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公聽說後差點沒被氣死,他憐惜這個侄女自幼喪母、父親又糊塗無能,這樁婚事因他而來,如今卻害了侄女一生他哪裡能看著不管,當時為了救這個侄女的性命他先是在宗族裡鬨了一場。
可那會兒他在許氏的話沒現在好使,被膽小怕事的許氏家主,也就是許姨娘的親爹撅了回去,這個爹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竟然真覺得用這個女兒的命“平”了這個坑,就不會有麻煩再上身了。
許昌公氣得在家主府破口大罵說要自請除族,羞與許氏家主這樣的人同族,但那也沒啥用,他到底搶不出人來,為了救這個侄女性命,許昌公最後出了一個“昏招”,他親自去求了王釗,讓他出麵救這侄女一命,哪怕做妾也行。
王釗是他的學生,這件事雖然讓王氏震怒,可到底還是要給老師個麵子,於是王釗答應回家跟長輩說和,把這件事遮掩過去,再給許氏女一個名分。
聽說這事兒最後以許氏宗婦也就是許姨娘的繼母自儘、繼妹送進家廟為結束,可小盧氏真的很難不去“陰謀化”。
王釗當時雖然早已經娶妻,可他妻子趙氏因為小產沒調理好一直臥床不起,這並不是秘密,當時很多人都覺得王釗這媳婦兒快不行了。
要是當時要是趙氏真的去了,那許姨娘也有可能給王釗當個填房,雖說不般配,但為了許昌公的顏麵,這個妻位也不是不能給,畢竟王釗當時也隻是個白身,還沒那麼大的資源需求。
許姨娘在這裡麵到底是被繼母算計還是為了扳倒繼母“將計就計”,兵行險招一次誰也說不好。
許氏一族後來大概也是有這樣的想法,可萬萬沒想到,許姨娘這事兒一出,原配趙氏不但沒被氣著,身體反而一日好似一日了。
既然人家原配最終沒死,許氏的嫡女竟然也認命當個妾了,這一點小盧氏聽到後覺得太不可思議了,世家女做妾這對她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哪怕是出身二流世家的嫡女也沒這麼糟踐自己的,可許姨娘答應了!
許昌公或許不明白世家內宅裡女人的苦楚,隻想著解決這件事救了侄女性命就好,可許姨娘能不明白這後宅裡妻和妾的雲泥差彆?
如果她是許姨娘在被繼母算計了後同樣會尋求叔父庇佑,但絕對不可能答應做妾,這事兒既然已經被壓下去,王家也願意給麵子不追究,那等風聲過了她完全不用給王釗做妾,畢竟這她和王釗又沒真怎麼樣,錯也不在她,若不是她父親糊塗又狠心,這事兒不過就是和王氏的婚事不成、名聲有些妨礙,但這時代也沒說女子“失節”就不能活了。
憑著許昌公的名聲,以後再找個好人家這並不是很難的事。
可許姨娘竟然就答應了這個荒唐的提議,除了她本身就看上王釗並且惦記著給王釗當填房,小盧氏再也想不出彆的緣由了。
等原配真去世了,王釗仕途順達在王氏的地位更上一層樓需要更多助力,又去求娶了範陽盧氏的嫡女小盧氏。
可小盧氏能看明白這點,不代表彆人也能看明白,她嫁過來之前,金楊許氏一直在活動著讓王釗把許姨娘扶正。
金楊許氏這些年興旺了許多,有個做妾的嫡女實在是有傷顏麵,可惜王釗又不是傻子,他要是有個做妾扶正的繼室那才要被人恥笑呢,這讓他在世家圈子裡怎麼抬頭做人?
當年的事王釗未必看不出問題,隻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畢竟這件事錯在許家,他納個妾雖說於名聲有礙但當初兩家婚事畢竟沒談到明麵,隻要王氏這邊兒小心操作壓下去也不是不行,這事兒成了他不但維係住許昌公的情誼,後續也能獲得家族這邊更多的支持怎麼看也都是利大於弊。
金楊許氏到底是沒落多年,對於子女教養和眼界的培養終究是跟不上隊伍了,許姨娘雖然有些心機,可惜在大局上終究上看不清楚現實,眼睛裡也隻能看到後宅那一畝三分地了。
王釗當時的權衡妥協也許給了許姨娘什麼錯誤認知,當真以為這個男人是個被人算計了還沒發覺出不對勁,又或者她覺得王釗看重的是金楊許氏?
小盧氏有時候很是不能明白許姨娘的腦回路,平日裡說話辦事兒看著很是那麼一回事,可私下裡老是做些不切實際的夢,明明知道自己成為了棋子卻還是跳了下去,自己跳下去不夠還帶著十一娘摻合,真的蠢透了!
以為世間男人都跟她親爹一樣稀裡糊塗被個毒婦擺布?王釗這些年一直對她淡淡的這還不能說明什麼嗎!
時知在從清河得知有關許姨娘的“陳年舊事”外加金楊許氏這些年的一些動作後,她已經看出王釗內宅的這點兒破事兒了。
可到底還是要給人家留點兒臉麵不是?再說了王家的私事她真的懶得去理,要不是有小盧氏她哪裡來的耐性和時間應付那起子人。
“不管怎樣,隻要伯父與女兒目的一致,那麼崔氏的盟友隻會是伯父。”時知隻能這樣保證。
小盧氏詫異地看向女兒:“你……你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