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問題(1 / 2)

回程的路一行人都是夜行出了貓耳山範圍才換了裝束, 不管是時知和阿勤她們都換上男裝騎馬回清河,從去年開始時知趕路就不再坐馬車了。

春日的清河草長鶯飛農田裡越來越多的水車成了它獨有的風景,時知一行人回來後直接去了崔氏莊園, 如今崔教授大多時候住這裡,畢竟離莊子近也能看管一下那些作坊。

時知回來的消息一天前就傳回來了,崔教授今天特意沒去莊子等著孫女回家。

如今莊園的護院和兵勇增加了三千人,每日演武場上都能看到訓練的情景, 時知他們進了外堡就被訓練的聲音吸引了目光。

“看樣子崔和把他們訓練得不錯。”時知心裡滿意的想著。

內堡的住宅區重新規劃了, 分了四部分, 全都用圍牆隔離開來。

最前麵的劃分成兩部分左側部分給保密區作坊的工人居住,他們這些人都是世仆, 一家子都在不同的保密作坊做工。

時知讓人建了個小學堂,他們的孩子十二歲以下要去每天上半日課, 除了識字還學算數,過了十二歲就去學基礎手藝技術, 有天分的還可以去跟著匠人當學徒。

右側部分給護院兵勇當宿舍居住, 有家眷的每半月可回家一日, 他們家眷就在附近莊子或者東武城內來回很方便, 平日裡就住宿舍。

這兩部分都有獨立的通道可以直達內堡大門,兩者並立卻並不相通。

走過第一部分後麵是內堡的儲物區, 有糧倉、酒窖、貨倉和各種器具庫。

這裡的糧倉和貨倉跟外堡的有區彆, 這裡是放比較貴重的細糧和昂貴貨物的, 平日裡沒有家主令牌任何人都進不去的。

再往後走是一條寬闊的東西走向的石板大道,穿過大道路北邊正中間是家主宅院, 家主府宅院兩側的也是獨立的府宅院落, 但目前還沒人入住。

崔教授快三個月沒看到孫女了, 一看到就念叨著“瘦了”, 時知的確瘦了,她開始抽條了,原本還有些肉肉的胳膊腿兒都開始朝著纖細的方向發展了。

時知回來的頭幾天一直在陪爺爺,祖孫二人除了吃飯聊天再就是一起去莊子農田記錄數據外加進空間做實驗,總算是把崔教授給哄滿意了。

“你送回來的幾個學員天分的確不錯,假以時日說不定真能傳我衣缽了。”崔教授被孫女哄高興了,就又開始誇人了。

時知樂了,狗腿的給爺爺斟茶:“他們生物學上很有天分,我隻教了基礎,往後傳道受業就靠崔教授您了。”

崔教授喝著孫女倒的茶道:“那是自然,我這點兒心思都在地裡,他們要是能學會了把農學知識傳播開來,倒是給我圓夢了。”

“會有那麼一天的。”過程或許艱難,但時知堅信他們會成功的。

莊園裡也弄了個與初禾園類似的院子做實驗,時知每日裡授課就在這裡,她這些學員也開始真正跟著她做實驗助手了。

在莊園住了十幾天,時知回了趟東武城,準備一下出遠門的安排。這次提前回來是因為她和崔教授過年時商量好了,今年她要去趟江南和一些家族正式打交道了。

西南和邊境這幾年戰亂迭起,亂世的情形越發清晰,世家門閥都開始擴充實力,清河崔氏自然也不甘落後。

比如崔氏族地的圍牆終究開始修第二層了,冀州之亂時就有很多人後悔退出了莊園,然而這會兒家主府也不搭理他們的厚臉皮,所以隻能湊出更多的錢去把族地修建外圍牆,把一些產業作坊挪到那裡生產。

世家門閥手裡沒有重兵,要想自保除了下注投資“潛力股”,再就是自己養人手保護自己。

無論是投資還是養人都是需要大量金錢和糧草支持的,崔氏的水車這幾年終於遍布了清河郡有水源的地方,桐州地界裡有幾個家族關係購買了水車,這名聲就傳出來了。

一開始崔教授在聽到很多世家豪族在打聽水車的事兒到底是真是假時,他和時知都以為這水車技術馬上就能有人來買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