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是丁宇的計劃太嚇人,給足球迷們畫的餅太大,第二天,丁宇再次成了全國矚目的焦點。
這次不用分版塊,很多報紙上都是頭版頭條。
《一個19歲富翁的大夢想!》——新明晚報
《華夏足球的春天來了?》——體育周報
《做彆人之不敢做,首富丁宇的青春夢想》——南州都市報
。。。。。。
各大廣播頻率、電視台的晚間新聞,東亥當地的新聞聯播通通報道了這條消息。
網絡上,六六新聞網、網一、搜虎都是頭版大紅字標題。
老球迷們激動地給報社寫信,感謝啊,有擔當的社會青年!諸如此類。
年輕球迷則在網絡上刷遍各種論壇,“彆的我不說了,我家所有親戚我都告訴個遍,以後買家電我們就去雨絲電器了。”
下邊回複了:“那買保健品我就去盈丹生了。”
“哥們,誰列個丁宇旗下產業的單子,我沒錢,我看看我能乾點啥。”
“呃。。。,鬥龍辣條、農夫三拳飲用水。”
“妥了,最近一周我的晚餐就是鬥龍辣條二十包加兩瓶農夫三拳水。”
“樓上的兄弟保重,給你推薦一下盈丹生旗下的“皮皮很爽”牌痔瘡膏。”
“雨絲教育是丁宇的,有孩子上興趣班的都送那裡去吧,各大城市都有。”
“回家告訴我媽去,雨絲農業出的綠色蔬菜特彆好吃!”
“買東西去雨絲購物中心啊,花河的、津衛的球迷們注意了啊!”
各種論壇和網絡新聞下麵都是鋪天蓋地的評論,都快把丁宇的產業扒了遍。
第二天中午,夏如塵給丁宇打電話,“我服你了,這條新聞的廣告費就值幾個億,做公益也能產生巨大的廣告效應,這在華夏罕見啊!”
夏如塵是昨晚從雨絲電器和雨絲購物中心上報的數據裡發現驚喜的,隻有年節才有的銷售數據,昨晚一下子就刷出來了!
到了今天中午,盈丹生賣的保健品、鬥龍辣條、農夫三拳水的銷售額都是翻了倍的上漲。
五百個孩子的青訓學校對足協等部門來說並不是什麼事,可是如果一年內這個數字變成五百萬,那足協也不能坐在那裡了。
至少也應該表表態嘛,丁宇在東亥就見到了華夏主管足球青訓的一位副主席,他們聊了半天,這位副主席弄明白了,丁宇希望孩子們的努力能得到承認,而不是被某職業俱樂部買下來之後,才算是在國內注冊了。
這就難辦了,幫助、指導他們在行,但是規矩是死的,而且最好不要輕易改動,否則它就不叫規矩,可能會被稱之為“放屁”。
“我們力主鬥兵行者集團成立一家俱樂部嘛,青訓球員可以注冊,又沒有名額限製。”,副主席考慮之後說到。
得,基本和沒說一樣,丁宇感覺這件事上,沒占便宜就等於吃虧。
“如果你把足球俱樂部建起來,最好是建在白江省,我們可以考慮給你們一定的支持,主要就是俱樂部青訓教練的培訓,你來多少人,我們優先安排,畢竟白江是足球貧瘠身份:”,副主席想了想,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