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門外有校事大步本來,將一卷寬敞錦布送到了宿衛手中。
宿衛又忙跑上階,雙手呈遞給門口一位年輕英俊,氣宇軒昂的儒生。
“稟報司空,大理寺送來的審訊陳情錄,由鐘寺卿親自執筆。”此儒生趨步入堂,將此卷安置於曹操身前案牘。
楊修平日裡跟隨曹操,多次聽他誇讚鐘寺卿的書法,每一次都是讚不絕口。
他親自執筆記下的審訊錄,不說內容如何,至少此卷麵上看來一定賞心悅目。
司空可先得一處開懷,再看內容時不至於太過憤怒。
楊修真心做事,用心揣測,而且的確是天資聰穎,有“過目不忘、一目十行”的本領,多方了解之下,對張韓非常敬佩。
不過,張韓的“圍爐”他是一定不會去的,楊修出自簪纓之家,敬佩歸是敬佩,卻不會和張韓混跡一堂。
他要去,也隻能去大公子曹昂的府中高宴,與往來鴻儒把酒言歡,暢談策論。
但,因為敬佩,所以心中也暗暗為張韓捏了把汗。
畢竟誰也不曾想,校事府這第一把火,竟然會直接燒到他的頭上。
曹操麵色一正,直接打開了卷宗觀閱,其實他心裡也並不擔憂,張韓即便是真的被審出一個罪大惡極,那他也仍舊不會倒台。
無非是,撕破臉皮而已。
那些公卿或許沒見到真刀之前都不知道,曹操隻是不用刀而已,並非是手中無刀。
他若是想,隨時可以血濺長樂殿,讓滿朝公卿全部閉嘴。
現在的局勢隻不過是……可以殺,但沒必要。
能名、威、利俱得的局麵,又有何不可呢?
他攤開卷宗看時,進入堂內的郭嘉、楊修以及在下手位上坐著的曹昂都是緊張不安。
時不時的偷看曹操,來揣測他的心思,以猜想審訊錄事的內容如何。
雖說並不擔心,但真是到了出結果的時候,又怎能不被牽動些許,畢竟是一件動輒可改變局勢的大事。
看了許久,曹操直接一巴掌拍在了案幾上,沉聲道:“居然是這樣……好一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是我錯怪伯常了。”
“這書法真好。”
曹操接連誇讚了一番,引得三人立即上前,想要詢問但是卻不敢開口,隻是一直盯著曹操看。
“得子如此,夫複何求!”
曹昂愣了愣,得子?他不是您兒子啊,隻是女婿,半個兒子而已。
郭嘉急得都想直接上手搶了,但是出於從心他忍住了。
末了,隻有曹昂小聲的問道:“父親,伯常兄長他……”
“嗬嗬,”曹操發自內心的笑了起來,笑容越發的燦爛,收起了這一份錄事遞給楊修,道:“德祖,送至尚書台呈報陛下。”
“另,讓尚書台將此錄,抄百份,告示全城百姓!”
“唯!”
楊修立刻得令去辦,他此刻根本不用猜測,這份錄事絕對不是張韓認罪的罪狀。
甚至其中記錄之言,極其精彩,他現在就立刻想知道,裡麵到底寫了什麼。
快步行走的時候,整顆心就好似被人用羽毛不斷撫動,簡直難受至極。
不過他本身出自世族,自小深受禮教影響,絕不會偷看。
隻能縱馬而奔,快步走送,直至荀彧麵前,呈遞了此錄事之後,傳達了曹操的命令。
荀彧看了他一眼,而後仔細閱讀鐘繇親自書寫的錄事,此書法剛入眼,便讓荀彧賞心悅目,嘴角平緩,暗含笑意。
當真,如沐春風、心曠神恬。
再看到中段,荀彧的眉頭一下皺了起來,不住的點頭。
“伯常啊……雖有缺,卻如何不令人傾心。月亦有缺,士皆慕之。”
“令君此言,何意?”在旁的楊修早就忍不住了,當即輕輕拱手發問,那眼神直盯著荀彧手中的書信,看得熱切。
荀彧看他如此,便笑著道:“德祖在來前的路上,未曾翻看此錄?”
“不敢,”楊修立刻躬身:“學生知禮,不敢隨意翻看,且司空下令抄錄百份廣而告之,其實事後也可得見。”
“不錯,”荀彧這一聲不錯,也不知道在說修的一番分析,還是在誇讚他的品行。
是以,荀彧也不瞞著,笑道:“伯常君侯,並無貪墨,其家產大數為因救人性命,得其饋贈,有人證證明。”
“其家中奴籍,並未為其私藏,而都是他當年行伍時,小營之中的兄弟親屬,伯常是為了他們,所以購地、搬遷,為他們安置其家。”
荀彧說到這,將錄事直接遞到了楊修的麵前來,笑著道:“你看最後這詩句。”
楊修接過一看,頓時愣住,心神震動,雙手攥緊了錄書的兩端,情緒略微有些激動。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何等孤寂、失望,不,這應當是絕望,”楊修又看了看上文記錄,腮幫很快就鼓了起來,整個人的雙眸凝實,“怪不得,君侯如此氣憤,一生戎馬征戰功績,竟然被人這般構陷。”
“辭官去爵,好個氣節昭昭的將軍!”
楊修眉飛色舞的看向荀彧,隻覺氣血翻湧,心中不忿難以平息,如今許都有天子坐鎮,應該是安平盛世,若是百官可清朗治理,上下皆能勠力同心,方才能安萬民,重振大漢。
隻可惜,現在的公卿在做些什麼?!構陷一位滿身功勳的青年才俊?
選了張韓就算了,手段還這般愚蠢,此錄事送上朝堂,這不是扳倒張君侯的罪狀,這反而足以讓他名聲再上一階。
這張錄事,其實是最好不過的事跡傳言,甚至比那些年的“月旦評”更加有力,因為這不是品評出來的乾癟言語。
這是大理寺審出的案狀,而且,其中不乏實績。
但是楊修又覺得很奇怪,荀彧好像很淡定,既沒有為張韓案反轉而有所波動,也仿佛並不因為張君侯本身這般義薄雲天而感到震撼動容。
甚至,連這直抒胸臆、蕩氣回腸的詩句都無法打動。
荀令君好穩的氣度。
“抄錄百份,傳揚。”
荀彧將這一份錄書交給了尚書台各文學掾,這些年輕學子都樂此不疲,大為興起。
且不說錄書的內容如何,光是鐘繇的書法,都屬他們爭相臨摹的墨寶,自然爭先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