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 59 章(1 / 2)

君子六藝“交流會”是學子們的主場, 眾大佬們略微露了露臉就各自聚一起烹茶暢談了。

時知和七娘兩人過來時,正趕上幾位大儒在和王釗暢聊國事,他們身後都跟著自己的得意門生, 時知目測了下這閣子裡有十幾人,算是個小型聚會了。

王釗看到二人過來,微笑著對眾人介紹:“這是崔氏女郎和小女。”

時知和七娘旁聽了三天客,雖然過程沒有吱過聲, 但眾人都是知道竹簾後的女客是王氏和崔氏的女郎。

時知與七娘恭謹得給幾位大儒行禮:“見過諸位先生。”

寧江書院山長笑道:“聽簡明說起兩位女公子來聽學, 今日才算正式得見了。”

簡明是王釗的字, 他笑著舉起一杯茶回道:“還要多謝諸位這幾日的擔待,釗謝過了。”

寒暄幾句後, 時知與七娘落座,時知原本以為叫她們過來也是禮貌問聲好, 但沒想到王釗和大大儒們竟然還在討論國事,她一時間決定閉嘴當鵪鶉。

聽著他們從討論西北戰事到朝廷黨爭而後又轉到西南的叛亂, 時知真心覺得自己今天不該過來的, 這會兒大良還沒完蛋吧?這麼聊天真的好嗎?

然而看著七娘淡定的臉色, 時知一時間懷疑是不是她和崔教授一直太過謹慎了, 還是江南的風氣就是如此?

“暢論國事”的現象普遍出現,要不說明時代思想開放要不就說明皇權衰落, 時知這幾年一直在貓耳山宅著, 她第一次感覺自己可能是“落伍”了。

或許這短短兩三年, 朝廷的威望又下降一個層次了,惠嘉長公主去世後甚至有人傳出熙興帝的皇位來路不正, 西南彼此叛亂打出的旗號正是這個, 時知想了想局勢大概也明白這些文人雅士為何敢這麼大膽了。

“不知崔女郎對這有何見解?”

時知被一句提問喚回了神, 剛走神就被抓包就有些尷尬了, 時知抬頭看過去,問她話的是個清雅俊秀的後生,看衣著打扮再加上他坐的位置就明白這位是英才書院的學子代表了。

時知剛才在低頭走神,但眾人討論的話題她還是聽了一耳朵的,話題又回到了前日的那個問題,科舉製似乎是繞不開的話題,她算是明白叫她來乾嘛的了。

時知看向王釗,眼裡有無數控訴,這不是挖坑給她嘛?

王釗接收到了時知眼睛裡的“怨念”,但他也是沒辦法,剛才幾位大儒開口說想見一見崔氏女郎,畢竟聽了人家幾天的課不露臉打個招呼的確不好。

英才書院的學子看時知一直沉默,笑著道:“聽聞桐州的知微書院人傑地靈,想必女郎也是很有些見解的。”

時知有些無語,好想問一句:這位大兄弟,我哪裡得罪你了?

英才和知微天生對家,她作為崔氏灶女今天注定是要被殃及了。

時知謙遜道:“小女自幼跟著祖父啟蒙,隻略微讀了幾本書,不曾有幸去知微書院讀書,見解倒是沒有,隻是諸位的話小女聽了後有些疑惑,煩請先生們和郎君解答一二。”

寧江書院山長寬和的笑道:“女郎請講。”

時知脆生問道:“前日那辯題和今日似乎說的是一件事,選官取才,唯德還是才,前日聽諸位郎君所言覺得都有些道理,然小女不解的是這才又為何?”

這話奇怪,科舉考試考的當然是四書五經做詩詞文章的能力,這就算不讀書的人也知道。

“自然是對聖人之言的學習,做文章的能力,看是否有治國□□之才。”

時知點頭:“小女自幼跟著祖父讀書,祖父常說不求我這孫女有詠絮之才,隻要稍微從先賢那裡學些做人的道理就夠了。”

王釗笑道:“崔公不愧名士,咱們讀書說到底不也是為了明理嘛。”

時知淺笑:“所以小女不明的是,諸位學四書五經是為了向聖賢學習還是為了做官出仕?”

這話一出,在場的人都頓住了,這可怎麼回答?讀書學做人和做官也不衝突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