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 65nm的冰芯(5k)(2 / 2)

重塑千禧年代 漁雪 14074 字 10個月前

這麼一瞬間,他心裡的情緒很複雜很微妙,內地半導體有了可喜的突破,但居然不是中芯?居然是冰芯?

仍舊可喜,卻也怎麼有些遺憾。

是中芯進度的速度變慢了?還是冰芯進度太快?

張汝京回過神來,歎息一聲,想到了製程上的可能性:“你們去年的那個90nm完成試產後沒有再接著研發,而是直接跳過去了?”

“嗯,不愧是張總,但也不算浪費,我們打算搞定65nm再把90nm應用在申城的三廠,用來做傳感器,這個領域的壓力相對會小很多。”方卓解釋了下輕重緩急的安排。

張汝京十分驚愕:“這是誰做的決定?這個風險太大了。邱總嗎?胡教授?”

“嗯,他們的共同決定。”方卓答道,這裡的“他們”還包括了另外一位現在不便說的名字。

張汝京忍不住問道:“董事會就這樣同意了?這個風險太大了。”

作為中芯的掌門人,他太知道其中的風險,萬一65nm研發不順,原先取得階段成果的90nm也會浪費大把的時間,這裡有著龐大的時間成本。

可以說,跳代研發的決定就是把企業放在刀尖上跳舞!

90nm按部就班也能獲得很大收益,搞了65nm出問題,這個責任誰擔?

方卓輕描淡寫的說道:“我同意就是董事會同意。”

他笑道:“也還好,失敗就失敗,反正內地不還有中芯呢。”

張汝京再度失語,隨後發自內心的感歎:“也就是你方總,也就是你個外行,也就是你啊……”

也就是你方總對冰芯董事會有絕對的話語權,也就是你個外行聽彆人說什麼是什麼,也就是你敢這樣賭了一把。

似誇似貶,還是誇多一些。

張汝京又沉默一會,沒有詢問冰芯究竟是怎麼做到,衷心的說道:“希望內地的半導體能越來越好,中芯距離65nm也不遠了。”

“張總,共同進步。”方卓也是真心實意。

來自張汝京的電話剛剛結束,又一個來自申城的陌生號碼打來。

方卓選擇了接聽。

“方總,我是華虹的薑琦。”來電先通了姓名,畢竟很久都沒聯係過,“聽到冰芯在65nm製程上取得了進展,我雖然在華虹,也覺得很欣喜。”

是華虹的副總裁薑琦。

冰芯曾經因為挖華虹的人還鬨出過一些不愉快。

薑琦繼續說道:“方總,我是真心高興能聽到這個消息,曾經我覺得冰芯隻是一個外行弄的企業,覺得最後隻能是一地雞毛,當然,也確實對你們挖人覺得生氣,但現在……”

他頓了頓:“現在,我就是高興,就是高興。”

華虹是國家在半導體行業上的實驗品,毫無疑問的因為采購設備和技術引進的限製而失敗了。

它以及類似背景的企業都隻能艱難前行。

乍聽冰芯最新消息,薑琦是驚愕的。

冰芯這個企業不同於中芯,不同於有一位張汝京那樣的業內技術大佬坐鎮,它仿佛自出生就帶著一種不合群、撒野的味道。

即便,冰芯取得130nm的製程工藝,開始量產,但包括薑琦在內的很多人都憤憤不平。

冰芯算什麼?不過就是運氣好,弄到了許可,引進和采購了技術。

換成華虹有這份許可,隻會比冰芯做得更好!

薑琦有這份信心,但也隻能豔羨乃至嫉妒。

可是……

65nm是一種什麼概念?

薑琦不是外行,對技術和國際水平都十分了解,既震撼於冰芯能做到這個,也從心裡覺得華虹同等條件下很難拚到這一步。

看看中芯就知道了,中芯也有許可啊。

薑琦很清晰的知道自己沒法跟張汝京相提並論,那連中芯都沒做到的事……

他心裡隻剩祝福。

要不是心裡有堅持有心念,做點啥不好來做半導體?

薑琦這麼一想,頓時覺得方總這樣大把投錢更值得尊重,於是有了這麼一通主動恭喜的電話。

方卓從語氣裡能感受到一些情緒,先是感謝對方的恭喜,然後笑道:“嗨,我這麼說可能不地道,但冰芯的成功也有來自華虹的助攻,我對華虹很感謝,是感謝有這麼一批先行者,不然,國內哪來的土壤呢?”

薑琦大笑,心裡竟然一點也不著惱。

他約了有時間上門拜訪,想親耳聽聽冰芯突破背後的細節和故事。

方卓放下電話,心裡也有些感慨,剛喝了一口水忽然聽到辦公室裡的座機響起。

他剛伸手又看著桌上的手機再次震動。

方卓看了眼座機和手機的來電,乾脆都按了接通:“喂,我是方卓。”

——“方總,我是電子司的鄭英鋒。”

——“方總,我是廬州市辦的徐苗。”

是上麵和地方同時來的電話。

“徐秘書,我先和電子司的領導彙報下情況,65nm確實過了風險試產,但後麵還有很多工作。”方卓對手機這麼說了一句。

手機裡立即意識到情況,道了一聲謝,也算拿到準確的消息。

電子司同樣聽到方總的聲音,等了幾秒鐘後說道:“方總,五分鐘之後領導和你通話,五分鐘時間夠嗎?”

方卓乾脆的答道:“夠。”

電話沒掛。

趁著這時間,他喝了喝水,潤了潤嗓子,組織了下彙報的措辭。

實際上,試產後確實有很多工作,也不知道這次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反響。

五分鐘之後,電話的另一端換了領導,態度和藹的詢問冰芯的技術情況。

方卓進行了原原本本的彙報,從前年突破130nm後開始研發90nm到去年4月進行90nm試產,再到招攬梁博士和他的團隊,決定跳代發展,一直到今天,這其中的不易沒多渲染,隻是平鋪直述。

“不容易,不容易啊。”領導認認真真的聆聽結束,感歎道,“冰芯這個名字起得好啊。”

他又表揚了幾句,問道:“冰芯需要什麼?”

領導知道方卓之前來京城跑過一陣政策,也提過對行業的建議。

但彼時的冰芯和現在的冰芯不一樣。

方卓猶豫幾秒,說道:“冰芯想要一個院士的名額。”

領導一怔,沒想到是這個答案。

他哈哈大笑,沒說行,也沒說不行。

方卓也跟著笑,沒有提第二遍,就算這次不行,也留下一次訴求的表達了。

這通電話沒有持續太久,但之後會有到京城的當麵彙報。

方卓放下座機,整理情緒,給廬州方麵打了過去。

這次不是之前的徐苗,而是換成了秘書長羅明華。

“方總,我們正在開會討論怎麼配合冰芯的發展,你啊你,可真是給我們一個大驚喜!”羅明華大聲笑道。

“很僥幸,不知道算不算驚喜,沒成遺憾就行。”方卓這麼說道。

“冰芯很難得啊,我看很多人都在議論,方總,冰芯是怎麼做到的?”羅明華問出了問題。

方卓沉吟一會,知道對麵正在開會,緩緩的說道:“功勞都是邱總、胡教授還有冰芯的全體員工,是他們的汗水、毅力、信念成就了現在的冰芯。”

“冰芯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昨天我也這麼問自己,除了冰芯內部的努力,也是領導們的支持,是廬州給予的政策,是國內高校給予的支持,沒有這些,冰芯不會是冰芯。”

“冰芯的65nm隻是試產,隻是半導體路上的一小步,這不是65nm的冰芯,是冰芯的65nm,以後還會有40nm、28nm,還會有更多。”

“玉壺路上的冰芯,我們的目標還更高更遠。”

會議室裡響起掌聲,足夠讓開了外音的手機聽到。

等到廬州方麵再開口,已經不是羅明華,而是換了另一位大領導沉穩有力的聲音。

“方總,祝賀冰芯,希望你們再接再厲,我們永遠是冰芯最堅固的後盾。”

------題外話------

推本朋友的書《重生之逆轉1998》。

簡介:回首崢嶸歲月。

許惜年重生到了1998年。

人們說那年代的人,純真似水。

重生後的許惜年隻想說,簡直就是放屁。

這是一個遍地都是坑的年代。

馳名海內外的大橋,被一名無業遊民以賣廢鐵的形式,悄無聲息地就變賣掉了。

還有大佬計劃炸開喜馬拉雅山,把南亞暖風引入內陸,一舉解決西北乾旱問題。

除此之外,氣功大師、木匠王、tp宋......

一筆又一筆的智商稅瘋狂往上交。

被坑了一輩子的許惜年抹抹眼淚。

打不過就加入,這一次我反客為主。

7017k

/bk/11/11829/12883059.html

。網手機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