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另一條,意想不到的路(2 / 2)

“但願君侯,能平安回來吧。”

“小婿,想你了!”

“多少流民為了一口飯吃,不得已成為奴籍,又或者壯丁參軍,婦孺編織,其餘無用之人亦是路邊白骨,君侯若是以天子之名有請,妾身再為君侯送幾封書信,陳當年家父與這些名士結交之情,也許能通達人脈,對君侯之後的軍略有所幫助。”

不過,這都是發乎於情,止乎於禮,兩人從未有過肌膚之親。

“不行,”戲誌才微微搖頭,鄭重的道:“五日吧,我們的時間沒有這麼多,畢竟大戰一觸即發,誰也不知道,何時袁軍就會打過來。”

三日後,一隊騎兵儀仗出發,從許都到郯城,曆經五日,到達城下。

張韓最喜這一點,夏日和秋日時,他就最愛到蔡府來,在廊廡之下的木板上睡覺,吹著院子裡的涼風,而蔡琰便在屋中讀

書,每當此時,場景便會安靜唯美些,好似時光也慢了下來。

“對!”戲誌才笑著點頭,“他不放棄,就是為了成則有泰山相助,即便不成也能讓上下猜忌,彼此不合,一旦滋生了內患,對於他們來說自然就是好事。”

一直,說到了深夜,曹操也未曾有懶意之時,甚至越說越起勁……

“孔融到北海後召集士民,聚兵講武,下發檄文,又親寫書劄,與各州郡通聲氣,共同謀畫,這不算是沒有軍政才能吧?”

“你等會!”

但是蔡琰還是搖頭苦笑:“他壯舉不能非議,自然是英雄之行,可是卻逆擊張饒等二十萬眾而敗,之後,便是磕磕絆絆,再修青州廣土,妾身認為,此乃無能也。”

“哦……”曹操鬆了口氣。

畢竟實在是,不切實際……

鮑信眉頭一皺,但是明顯來了興趣,張韓最近幾年的好事壞事,呀都聽過了不少,有時甚至在院裡捧腹大笑,樂不可支。

典韋人都麻了,“你說的時候呢?”

“我造勢欲戰,主公增兵以酬,如此可讓袁紹以及其兵馬加緊防範,這樣一來,自然會以為我立刻就會趕赴戰場,但我卻反其道而行之,我不去。”

“我就在南陽治理,或者後勤運輸軍糧,坐鎮潁川管轄各地治安亂事,讓袁紹心急便可。”

但是,卻在即將於驛館分開時,被使者拉住。

“去你的!我們清清白白,她是我心中的女軍師。”

“我說就是風流,你說就是下流,”回著話,他還在嘖嘖搖頭,雙標到了極致。

“乃是,此時身份,不比當初,自然要遵循禮儀之度,二者,這不是丞相所求,乃是伯常之計,是他先前將計策獻給丞相,而後讓在下來尋鮑公。”

曹操聽得一愣一愣的,我問你,你還真就拆開來回答。

“如果有人動心,遲早就會發**事,我想,這也是袁紹一直不放棄拉攏的原因。”

我大了他兩歲多,已不算是年輕女子了,乃是一婦人罷了。

“其關鍵,或許隻是孔北海的人脈而已,眼下青州雖屬袁譚治理,但他們袁氏未必能分得出精力前去安撫民眾,也不可能有足夠多的錢財使得青州富足。”

“嗯,”鮑信思索了很久,整個馬車之內一直沒有聲音,隻是均勻的呼吸聲。

“如是,君侯便可先從策**手,冀州之中,當初師從我父親的學子,也不在少數。”

葫蘆裡賣的藥,一股腦的倒出來最好。

“青州,乃是冀州薄弱之地,而青徐之隔,不過是泰山為界,各有天塹可守,不過一旦泰山打開,又可長驅直入青州境地。”

戲誌才將當下敲定的計策告知了鮑信,讓他輕輕點頭,同時道:“我知道。”

張韓聽完直接起身,頗為驚喜,他想不到蔡琰竟然會有如此心計與謀略。

“我進來便是。”

以早早確定布局,以免貽誤了戰機。

“英雄行徑不可否認,無軍政才能也屬實事。”

“你最近秘密商議,造勢增兵,挑選了上千猛士騎兵進入黑騎營,也是沸沸揚揚,我知你意。”

“我的命都是他們翁婿救下的,此等情義每每想來,夜間無不鼻頭酸楚,感激落淚,又怎會去生暗害之心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