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釗想另起爐灶的心思出現是在他父親寫信告訴他王霖則要來江南時產生的, 之前他想到的都是如何替父親和兄長分憂,可這封信就如同一個耳光把他打醒了!
他之前不願意細想的事一下子全都攤到他麵前了,如果他沒有到江南那他可能一輩子都會安心幫著兄長經營好王氏, 可來了江南他漸漸就知道這裡為什麼會讓父親那麼不放心了。
王氏數十年的心血都投在這裡了,太原的地位漸漸被割裂了,也許再過幾十年這裡就會像崔氏六房那樣,隻是頭頂一個姓氏但各自為政了。
之前他不願意承認自己被誘惑了, 可父親這封信打醒了他, 他的兄長早就看清楚現實要跟他宣戰了!
可他不會退縮的, 王氏分南北已然注定,就算他退了, 也不過是讓兄長的兒子以後撿便宜,那憑什麼不能是他?父親再有決斷在這件事上也會猶豫, 既然注定分割,那把好處給嫡次兒子和嫡次孫子有什麼區彆?
王釗越能乾他們的父親就會越偏向他, 畢竟這地方長子又不能過來, 強行弄出來的“退路”, 有些代價也必然要承受。
但他沒想到他這邊還沒跟他父親和兄長完成“揭竿起義”, 他的好女兒就先跟他鬨起“政變”了。
王釗看著跪在自己麵前的許氏和十一娘一時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或許當初他就不該答應納了她, 這些年給她尊重體麵終究助長了許氏的野心。
“你既然覺得我給十一娘選的人不好, 那就給她定下金楊許氏的婚事吧。”王釗懶得再廢話了。
許姨娘臉色慘白, 她是不想女兒嫁入雲氏,可她更不想女兒回許氏那個狼窩!
許姨娘頭都磕破了:“郎君, 所有的事都是妾身的錯, 十一娘什麼都不知道, 請您憐惜她一次吧。”
王釗冷聲道:“什麼都不知道?我看她是知道的太多了, 你蠢她可不蠢!”
十一娘跪在一旁流淚,但脊背挺直,可以看出她內心有多麼不服和憤怒。
王釗看著這個女兒眼裡滿是失望:“你是不是到現在還覺得為父偏心你姐姐?”
王釗明白導火索其實就是出在七娘和柳家的親事上了。
或許許姨娘並不是蠢,隻是她的眼睛看的從來和小盧氏就不是一幅風景,至於牽扯十一娘,許姨娘大概覺得她如果被抬成妻那十一娘自然也會有七娘的地位和婚事了。
小盧氏不理解許姨娘那是因為她們兩個從小接受的教育就不是一個層麵的,世家和世家也是不一樣的,許氏當初沒落的比她想象得還要慘,要不然許氏家主的填房怎麼會是那麼個人?
許姨娘就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世家女必備課程的培養,她從小看的都是自己父親妻妾爭鬥,眼中的利益格局也隻在女人內宅的“勝利”上,哪怕到了王家她經曆的也不過是王釗內宅裡帶給她的喜怒哀樂。
畢竟七娘有如今的婚事不也是因為她是嫡長女而且還有個趙氏這樣的外家,可冀州之亂趙氏已然式微,金楊許氏這些年卻蒸蒸日上,那她的十一娘憑什麼就要差幾等?
王釗從來就沒想過他這個平日裡乖巧聰慧的女兒竟然有這麼大的氣性兒,明知道自己姨娘犯蠢,卻還是跟著摻合,她受王氏教導多年難道不明白她姨娘惦記的事根本不可能實現?
她這是在故意報複他這個“狠心”的父親而已!
他王釗的女兒給崔氏使絆子,這會讓他和崔氏產生裂痕,進而與小盧氏產生裂痕,但卻不會便宜了許姨娘,十一娘不會連這點都看不清,可她還是做了,所以家學去挑撥王九娘她做的一點也沒遮攔。
十一娘跪著沉默不語,她心裡有太多恨和不甘,從小她一直被生母不斷在耳邊提醒自己差一點就不是庶女了,但當時家裡所有人並沒有差彆對待她和姐姐,後來來了江南姨娘沒跟過來,她隻覺得耳邊終於清靜了。
十一娘一直都沒覺得自己比姐姐差在哪裡了,甚至因為她讀書更好,父親有時會更偏心一些她,可當父親給她和姐姐的定婚事時,她終於明白“嫡庶”二字有多麼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