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中不隻援引了這一句,還有方總對國內企業的評價,“就說申城的華虹吧,它簡直可笑,既依托於國內給予的支持,又妄圖讓外資真心的技術幫助,這可能嗎?”
“華虹和日本NEC的合資公司,我不問彆的,它自己的專利技術這幾年有幾個?”
“先合資,再引進,然後投產,最後投產即落後,你一個想振興自己國家產業的人把話語權交給外國企業,簡直天真的可愛。”
方總的批評毫不留情。
不同於華虹讓申城本體紙媒的報道,新浪網這種代表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門戶行業領導者擁有很多不普通的網民瀏覽訪問。
這篇來自新浪的社評,既讓一些人看著痛心,也讓一些人看得流汗。
其實,方卓的用詞不算特彆辛辣,隻是說出一些事實,但這種事實本身就引人深思。
申城這邊的華虹全稱是華虹NEC,是華虹與日本NEC的合資企業之一,引進了生產線,但日方對專利技術控製的很嚴格。
據說,華虹與NEC合作將近十年,申城華虹NEC的專利數是0,京城華虹NEC也是0,隻有首鋼NEC有4項專利。
如此情況,社評中沒有直接寫出來,主筆徐長倫隻是貼心的把這個被方總點名的企業情況放在了備注裡。
邱慈雲幾乎第一時間瞧見了這篇發在新浪上的回應,默默揣測了一下華虹的領導瞧見這種內容後的感覺,大概隻有兩個字——難堪。
社評洋洋灑灑,新浪網還有全網領先的網友評論。
因為有新浪網自己劃出網頁曝光位置,這篇社評引起了很大反響。
就邱慈雲從朋友那聽到的消息,彆家暫且不論,華虹是鬨了個灰頭土臉,那位行業會議致辭的副總裁被幾家媒體的記者圍追堵截,想讓他給出針鋒相對的回應。
然而,副總裁薑琦曆能怎麼回應呢?
他還可以找關係找到鄭丹銳,可這對回應於事無補,華虹NEC根本不能拍著胸脯把方卓質疑的專利技術說清楚。
薑琦曆後悔了,他看到那篇新浪的社評就後悔了。
反正華虹的人被挖走過了,方卓也放緩行動了,自己何必多此一舉呢?
薑琦曆的後悔讓他沒有繼續給媒體提供報道的彈藥,他本人避了兩天媒體,選擇冷處理這件事,不過,行業內又多了件“華虹鬨笑話”的談資。
邱慈雲身處申城,全程目睹了這件事的前因後果,頗有些目瞪口呆。
7月27號,“冰飲計劃”舉行投資會議,高盛、德意誌銀行、DCM華夏、廬州國投、易科集團、MIGA私募基金、華夏企業家產業投資基金會以及項目團隊代表共同參加。
邱慈雲早早抵達恒隆23的易科會議室,他為這次推動資金籌措的會議感到興奮。
很快,邱慈雲見到了方卓,順便問了問輿論回應的事。
“哦,沒什麼大不了的。”方卓不以為意,“華虹的人自己找不自在,他們那種自以為靠近權利的人都傲慢,挖兩個人而已,激動個什麼勁。”
邱慈雲這才想起來,對,始作俑者是麵前這位的下力氣挖人。
“說起這個,邱總,國內這方麵的人才本就欠缺,也不是單純用錢就能挖,獵頭們發現一個問題,級彆比較高的工程師都得考慮很多因素,家庭影響很大。”
“你給我列列名單,我們的項目更需要哪方麵人才,我讓人接觸接觸國外,補充補充人員。”
方卓很關心團隊的戰鬥力,這既需要技術領頭人,也需要中堅力量。
“我們的用人成本會不會有些高?”邱慈雲有點小心的詢問。
方卓擺擺手:“邱總,這種事你不要考慮,就像華虹的那種輿論,你交給我,我找人,你用人,咱們分工明確。”
邱慈雲不知說什麼好,隻能重重握了握麵前這位年輕總裁的手,麵前這位怎麼越看越靠譜了。
華虹的輿論就像方卓說的那樣在他心裡隻是小事,要不是邱慈雲提起,他都不會再聊,反而今天這個投資會議讓他多多少少有些緊張。
半導體果然是資金和技術並舉,這第一輪融資的總額就對準10億美元,對象也是國際頂尖的機構。
方卓還真沒操手過如此大額的融資。
有點緊張,有點新鮮,也有點……莫名的信心。
尤其,當他坐在會議室看到推門而入的熊瀟鴿,看到他那張熊臉,信心一下子更足了。
“張總、康納先生、邱總。”熊瀟鴿熟絡的和已經到場的人打招呼,最後才和方卓握了握手,“方總,風采依舊啊,你那個新浪可真能折騰。”
他笑道:“方總你當初那麼費勁的要把新浪弄到手,不會就奔著這個來的吧?”
“主筆作為,與總裁無關。”方卓用力握手,熱情的說道,“老熊,今天見到你,我就覺得咱們這項目肯定能成,畢竟,你老熊在我身上還沒失手過。”
熊瀟鴿有些疑惑,但不妨礙他隨口反擊:“哪裡話,明明你是方總在我這裡沒失手過,我對方總還是相當佩服的。”
熊瀟鴿這一趟來參會,心情比較輕鬆,因為,他是代表華夏企業家產業投資基金會過來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隻是個托。
IDG華夏是通過參股華企投變相的參與到“冰飲項目”,基本上也就是給方卓一個麵子的程度。
所以,熊瀟鴿今天可以作壁上觀,瞧瞧到底是怎麼個情況讓數家機構都隨之起舞。
上午九點鐘,各家機構的人都到了。
方卓沒有首先發言,而是把開場交給了中芯國際前高級副總裁邱慈雲,讓這位技術專家來為大家介紹產業情況與項目前景。
這樣的話讓這樣的專家來說才是能讓人信服的。
等到邱慈雲滿懷工作激情的發言完畢,方卓作為項目發起人和最多投資方進行發言。
他笑著說道:“在座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清楚,我和半導體的淵源來自前些時間的一個申城芯片事件,所以有了些對行業的突擊了解。”
“這樣的一個項目對我來說是新鮮和有挑戰的。”
“以‘漢芯’作為項目淵源上的開場對我來說也是挺有趣的。”
是的,以漢芯這樣一個曆史級騙局作為半導體行業的開場,這對方卓來說是極其奇怪的,當然,他此刻不會用這樣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