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哼,區區酸儒罷了(2 / 2)

包括戲誌才在內的許多文人,都各自在家中作詩寫賦,廣為流傳。

也得到了一些“錢鎛停置,農收積場,逆旅整設,以通賈商。”的詩句,描繪時下兗州安寧之景,更有張韓隨口所吟“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妙句。

大多是庶人一黨在彼此自嗨,士人是不屑於此的,兗州士人本身聽聞一些歌賦的時候還打算附和而做,但一聽此風率先是曹操所著……

當場痛罵“不思民苦”,將此詩文全都當做今年得了些許收成,便開始異想天開的去暢享那些遙不可及之道。

於是他們氣得再次在家中小聚,大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痛斥當下兗州官場由曹操舉任上來的官吏,全為鼠目寸光,不通治國治郡之道。

在這光景下,曹操命曹昂親自帶頭,統屯民至各地的田土灌冬水,以保證在入深冬之前土壤能夠儲存充足的水分,趁著養土之時,把這些詩作傳於山野阡陌之中。

在冬日裡,兗州反而得到了不少安寧。

轉眼冬去春來,兗州官署再出人丁,建造了“龍骨水車”和“溪井”兩項新式的農桑工具,從東郡開始,到濟北、陳留、東平等地相繼推行。

龍骨水車斜放入水中,身有木板成槽,通過頂部的踏板,用傳帶的力量使得車身木槽向上移動,每一層槽都可以傳動一桶或數桶水,傳到岸上後,倒入挖好的溝渠,就能流入田地之內。

至於溪井,則是在河邊,溪邊的陰涼處挖掘深井儲水,在上方用棚頂蓋住,簡單易做,用以防止旱時河流乾涸。同樣也可以用龍骨水車來取水。

這兩項新令一出,農桑時附近都熱鬨了許多,農戶自然樂得來看熱鬨,每當有人聚集時,就會自發的有屯民介紹這些器具,同時告知他們功效。

“咱州牧的誌向可大哩。”

“他寫的那些歌賦,俺也能哼唱幾句,不是隨口說說啊!這是真正要把我們帶回到以前安心種土的時候啊。”

“防旱、取水,人丁損勞減少了很多,曹公當真是大才。”

“哈哈,李兄有所不知,曹公並不強取盛名,此農桑之略、包括此二物打造、設計,都是出自他麾下主簿張韓之手。”

“又是他!徐兄可知張韓何人?師承何處?我記得屯民之政也是出自他口,此人對治政頗有心得,想必經曆十分豐富。”

“這就不知了,據說張韓並沒有師承,就是庶人出身,得舉任是因曹公主張唯才是舉,察其言行。”

“好主張!”現在於兗州再說起唯才是舉,已經人人都有新的見解,不看主張出現時的緣由與背景,單看當下的結果。

至少已有數名謀臣能做到治理清靜,用才能安民;有數名謀臣可以行軍布陣,屢屢取勝。

“子民若有長樂,不使吾地荒蕪,民不再懼苛稅,地上又有蒼天。如此,百姓自當‘吾愛吾鄉、吾愛吾郡’,如此州牧,怎會是士人口中所言為禍一方呢?”

“他們,區區酸儒罷了。”

到春日,來投奔曹操的人更多了,其中不乏馬商、巨富之家這等頗有家資之人,將家產變賣來資助曹操,他們也可在亂世將身外之物換成彆的“保障”,因為亂世守財是守不住的,曹操不搶是他仁義。

不如自己給了去換點貢獻,這種貢獻肯定是越早越好,等日後曹操占據了三州乃至四五州的地盤,他們想去恐怕連門檻都進不去了。

所以一到開春,接連而來全都是好消息。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