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櫻珠(2 / 2)

時知聽到從江南回來的仆人回稟這事兒,表示她真的不是很理解古代人了,她那水車在江南還處於無人問津的狀態,怎麼一個櫻桃就快速火了?

就算是精油、香皂和玻璃器具問世那也隻是“小範圍的時尚”,偏偏一個櫻桃怎麼就傳得範圍這麼廣了?

其實這是因為出現了認知偏差,時知和這個時代存在著幾千年的認知和文化偏差,哪怕她和崔教授都儘力融入,還是有很多想法和這個世界不一樣。

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不發達,除了朝廷或者世家豪族有意推動宣傳的東西,很多事傳播到外地需要好久,中途傳播再出了岔子那可能都傳不出一個縣就走了樣。

水車之所以在本地引起轟動和重視那是因為本地人能看到所以才震驚,可這次無論是崔氏自己還是朝廷都沒有去宣傳它。

這件事傳到清河以外的地方就變成了“崔氏有了新式翻車,土地灌溉範圍擴大了”,再遠一些就成了“崔氏建了翻車”或者消息直接還沒傳出去。

可大櫻桃不同,那是彆人都看到了的“新奇事物”,又加上王家為了宴客的麵子,請了很多文人讚頌宴會盛況,所以它很快就在江南“文化圈兒”出名了。

那天王家宴會幾位江南極具盛名的大儒也在,也不知道是真喜歡這櫻桃還是喝高了詩興大發,對著盤子的櫻桃就一頓狂吹,本來世家的衣食住行就受吹捧,尤其這大櫻桃還姓“崔”,這下子想不出名都難了。

想想當年大唐的“妃子笑”其實就很好理解了,荔枝難得可也不至於被傳承這樣,還是因為文人墨客的筆墨才讓這荔枝紅了千年。

而這崔氏的大櫻珠比那嶺南荔枝更難得,畢竟那個前者是因為運輸不方便才顯得珍貴,可後者它來曆都成迷,崔氏從哪裡淘換的大家都不知道。

沒多久幾大世家和崔氏其他五房都派了人來悄咪咪問些櫻桃的來處,聽到是崔氏大祖房自己家院子裡結的果子,並不是從哪裡果農買的後都有些失望,但想了想也正常,這玩意兒長得就不像普通櫻桃,哪裡是凡種呢?

可這大櫻珠最近都超越前倆月出現的“白砂糖”都已經成為世家貴族宴客的“新時尚標杆”了,做為頂級世家宴客時弄不到實在有些不好意思啊。

白糖雖然也不好買到隻要肯出血那還是能買到的,可這大櫻珠除了清河竟然沒地可尋了。

時知聽了回稟後頗有些“無語問蒼天”之感,這些世家腦子能不能正常一回,這都幾月了,彆說大櫻桃小櫻桃也早就過了時令了,這玩意兒又留不住。

可不管怎麼樣吧,世家雖然一直存在“同盟和競爭”這兩種關係的並存,內裡很多時候關係曖昧又複雜,可在表麵上那真的是“客氣又和氣”,甚至彼此還是姻親,尤其是幾大頂級世家那都是彼此的親戚。

雖說無語吧,但親戚都親自上門張口了,也不是彆的東西,就是一點水果,這還能拒絕?再珍貴那也隻是口吃的,時知也不好意思拒絕。

今年是真沒有了,等來年結了果子,時知答應幾大世家和崔氏五房每家快馬加快船的給送倆籃,尤其是範陽盧氏這除了是姥姥家那還有個老祖宗。

時知親自寫了致歉信表示不是孫女不孝順,實在是這果樹原本就是自己家院子裡種的,今年突然結了不同以往的果子後除了給族人鄰居送了些,就想起這果樹還是母親和父親成親後回清河祭祖同一年種的。

如今父親不在了母親遠在江南,因想念母親這才送去江南,沒想到它意外出名了,今年果子是沒了,等來年肯定第一時間送去孝敬老祖宗。

櫻桃樹當然不是崔燦和小盧氏成親那年種的,就連小盧氏自己也記不清自己和前夫成親時祖宅有沒有櫻桃樹了,寫這封信不過是為了禮貌而已。

世家真的稀罕一籃子櫻桃嗎?

當然不是,他們稀罕的是櫻桃帶來的臉麵,崔氏的櫻桃顯然是不會賣的(多麼美好的誤會啊,時·財迷·知流下苦澀的淚水),隻會贈送給世交親友,這是他們彼此的“臉麵”。

世家這種莫名其妙的“虛榮”和“清高”太過根深蒂固,這也是時知不願意讓人知道她做那些精油白糖買賣原因之一。

就算不考慮安全問題,世家這種想法完全影響她自由掙錢,自己的東西賣給誰不賣給誰都要考慮一堆,太煩人。

幾大世家聽到想要的答複都滿意了,同時送上了一些自己家特產,有來有往這是“親戚情分”,互贈禮物給彼此臉麵這一方麵世家是從不占對方便宜的,當然了這並不妨礙大家彼此在利益衝突時的無情和算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