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 73 章(1 / 2)

時知是個通透之人, 看崔玉煙有些尷尬她沒有繼續追問:“要是讓小叔父回來那我得去安排,他大概得住在家主府中。”

崔炯名分上已經是崔靜海的嫡子,回到清河那就得重視起來, 甚至時知得劃出專人保護他。

崔玉煙感激道:“有勞阿蓁了, 四郎回來隻怕還得讓你和伯父多費心。”

崔靜海信中說的隱晦,可崔玉煙卻看懂了,四郎成了嫡子,受這件事影響最大其實是他和玉燭, 以前父親隻有他和玉燭兩個兒子, 哪怕他們生母出身不好, 那也是對外麵而言,原本若無意外以後父親的資源和財產都是他們兄弟的。

可如今很多事都不一樣了, 他固然明白父親和伯父這麼做的原因,然而他生母卻不能接受。玉燭來信也提過姨娘近來常跟他哭訴, 擔憂他們兄弟二人的以後,弄得玉燭煩不勝煩。

父親到底是掛礙他們兄弟的情麵, 對姨娘總要給幾分顏麵, 可再這樣下去,萬一有踏錯的時候總是不美, 把四郎送回來也是成全他們三兄弟的情誼。

事關他生母, 崔玉煙的確有些不好意思開口, 子不言母過, 想來過段日子伯父和時知大概也就清楚緣由了。

崔靜海要送小兒子回來, 這對時知來說其實有點麻煩,對方是個小孩子, 飲食起居她能照顧, 但她不適合教養這個孩子, 名分上這是親堂叔,倆人見麵時知必須行禮問安的。

崔教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恨不得三百六十天待在地裡伺候莊稼,指望他更不可能,然而崔四郎是崔氏第二繼承人你又不能看著他長歪了。

崔教授聽到時知的糾結卻讓她寬心:“三老爺是個周全人,他大概是遇到為難的事了,放心孩子送回來咱們隻要保證安全和大方向不錯就行,其餘的他大概會安排好。”

越州

崔靜海的確是左右為難,玉煙時他的長子,當初為了讓崔燦沒有威脅,他故意壓著他的名分,後來為了時知他還是壓著他。

生下四郎是為了有個威脅性小的替補,卻又何嘗不是因為把玉煙和玉燭壓得太狠,他在給家主府找另外的退路。

但名分已定,時知以後不出意外順利繼承家主之位,四郎就會順理成章繼承他的大部分遺產,這對於家族傳承無可厚非,可做為父親他有些愧對兩個大兒子,尤其是這兩個大兒子一個比一個體諒他的難處,他就更愧疚了。

玉煙來信安慰他姨娘,說崔氏子弟不缺前程,他和玉燭年長四郎那麼多,受父母教導更深才是占便宜的那個,四郎長大也不過是多得些錢財,一家子骨肉不必算那麼清。

崔靜海左思右想還是決定把小兒子先送回清河比較保險,他大概還要在越州待幾年,小兒子提前回清河跟阿蓁多接觸,這樣有利於他們培養感情,他和兄長年紀大了,還不知道能活幾年,四郎跟著阿蓁長大對他更好,對沒有兄弟扶持的阿蓁也更好,希望他們以後互相成為彼此的臂膀吧。

王氏聽了丈夫的決定並沒有反對,他們夫妻幾十年,她早就習慣他事事隻考慮家族了,親兒子都能犧牲,何況是她這個養母的心情呢?

她隻是平靜問道:“何時啟程?妾身這就給四郎準備行禮。”

崔靜海輕聲道:“開春後,北邊兒天暖和了再讓他走,勞你多費心。”

離開正院兒,崔靜海心裡黯然,他這一生為了崔氏對不住的人太多,妻子對他早就不指望什麼了吧?

四郎被王氏教養得很乖巧,散了學就自己在書房用功,王氏過來時他正在背千字文。

王氏溫聲道:“四郎,過了年你三哥要回清河了,你想不想一起去?”

四郎眨巴眨巴眼睛,他喜歡跟著三哥玩兒,而且是出門玩兒他有些想去:“清河,咱們的老家?那父親母親回不回,還有姨娘。”

王氏笑了笑:“對,那裡是咱們的家,父親母親還有你姨娘也回去,不過得過一段時間,你二哥先去了,現在輪到你三哥和四郎了。”

四郎有些糾結,他既想跟著三哥出門,又舍不得父母:“為何咱們不一起去?”

“你父親在這裡做官,不能立刻回家,四郎跟著三郎一起先把家照顧好了,父親母親回去就享福了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