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被判斬刑,全劇的矛盾衝突已經越來越明顯,現場充斥著一種極度壓抑的氣氛。
看著柔弱的竇娥在嚴刑拷打之下,卻仍然抗爭到底,絕不認罪,觀眾們隻感覺既心疼又憤怒。
看著太守桃杌邪惡陰笑的嘴臉,有不少血氣方剛的人,隻想衝上舞台上去,將那桃杌暴打一頓,解救竇娥於水火之中。
好在他們在極度的憤怒之餘,還保持了一絲理智,知道舞台上的那個狗官雖然可惡,但他隻是一個演員。
他們真正應該憤怒的,是那些草菅人命的貪官汙吏。
況且,現在現場的觀眾們越是想要揍狗官,就說明扮演狗官的演員的表演越是成功。
按理說,觀眾們是應該給於掌聲的。
隻是,現在觀眾們的眼裡、心裡隻有悲憤,又哪裡還會有什麼掌聲?
這還多虧觀眾們在之前,就知道了今天的劇會是一出悲劇,也知道了竇娥會被判斬刑,心裡上有了一定的準備。
不然,陡然間看到這麼一副場景,觀眾們會不會真的衝上台去,狂揍那桃杌一頓?還真不好說。
竇娥被判斬刑後,被官兵拉下場去,現場的觀眾們,有不少人都在重重的吸氣、呼氣,顯然是在強行壓製自己的憤怒,不停的告誡自己,這隻是一出戲,他們都隻是演員。
“那麼,接下來就該是竇娥被斬的情節了嗎?”稍微冷靜了一些的觀眾,都在心裡如此想道。
然而一想到那可憐無助的竇娥即將被斬,觀眾們隻感覺自己心中的怒火,又“蹭蹭蹭”的直往上竄。
正如觀眾們所想的一樣,竇娥即將被押往刑場,這是全劇矛盾最為尖銳和突出的地方,也是全劇的最高潮。
幕起,監斬官和劊子手登場。
緊接著便是戴著刑具的竇娥被押往刑場。
在刑場上,竇娥知道自己今天,無論如何也逃不了被斬的命運。
縱有天大的冤屈,又能說給誰聽?
她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柔弱女子,又有誰會為她洗刷冤屈?
竇娥甘心嗎?她當然不會甘心,她要問這天,她要問這地,為何不肯睜眼看一看?看一看現在的世道。
她向著天地撕喊:“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隻合把清濁分辨。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哎,隻落得兩淚漣漣。”
現場一片寂靜,隻有竇娥撕心裂肺又無助的聲音。
“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一心向善的人,貧窮且命短,而那些為惡的人,卻是享儘榮華富貴還活得久,這是竇娥的不甘,也是世道的不公。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這句話觀眾們早已熟悉。
然而現在,看著舞台上戴著刑具的柔弱女子,周圍全是笑得陰森森的監斬官、劊子手、官差,再聽著那撕心裂肺的聲音。
觀眾們隻感覺,有一種叫做憤怒的情緒即將爆發,他們似乎已經有一些分不清戲裡戲外了。
這是話劇,舞台上所有背景布置、道具都是真實存在於現場的,演員們也是真人在舞台上表演。
這顯然比電影更加容易,讓人分不清戲裡戲外。這無疑也是話劇的一個優勢。
隻是這個優勢,有些時候未必就是好事,就像現在一樣,觀眾們似乎隨時都有衝上舞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