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上元佳節。
年前宋雨婷見了韓博文一麵,這事兒原本同宋雨婷沒有多大的乾係,不過她同嫂嫂關係還挺親密的,這是嫂嫂孫氏嫁到宋家的第六個年頭。
孫氏過門的時候,宋雨婷才七八歲,可以說這個嫂嫂也是看著她長大的,她得了嫂嫂不少照顧和教導,有時候闖禍,也是嫂嫂給她收拾爛攤子。
如今嫂嫂娘家妹妹遇到了這種不可托付的男人,雖然跟宋雨婷沒什麼直接的聯係,可她莫名的就是覺得心裡不痛快。
正好韓博文提了個法子,她也覺得可行。
兩人一琢磨,這事兒就敲定了。
具體如何實施,宋雨婷也不太清楚,韓博文大包大攬,說他來搞定。
上元節這晚,宋雨婷戴著帷帽跟韓博文約好了一起去賞燈,兩人在河街聚頭。
“餓了嗎?我定了酒樓,要不要去吃一點再來賞燈?”韓博文溫聲道。
宋雨婷也有話想問他,便點頭應下。
兩人上了酒樓雅間,沒了外人,宋雨婷就取了帷帽,“年前那件事,怎麼樣了?”
韓博文知道她說得這麼隱晦,是怕隔牆有耳。
他笑了笑,道,“不用擔心,靜等好消息便是。”
聞言,宋雨婷便明白了,“好。”
夜裡吃多了怕不消化,又隻有兩個人,韓博文便點了些淮揚那邊的菜色,宋雨婷祖籍揚州,雖然從小長在京城,但她慣愛吃淮揚菜。
這些都是重生之後,相處日久,他漸漸知道的一些小習慣,前世他雖然對宋雨婷一見鐘情,但相處的時間還真不多,滿打滿算都沒有兩個月,見麵次數也不多,他前世對宋雨婷的習慣,真的不太熟悉。
但這不妨礙他對宋雨婷再好一些。
陪著宋雨婷吃了一點飯菜,兩人便一同下樓去河街賞燈。
河街沿河而建,到處都掛滿了紅燈籠,很喜慶。
宋雨婷跟著韓博文四處閒逛,忘卻了一切煩惱。
玩兒夠了,韓博文便送宋雨婷回家,等宋雨婷進了府,才打道回家。
宋雨婷回來的時候已經很晚,直接回了自己的院子,洗漱睡下了。
睡前她恍惚覺得自己忘了什麼,但她沒想起來。
第二天早起去給母親請安之後,才想起來。
不過,也是因為嫂嫂滿臉開心,追問原因之後才想起來。
昨晚樂嘉郡主掉進了河街邊上的河裡,被譚逸春救了起來。
上元節河街晚上那可是人山人海,即便隻是救人,可清譽毀了就是毀了。
譚家今日剛開禁,天才擦亮,就去了孫家退親。
等宋雨婷去給母親請安,這婚事已經解除。
宋雨婷向嫂嫂道喜,回了自己的院子還有些緩不過神來。
這麼順利?
樂嘉郡主當真是自己失足落水,還是韓博文動的手腳?
設若是韓博文找人將樂嘉郡主推到河裡,沒道理樂嘉郡主不鬨起來啊?
韓博文到底怎麼弄的?悄無聲息的就解決了這個麻煩。
她有些坐不住了。
偏偏白鶴書院已經開館,從今日起,韓博文就得去上學。
她靜不下心來,隻能去小書房練字靜心。
寫了好幾篇大字,心終於靜了下來。
算計樂嘉郡主和譚逸春,這種事怎麼做到的,宋雨婷再想知道也不會寫在紙上去問韓博文,若是意外落到彆人手裡,可是個麻煩。
她不會做這麼蠢的事情,總歸現在問題已經解決,追問也沒有意義。
於是,轉頭她就將這事兒拋到了腦後。
二月初二,她姐姐平安產下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