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燭一家帶著崔四郎到清河時已經是春末夏初的時節, 崔玉煙親自帶人去碼頭接的他們。
這會兒崔玉燭還沒具體官職,所以一家子都要住家主府,崔玉燭的妻妾四人再加上孩子四五個, 原本冷清的家主府因為他們的到來一下子就熱鬨了。
再想到崔玉煙那五個兒女, 時知心裡感歎,照這個速度,崔氏大祖房的孩子似乎也不是很缺了,崔玉燭今年才二十六啊!
四郎到了陌生地方明顯很拘謹, 崔教授把人叫到跟前說了會兒話, 就對崔玉煙、崔玉燭道:“四郎初來怕不習慣, 這幾天先跟著我住吧。”
這是給四郎做臉,說到底四郎並不是真的嫡子, 這是要給大家表明家主府的態度。
崔玉煙和崔玉燭自然明白崔教授的用意:“勞伯父掛心了。”
府上多了這麼多人,接風宴過去後時知難道給自己放了個假, 這段時間她太忙也太累了。
崔玉燭跟著崔玉煙去了軍營熟悉環境,帶北方的兵士和南方還是有些不一樣, 過幾天崔玉煙要帶他去見靳忱, 這會兒得準備起來。
四郎跟著崔教授住了幾天後就搬到自己的院子裡了,小小的人兒一板一眼裝大人, 崔教授還挺喜歡這小娃娃。
時知帶著阿芸幾個在花園子裡摘今年第一批櫻桃, 四郎大概是讀完書跟著下人出來透氣, 這會兒正眼巴巴看著時知他們。
看著小孩渴望的小眼神兒, 時知行了問安禮:“見過小叔父。”
四郎臉有些紅, 他不太好意思接這麼大侄女的禮,但大家都說這是規矩, 一板一眼的道:“侄女不用多禮。”
時知溫和著語氣問:“小叔父讀完書了?”
四郎點點頭, 但目光還在櫻桃樹上。
“小叔父也想摘果子?”時知看出他是被這項新奇的事物吸引力。
四郎眼睛一下亮了:“我可以嗎?”
時知點頭:“摘了果子要把今天先生教的書都背好了就行。”
櫻桃樹有很多低垂的枝條給四郎拉下, 他也能跟著摘,這對他是個新奇又好玩的體驗。
四郎自己摘了小半籃,看著小朋友滿足的小表情,時知逗他:“小叔父第一次摘的果子可要孝順長輩兄長?”
四郎看了看自己籃子的果子,有些不舍但還是點頭:“給伯父還有兄長們吃,侄女你也吃。”
時知讓人拿了乾淨帕子給他擦手,笑道:“那你這果子有些不夠分,送給祖父,大概就剩一把了,這是給二叔父還是給三叔父呢?”
四郎陷入了糾結:“兩人都送,少一些不行嗎?”
時知認真數了一下兩家的人口:“送少了,兩位叔父家的弟弟妹妹怎麼分?”
看著小朋友更糾結了,時知決定不逗他了:“不過我也是晚輩,也要孝順長輩,今天我的果子也去送給他們,咱們倆加起來就夠多了。”
四郎聽了這話不糾結了,仿佛解決了什麼難題似的高興道:“侄女說的對,咱們倆加起來就多了。”
這大櫻桃四郎是第一次見,越州太遠沒辦法送過去,在時知院子裡吃了半盤櫻桃後才回去繼續讀書。
傍晚崔玉煙和崔玉燭兩家都收到了時知和四郎聯名送的大櫻桃,這算是個信號,很多觀望家主府的人都明白了家主和灶女在這件事上意見是一致的,那些擔心會有變故的暫時都安靜了。
崔玉燭去桐州北境任職是兩個月後,跟他一起出發的還有時知安排的五六名顯露出一點軍事天分的學員,這幾人時知想要培養他們帶兵的能力。
崔玉燭的家眷也一起去了,住在家主府顯然他的妻妾也並不自在,離開越州前崔靜海和王氏特意囑咐過,在清河所有人都得低調行事,這家主府雖然照顧周到可到底大家都拿捏著,客氣來客氣去,還是這會兒搬到丈夫的官邸關起門過日子自在。
時知其實對於這種親戚妻妾成群的關係也很頭皮發麻,她明白這裡和她曾經的世界不一樣,但到底看著很鬨心,以前在王家那是做客,可這會兒無時無刻不提醒她這些複雜的關係以後可能就伴隨著家主府的日常了,畢竟崔靜海過幾年也要退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