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元宵節。
按照傳統,過完這一天才是春節正式的結束。
然而,按照公曆來算,2007年已經過完2個月,整個年度也不知不覺的沒了六分之一。
今年的冰芯格外忙碌,這種狀態幾乎沒有受春節的影響,不少人也是第一次在廠裡度過新年。
但是,以邱慈雲、胡正明為首的全體高層都沒有休假,又因為知道廠裡這次製程工藝的意義,幾乎沒人抱怨加班安排,都想著越過這道門檻跟著一起吃肉喝湯。
就在3月3日的上午,冰芯基本已經確定了風險試產的成功,隻待最後的良率計算。
冰芯生產的是一塊塊晶圓,在經過所有的製造工藝步驟之後會進入良率測試環節。
晶圓是芯片的載體,這個測試環節是把一塊完整的晶圓放入芯片測試機,利用其中芯片測試卡的微針結構與芯片上固定的位點接觸,以此完成電信號的輸入與讀取,達成測試效果。
隻有晶圓上的芯片滿足所有的電學信號要求,才認為它通過了電路測試,稱之為活芯片,反之便是死芯片。
一塊晶圓在測試完成後會得到一張花花綠綠的測試結果圖,除了綠色之外,其它不同的顏色代表芯片不同的死法,比如紅色代表某回路漏電流過大,藍色代表某回路擊穿電壓過小。
通過測試的活芯片會在封裝廠切割,然後,它們依舊會根據重點關注的部分電參數再分出三六九等。
通常是一等貨作為服務器芯片流向企業級市場,二等貨中作為消費級芯片流向電腦、手機等高端消費市場,再次之的便是流向u盤、電子玩具等低端消費市場。
下午一點鐘,冰芯這一批試產晶圓統計的良率出爐,達到了令人滿意的38%。
這便意味著冰芯的65nm製程工藝順利完成了風險試產,也意味著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繼續開展下一步工作,提升良率,嘗試量產,提升產能。
從去年2006年4月份,冰芯完成90nm風險試產,到年中6月份忽然改弦更張決定跳代發展,直接研發65nm製程工藝,再到今年1月底解決關鍵性難題,直至3月初完成風險試產。
這個過程中,冰芯上下繃緊神經,密集加班,取消年假,終於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不過,除了發自內心的喜悅和激動,邱慈雲不打算高調出聲,不打算舉辦慶功活動,隻是低調的宣布分批放假,再發放一波加班費、獎金、獎金、獎金、高溫補貼。
什麼?還沒到高溫?先發了,預防高溫。
總之,低調的冰芯打算在自家有所休整之後進一步獲得進展再來更多的聊聊製程工藝。
一切都順利,傍晚的時候已經有員工歡天喜地的休假,既是為企業前景,也是為厚厚紅包,還為終於可以和家人有遲到的團圓。
不過,當冰芯聯係同在廬州的兩家封裝廠,讓他們把晶圓拉去進行新工藝封裝的時候,消息還是外露了。
廬州的兩家封裝廠分彆是改製上市的長電科技和成立三年的華天科技,它們一方麵是受廬州和冰芯邀請,構建了產業鏈上的一環,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冰芯是國內唯二擁有130nm製程工藝的晶圓廠,可能還會有更好的前景。
隻是,冰芯在製程工藝上似乎碰見了問題,去年傳出的90nm遲遲不見新的動靜,疑似難產,這不禁讓人有些扼腕歎息。
唯二的130nm製程當然不錯,接連宣布建設的臨安二廠和申城三廠也看起來有挺好的擴張願景,但,一家晶圓廠最核心的還是先進製程工藝啊。
所以……
當長電和華天接到冰芯的電話,告知相關信息時並要求暫時保密的時候,他們一度懷疑是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
65nm?
你們不是一直在搞90nm的良率和小規模量產嗎?
怎麼忽然就把65nm蹦躂出來了?
不是,我們還扼腕歎息呢!
這、這……這直接把腕給扼斷了!
你的老大哥中芯都還沒搞定這個製程的生產啊!
長電和華天距離冰芯很近,兩家負責人先後趕到,從仍舊在工作的邱慈雲口中確認消息,冰芯完成了65nm的風險試產。
“你們的封裝良率可不能拖後腿。”邱慈雲提出要求,“我們預計第三季度要開始小規模量產,國外客戶會全麵衡量整體環節。”
他看到兩家都點頭,又囑咐道:“製程的事先彆往外說,提高良率才是最重要的。”
良率就是錢,就是報價,就是競爭力。
長電和華天的負責人暈暈乎乎的離開冰芯,還是覺得像是在做夢,冰芯這是在90nm取得一定成果之後放棄了研發,轉攻65nm?
然後,居然被他們給憋出來了?
等到他們分彆清醒,心裡就像是長了草、像是有貓在撓一樣的不安分。
就在這天晚上,考慮到和邱總見麵的時候還有第三方同在,他們終究是沒按耐住的和朋友分享了消息。
——許總,跟你說個事,你不要和彆人說,冰芯把65nm的風險試產搞出來了!我親口聽見邱慈雲邱總說的!
——哎,劉總,有個秘密,我告訴你,你不要傳出去,冰芯做了65nm的試產!絕對保真!我朋友就幫冰芯搞封測!
——趙總,還在這說中芯製程呢?你這老黃曆了,冰芯已經快人一步了!我跟你說……
——周悅,聽說沒,冰芯研發65nm出階段成果了,噓,你聽聽就算,可彆在你們報紙上瞎報道啊,那邊讓我保密呢!
3月4日的元宵節,作為《半導體技術》的記者,周悅本來是打算陪陪家人,但一大早就聽到來自大學校友的消息,她立即意識到行業內出現了大動靜。
65nm的製程是什麼概念?
內地第一的中芯沒有掌握!
全球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的是台記和intel,而後者不做晶圓代工,前者也隻是去年才擁有65nm的量產產能,隨即才是聯電宣布06年的第三季度為客戶提供量產。
可以說,全球晶圓代工領域,台記和聯電處於擁有65nm工藝並研發下一代45/40nm製程的第一梯隊。
隨後是特許半導體,ibm、三星電子、英飛淩這組建了研發聯盟的四家以及美國的德州儀器算是第二梯隊。
內地的中芯掌握了90nm的量產,還沒搞定65nm試產,屬於第三梯隊。
至於冰芯,傳聞中一直在做90nm的量產,屬於第四梯隊。
現在,這個第四梯隊是怎麼超過第三並接近第二的?
誠然,冰芯隻是做了風險試產,距離量產還有一段距離,但隻要台記和聯電沒有宣布它們手中的45/40nm達到量產能力,那冰芯一旦量產就能宣布距離全球領先隻落後一代製程了!
周悅以及所有聽到消息的人都在心裡出現一個疑惑,冰芯是怎麼做到的?
作為記者,她還更想確定一點,這是真的嗎?
《半導體技術》聽名字便知道是主攻半導體行業的媒體,一聽到可以稱作是內地天大喜訊的消息,真的是整個人都待不住了。
周悅一方麵聯係業內同學,另一方麵也在想辦法發動人脈,試圖從冰芯、廬州官方、廬州設廠的長電和華天獲取更準確的消息。
冰芯方麵在對媒體的態度上一直保持著距離,這次也不例外,保持沉默,沒有任何消息。
廬州官方在接到媒體致電後一頓茫然:啥?你說啥?冰芯搞了65nm?我們怎麼不知道?沒接到消息。
長電和華天接到電話後的態度倒是很一致的無辜:誰說的?我沒說啊。你問我乾嘛?不知道,不知道。
然而……半導體這個圈子說小不小,說大不大。
本就傳出了零星的小道消息,冰芯放假休息的員工、豎起耳朵的冰芯晶圓製造服務聯盟,大家本就有很多師生、校友、朋友、前同事的關係,周悅還是通過不斷的印證,90%的確認了冰芯在製程上的進度。
真的,是真的!
冰芯真的完成了65nm的試產!
周悅迅速寫完稿件,但又覺得還差那麼一丟丟的一錘定音。
於是,她試著登上全新的社交平台微博,直接跑到方總勸買房的內容下詢問——方總,冰芯是否完成65nm的風險試產?
沒被理會。
她又自己發布內容,試著微博的@功能。
還是沒有回應。
周悅明白了,這是方總默認了。
3月4日的下午3點鐘,《半導體技術》的官方網站和博客都刊登來自記者的最新報道,熱情洋溢的介紹了內地企業冰芯取得的製程工藝進展。
《半導體技術》是月刊,但是也跟隨潮流的在新浪博客注冊了帳號,倒也獲得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大家經常在網上討論一些行業情況。
當如此一篇報道正式出現,流傳越來越廣的小道消息仿佛被蓋了鋼印。
內地的半導體行業全都在討論這一突發的爆炸消息。
是冰芯還是中芯?
是冰芯!
是90還是65?
是65!
真的?
媒體都報道了!
行業躁動,話費激增。
很多冰芯的員工都開始被熟人和記者變著法的致電。
“聽說你們廠弄了65nm?”
“都老同學,真的假的?要是真的,我下半年就跳槽過去!”
“你還認不認老師了?聽一句準信有這麼難?”
下午三點半,僅僅是在報道出爐後的半個小時,方卓的電話就再也沒停過。
第一個打進來的是中芯的張汝京。
張汝京是在辦公室聽到下屬彙報的消息,他一度覺得是在開玩笑。
可是,看著電腦裡言之鑿鑿的報道,看著下屬已經幾通電話的印證,他還是覺得難以置信。
沒有人比張汝京更明白製程工藝追趕的難度。
中芯儘管一段時間裡受到來自台記撕毀和解協議的乾擾,但仍舊一直在努力追趕先進製程,眼下距離65nm試產最少還有1到2個季度的距離。
所以,他極其震驚和不解,那個前年130nm還需要中芯援助的冰芯怎麼可能進步到這裡?
我們中芯幫你還好說,難道你還能讓台記、聯電也派專家團隊來幫你?
不可能的事啊!
張汝京和方卓很熟,電話打通後就直接問道:“方總,65nm?真的假的?”
“真的,38%良率。”方卓在昨天已經消化了來自邱慈雲的最新消息,一天多的時間裡都在思索計劃時間和這一製程所能帶來的變化,而麵對張汝京自然沒什麼好隱瞞。
張汝京握著手機,久久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