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科方卓被黃太當著媒體的麵點名,這讓香江記者們的內心都騷動起來。
看起來完全是毫不相關的另一位富豪,為什麼會被林衛萍以這樣的方式提及?兩位富豪之間又有什麼恩怨?
這是香江不少小報特彆想扒的內容。
很多記者跑得飛快,意圖采訪到忽然浮出水麵的內地首富。
但腿再快也沒有筆快,幾家娛樂小報已經開始猜測、杜撰情況,不管對不對,先登報引來讀者再說。
相較於媒體輿論,早就聽說方總是這次黃總出事幕後黑手的業內人士都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看看吧,看看吧,要不怎麼說小道消息往往才是最準的呢,這方總終於浮出水麵了吧!
“據悉,創維此次遭遇TCL、康佳、創維等多位競爭對手的聯合圍剿,背後主謀就是易科總裁方卓。”
“林衛萍言辭戚戚,方卓怎麼忍心如此?”
“這是一波內地企業家的內鬥!”
“趁著創維遭受危機,方卓這樣的行徑實在難稱企業家。”
香江媒體的版麵普遍對方卓沒有正麵評價,一部分是來自黃太太的公關,還有一部分原因在於香江的富豪曾經在申城拿地受挫,旗下媒體自然不會幫著那位年輕總裁說話。
尤其,李家的財經期刊迅速以“大惡人方卓”為封麵標題出了一期報道,揮揮灑灑,一蹴而就,引起廣泛反響。
一時間,方卓在香江輿論中頗有些聲名狼藉的意味,仿佛他就是主導著此次創維危機的元凶。
林衛萍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既高興又得意。
張學繽則覺得有些心力交瘁,他一方麵繼續主持公司的運營事務,另一方麵收到了更多的壞消息。
先前提拔又被阻攔的得力乾將張邈沒對自己的安撫給出什麼反應,反而僅在一天之後便提出離職。
“張邈啊,我保證,等到這一陣的風波過去,你的職務我就是到董事會裡拍桌子也一定提上去。”
張學繽親自找到老部下,想要挽留他的離開。
“張總,我也不是一時衝動,就算這次勉強提了上去,以後估計也就這樣了。”張邈沒有隱瞞,直接說道,“美菱那邊想讓我負責相當一部分的渠道拓展工作,職位和待遇都很不錯。”
“張總,人各有誌,我在公司兢兢業業沒覺得對不起誰,就有一點,我覺得有點對不住張總你。”
“美菱那邊想讓我帶團隊一起過去,我拒絕了,張總,我能做的就是這些。”
張邈很坦誠,也很堅定。
張學繽失語。
一個詞說得好,人各有誌,雖然都姓張,人家又不是自己兒子,還能強行拉著他不讓走嗎?
張邈走了。
他走的時間是林衛萍接受采訪的第二天。
走的乾脆利索,連最後的工資和沒發的獎金都不要。
手握人事大權的林衛萍自然第一時間知道了這件事,直接找上張學繽。
“張邈這是投敵!這是投敵!一點都沒有職業道德!”林衛萍極其生氣。
張學繽很心累,說話便很直白:“林總,大庭廣眾之下答應給他的升職被否了下來,你讓他怎麼想?”
林衛萍冷笑道:“他這樣沒有職業道德,升了職,以後豈不是帶著一批人走?這樣的人沒提拔才是有先見之明!”
張學繽:“……”
“張總,律師說老黃過兩天就能保釋,這幾天一定保證公司不要再出狀況。”林衛萍說道,“現在媒體都在一起指責方卓,他肯定要愛惜羽毛,等老黃出來,公司有了主心骨,一切就好起來了。”
張學繽默默點頭,雖然,法務部給出的看法不太樂觀,但董事長保釋在即,什麼事都得等他出來再說。
林衛萍離開副總裁的辦公室。
張學繽靠在座位上揉著太陽穴,腦海裡閃過張邈,閃過競爭對手,閃過“幕後黑手”,一個人在辦公室默默不語。
……
香江媒體一副風要殺方、雨要殺方、筆要殺方的架勢從南往北吹,但這聲勢入了內地就消減很多。
相較而言,內地報紙期刊不像香江娛樂報紙那樣肆無忌憚,不講證據,尤其涉及到內地首富,真要出了偏差,到時候追究起來難辭其咎。
真當易科沒有公關部和法務部麼?
所以,內地媒體的報道筆調就客觀中立很多,以介紹事件為主,沒有對方卓進行批鬥。
而一向更激進的網絡媒體這次也沒那麼激進。
新浪網自不必提,他們壓根就是提筆駁斥那位掌門夫人莫名其妙的指責,其它的如搜狐、網易、企鵝等門戶,也以觀望吃瓜居多。
方總交遊廣闊,南邊的疾風驟雨刮到北邊的網絡上隻是一陣輕風細雨。
倒是大中電器總部最近有不少晃悠的香江記者讓張大中都為之意外,這些記者、狗仔嗅覺挺敏銳的,竟然都跑到這邊來蹲守方總了。
張大中不覺得些許報道能傷到方總,反而覺得這會激起那位年輕總裁的怒意。
12月20日,大中電器再次和易科進行一輪收購談判。
可是,前麵都有出現的方總這一次沒有過來。
張大中敏銳的發現易科團隊的收購興趣似乎正在下降,前麵三輪錙銖必較的條款也不再那麼迫切的爭辯。
“方總怎麼沒來啊?”張大中在這一輪談判結束之後又一次問起方總行蹤。
“誒,說實在的,咱們這個收購談判也持續了三輪,價格和股份上的分歧都還挺大,張總你不願意出售全部股權,方總呢,100%持股就是他的底線。”
“現在媒體又在亂寫,我們方總是個愛惜名聲的人,現在還沒收購大中電器,記者就說方總針對創維,鼓動渠道商……”
“所以,針對電子商務在國內的未來,我們易科可能要僅僅出於財務性因素而投資五星電器。”
“關於收購大中電器下一輪的談判,這次沒談好,那我們就需要暫時擱置,團隊都得等方總的意見。”
易科這一輪負責談判的副總說出了這麼一番話——方總因為顧忌輿論名聲而不得不考慮取消對大中電器的收購。
張大中驚住了。
這番話裡肯定有以退為進的意思,但,方總到底會不會因為這樣的因素而采取動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