了兩句,就放他們入了城門。

見此狀況,喬明淵便蹙起眉頭。

當時他沒說什麼,先帶一家人安置休整後,才單獨帶了師爺他們出來。

此時再看城守軍,一個個皆是無精打采的在站崗,身上的盔甲鬆鬆垮垮的,看著彆提多不精神。

就這樣的,能守城?

喬明淵那眉頭越擰越緊,他幾乎是立即想到了箕陵城外的陳明關和身後的平陽關,想到那些百姓臉上戰爭的深刻痕跡,心中湧起一股難言的憤怒。

“趙桐,你是箕陵城的人,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喬明淵便問身邊跟著的師爺。

他在平陽關花了大價錢請來的兩個師爺,來自箕陵城的那位叫趙桐,今年三十有七,自小是在箕陵城裡長大,後來戰亂後到平陽關去避禍,論起對這座縣城的熟悉沒人比得上他,更何況他還胸有點墨嘛,本身就是貢士出身,自然被喬明淵重點照顧,來箕陵城巡視遇到不懂的第一時間想到要問他。

另一個是平陽關的人,本身是一方豪紳,比不上大氏族人家,卻也家底豐厚。

那人叫吳敏儀,今年四十出頭,論起走地方關係當然得用得上他。

喬明淵選這兩人做師爺都有自己的理由,不然那錢豈不是白花了出去?

他給的價格算是曆屆知縣給的最高的,因此哪怕知道危險,還是有十幾號人來報名,趙桐本身並不十分富裕,隻能說夠用而已,養家也有些捉襟見肘。加上他妻子最近給他添了一對雙胞胎兒子,為了養那一雙兒,他才不得不賭上性命。

為了讓東道主滿意,他自然知無不答:“箕陵城裡一向是如此的,要說起來原因,其實很簡單。”他伸出手捏了捏兩個手指頭:“缺錢。”

“缺錢?”喬明淵不解:“每一年朝廷都有不少軍餉發下來,城守軍怎麼還能缺錢?”

“大人有所不知。”趙桐說:“朝廷是有不少軍餉發下來不假,但那些錢是用來養守衛軍的,像這些城守軍,一般都是從當地賦稅裡開支。箕陵城年年戰亂,這地方種地都沒人,家家戶戶的壯漢男丁都死得差不多了,哪裡還有人播種。土地裡顆粒無收,朝廷征收賦稅怎麼收的上來?再加上為了撫恤陣亡士兵的家眷,朝廷還頒發了政令,陣亡士兵家眷五年免除賦稅。如此一來,箕陵城基本沒任何收入,如今是全靠那點微薄的朝廷補貼在過活。”

喬明淵從未聽說過這事,倒也沉默下來,聽進了心裡去。

趙桐見他肯信,便接著往下說:“又說朝廷補貼的銀錢,也不能全部用在城守軍身上,打一次仗,城牆就壞一次,修補不要錢?打壞的房屋不要錢去修?還有陣亡士兵的補貼從軍餉裡扣,為了能征兵,縣衙還得拿錢去安撫那些人,這都是巨大的開銷。”

喬明淵從前聽衛輕軒說起過一些,便也點了點頭,示意趙桐繼續講。

趙桐道:“說起來大人彆不信,箕陵城的人連飯都沒吃飽過,還有人乾城守軍當真是愛國,你看他們鎧甲穿得不整齊,殊不知那一身重量早壓垮了他們的脊梁骨。”

這話真的紮心。

喬明淵的心房一陣緊鎖,他知道邊關苦,萬萬沒想到會苦成這樣。

如今再看那些城守軍,一個個的麵黃肌瘦,果真是餓肚子的人才會有的形容,他當年對此印象最為深刻不過。

同情、憐憫油然而生,但這些都不能湮滅他心底的不安:“既然是這樣,城守站崗為何不換成守衛軍來?”

“大人,守衛軍每年都陣亡很多人,打一場仗就要死多少,光是補這個切口都不夠,哪還能分得出人手來?”趙桐失笑。

他說著又補了一句:“不怕大人笑話,你彆看城守軍有那一身鎧甲,其實他們換崗的時候都是要換衣服的,這一身鎧甲是一個伍的人輪換,脫了這身衣服,他們鎧甲後的衣衫全是補丁,有些衣不蔽體的都有。他們還能站在那兒,其實怪不容易。”

仿佛為了印證他的話,趙桐話音未落,便到城守軍換防的時間。

隻見五人列隊走過來,跟守城的那五個士兵交接,雙方行禮後,原先守城的士兵便開始脫鎧甲,那交班的城守軍接過鎧甲一件件的穿起來。一行人動作都慢吞吞的,臉上都沒什麼激情,不過動作很是嫻熟,仿佛這樣的事情已經做過無數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