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區門口不遠處有一個公交站台,坐公交車可以直達教育局,程雲舒每天都是坐公交車上下班,今天也不例外。
程雲舒去了單位,辦公室的小周就過來告訴她知識競賽的方案政府批準通過了,楊局長已經讓辦公室通知小學知識競賽工作小組的人開會。
在會上,楊局長翻動著文件,道:“方案大家都看過了,有什麼疑問現在提出來,小程現在解釋清楚。”
參會的人員加上楊局長共十一人,其中小組成員九人,程雲舒選的成員裡有四個是基礎教育辦的,兩男兩女,歲數都不大,最大的也不到四十。
這次會議,基礎教育辦的幾個人是卯著勁來參加的。
楊局長話音剛落,何文濤抬起頭,“程主任,我有一個問題。在報紙向社會征集題目,會大大增加我們的工作量,可用的題目也不會太多,投入和收獲完全不成正比,不知道就這個問題你是怎麼想的。”
程雲舒製定的方案裡,知識競賽的題目來源有三個,一是通知各學校讓教師出題目,二是聘請專家出題目,三是在報紙向社會征集題目。
在何文濤看來,老師對每個階段孩子該掌握知識量最熟悉,他們出的題目可用性很大,再加上還有專家出題,已經夠全麵了。
社會來稿的大部分內容,都已經涵蓋在老師和專家出的題目裡,一部分內容不適用,剩下的就不多了。
說完,何文濤想看看程雲舒的反應,一個體藝辦的負責基礎教育辦的工作,他心裡有些不舒服,不是因為嫉妒,而是這樣顯得他們辦公室很無能一樣。
身為基礎教育辦的一員,又是從不混日子有著自己的野心抱負的年輕人,他的心裡當然不會好受。
程雲舒點點頭,說道:“向社會征集題目的確會增加我們的工作量,你這個顧慮是對的。”
何文濤眼睛一亮,被他找出個這麼大的漏洞,看來知識競賽還是得靠他們基礎教育辦。
程雲舒補充道:“但我還考慮了其他方麵,這是第一屆小學知識競賽,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都不高,我們從社會上征稿,有很大的原因是為了宣傳。”
“宣傳到位了,學生和學生家長的參與率都會變高,無論是獲獎還是沒獲獎的學生都會得到更大的激勵,加強日常學習,以備下次參賽,也會為我們辦下一屆小學知識競賽打下良好基礎。”
何文濤恍然大悟,知道是自己沒想全麵後,臉色有些不好看。
坐在何文濤旁邊的胡曉霜見他折戟沉沙,接著對程雲舒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題目編成一本書,分發給學生,那豈不是隻要背一背,都能拿獎,而且雖然項目組資金充足,但如果每個小學生發一本,其他地方就要縮減資金了。”
程雲舒解釋道:“競賽時百分之六十的題目從書上出,百分之四十的題目不公布,作為拓展題,難度更大,用以拉開學生差距。”
高蓉在底下點頭,給這個方法好啊,給學生們一種他們背背書也能得獎的錯覺,報名人數肯定會上升,但未公布的百分之四十拓展題足以篩選出真正優秀的學生。
“至於發放題目彙成的書,我們會以學校為單位發放,標準是一個班級四本書。”
感受到其他人望過來的目光,胡曉霜恨不得拍自己兩巴掌,隻顧著找茬,竟然這麼重要的信息沒看見。
高蓉暗暗給程雲舒豎了個大拇指,何文濤的眼中掠過一絲佩服,能說的程雲舒都說完了,他找不出不足,要讓他做方案根本做不到這麼全麵。
楊局長帶頭鼓掌時,他跟著第一個抬起手鼓掌,現場掌聲雷動。
假裝從會議室路過的於慧康一下就不好了,氣氛怎麼這麼熱烈,他們不應該抵製程雲舒嗎?
於慧康僵硬在原地想著原因,會議室一下從裡麵打開,裡麵的人一眼看見外麵站著的於慧康,程雲舒挑挑眉。
這次會議姚主任並沒有參加,其實程雲舒把他的名字加入了工作小組名單,但是今天姚主任就請假了,說是家裡有事來不了。
至於是什麼事,那就見仁見智了。
何文濤心裡清楚,無非是姚主任不好意思跟著程主任辦事罷了,來單位幾年,他早就看明白姚主任的為人了。
何文濤假意笑道:“你怎麼在這裡?”
於慧康訕訕道:“我出來上個廁所,正好路過。”他姑父今天請假,他自認有為姑父探聽消息的義務,沒成想一時頓住被人發現。
何文濤也懶得戳穿他,倒是另一個年紀大一些的同事說:“我透過玻璃窗看見你一上午跑了四五次廁所,你還年輕,身體不好就要去看醫生,不能拖。”
於慧康一開始還有些懵,直到看見周圍人憋笑的眼神才恍然大悟,這是在說他腎不好?
他身上的血一陣一陣往臉上衝,卻也不能照實說他在偷聽,隻能說:“我的身體好得很,今天是、是坐久了腿酸,想站起來走一走。”
眾人堵在門口也不是個事,何文濤從於慧康旁邊擠出來讓他讓一讓,大家一個接一個的出了會議室,楊局長走到於慧康身邊的時候來了句:“剛才的小魏說的很對,有病就要治,不能諱疾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