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娃(1 / 2)

從海外進口的精油10毫升左右的量在江南賣五千貫時,時知聽到後感覺這簡直是搶錢!

這價格還有市無價,運到長安那能賣到七八千貫,就這樣一年出海的船也不一定會帶回來幾瓶,這東西似乎在海外也是緊俏貨。

時知算了筆賬,精油提取量雖然很低,就算是現代幾千斤鮮花才能產將一斤精油,以現有的條件10毫升大概需要三百多斤鮮花,鮮花價格她還不知道但怎麼也超不過三貫錢,再加上加工成本大概是五貫錢左右。

這簡直就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她一定要做這個生意,與其便宜外國人,還不如她做出來批發給那些做舶來品生意的店鋪。

實驗樓的蒸餾儀器被時知找出兩套來,如今她打算以這個為模具,讓窯匠燒一批細瓷的先對付著用。

精油作坊臨時選在了一個小莊子上,負責蒸餾工序的工人都是簽了死契的世仆,護院把門戶牢牢看著,平日裡除了這個莊子他們暫時哪裡都不能去,等碉堡建造完了作坊搬遷後再做安排。

春天來了,清河郡漫山遍野的野花也可以收割一批了,剛好還可以給當地農人創造收入。

時知讓人把東武城方圓百裡的果林都包了三年,每畝果樹加價三成,等果樹開花時讓農人把花摘下來大部分運回作坊做“胭脂”。

一些荒地她讓人收拾出來撒上花種,到夏天又是一批原料。

提煉鮮花精油也會得到純露,但純露量多容易壞,所以做出來後除了給自己和身邊的女性當每日護膚品用,時知暫時也沒想到彆的用法,後來乾脆放在空間裡保鮮,她模糊記得泡澡時倒一些純露進去還能養生。

精油作坊被護院牢牢看著,到春末時空間裡的各種花香精油加起來已經屯了四五斤了。

一開始時知是打算用瓷瓶裝精油的,然而考慮到增值價值,她還是決定用玻璃瓶裝。

那麼問題來了,大良是沒有燒製玻璃或者琉璃的工藝的,這也是舶來品,精油的玻璃瓶從哪裡來?

於是時知又在考慮一件事:是買玻璃瓶,還是用空間的玻璃瓶,又或者直接自己燒玻璃?

空間的玻璃瓶質量很好,這是實驗用具,時知和崔教授舍不得。

時知打算自己開窯燒,燒製玻璃隻要知道基礎材料和製作方法,工藝沒那麼難,燒出來絕對比這時代的琉璃那個成色好多了。

問題是怎麼找原料,沙子好說,石英石似乎努努力也能找到,但純堿她去哪裡找?

“開源計劃”簡直就是個套娃,賣精油要做玻璃,做玻璃需要純堿,所以她還得先把純堿做出來。

你以為這就完了?做純堿也需要原料,這個時代有天然堿,可以提取出純堿,但這個數量稀少,製作太過麻煩。

時知要弄的純堿是人工合成,配方有幾個可以選,根據實際情況她打算用路布蘭法:食鹽、硫酸、碳粉、石灰。

時知知道古代很久前就有硫酸了,所以這個方法的原料最好找,然而問題又來了!

這裡的食鹽純度不行,她還要煮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