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黃湯灌汝口,此物最醒狗(1 / 2)

曹操一不動,陶謙就被弄得很難受。

宛如蜜蜂插進了花蕊卻不采蜜,令花和護花的綠葉都很被動,是主動驅退還是繼續被動?

一時間,陶謙竟不知道曹操到底想要乾什麼。

隻因,曹操把徐州的兵馬調集到下邳來之後,他就不攻了,將曹軍收束在了彭城境內,開始臨時安置百姓,並且紮營防守。

這讓陶謙很難抉擇,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占著我徐州彭城,是何道理。

他的火急火燎的馳援到下邳,就為了死守城池,結果曹操奪下彭城就不打了。

開始守城安寨,廣收流民。

局勢從此居然平穩了下來,雙方雖劍拔弩張,但卻在各自收束百姓。

彭城城門樓內,曹操想到最近的局勢開懷大笑,“哈哈哈,仁義果然是一把好劍!”

前日,有彭城長者為了感恩曹操約束軍隊,對百姓秋毫無犯,且家仇舊恨不遷怒於百姓的仁義之舉,送來了幾杯黃酒敬給曹操。

然後被曹操灑向大地祭奠死去將士的英魂,以及憐憫受到波及的百姓。

這一手在大增好感的同時,還給曹操猛猛增加了一波聲望,甚至還杜絕了被毒酒暗害的可能,完美化解了“匹夫一怒”的刺殺之舉。

但實際上那些酒後來設宴時讓鄉裡的人都來吃席,應當是無毒的,所以足見百姓的確感恩。

張韓在下首站著,心裡雖說不至於百感交集,卻也頗有感觸,這世道,對百姓秋毫無犯就足夠仁義,令人感恩戴德。

為何呢?

概因期盼之事得以達成,一般興戰之前,逃不掉百姓自然會祈禱若是城破之後,敵軍能善待百姓,但往往曆來破成者都不可能秋毫無犯,所以成為期盼。

有一天這期盼成真的時候,自然感恩戴德。

養民清靜,也可以讓百姓愛戴留念,“清靜”就是沿襲好的政令不多收苛捐雜稅,在盛世這不就是基本道德,但在王朝末年、亂世治理等時代,就顯得格外的珍稀。

沒辦法,這是世代的車輪壓得百姓標準一降再降。

這時候說不定曹操去田坎裡一不留神崴了腳,都能把許多百姓感動得痛哭流涕:他為了農桑,不惜親身赴艱難,我哭死。

“不愧是我,心有仁德,不忍見百姓離散,”曹操背著手走下台階,宛若暢懷感傷,語氣緩慢悠然,“伯常,你記住,為官者心係百姓,需以仁義為主,不可慢待於民,越是亂世百姓越需要仁主,唯有如此方才能真正取下徐州!因為這裡是亂地,要用善行收攬人心!”

he~tui!您不該喝老叟敬獻的酒,您恐該喝的是黃湯!

後世有詩曰:黃湯灌汝口,此物最醒狗;糖高莫上前,不賜一分甜!

若不是我知道原本的曆史,現在真就信了這鬼話了。

原本的曹操是知仁義,但不行仁義。

是張韓各種利誘進言,讓他知仁義而行仁義,追求知行合一。

知而不行,是大部分常人。

但要成就大業,那所為定非常人,非常人自然得走非常之道,此道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堅持的。

“主公英明,”張韓還是很從心的附和了一句,接著道:“鮑相傳來了軍報,臧霸屯軍開陽,而他麾下將軍於禁和臧霸乃是舊識、鮑相也曾威名揚於泰山,或許可以說服他轉而投奔,不過陶謙與他也頗有恩情,故而較難。”

“泰山賊寇狡猾聰敏,不會輕易投身於一處,他們盤踞於一府之地,不尊朝廷號令,武裝自力,以此護一方民眾,這樣的人或許不是為了成就霸業,應該是要等一個真正的明主,所以待價而沽。”

說白了就是他雖然聚眾上萬人,也有千人輜重、數萬糧草,但不打算去為誰“賣命”,隻是盤踞一處成一股勢力,等著招安。

這夥人也是賊,不過走的是護境安民的路子,因此有人心依附,自然比一般的賊寇聚眾要穩固。

剛開始張韓知曉臧霸的時候想不通他要什麼,但後來他把泰山賊的口號想成“替天行道”,把臧霸當成送薑,宋公明。

一切就都明朗了許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