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 113 章(1 / 2)

關於四郎的婚事,時知在問過四郎自己的態度後就沒再表達什麼意見,這本身也不是她要做決定的事。

隻不過四郎成婚在即,時知終於開始認真考慮繼承人的問題,很久之前她就清楚崔氏家主繼承人和崔時知的繼承人其實不一定會歸到一處。

從私心裡來說,時知當然希望四郎的子女有出挑的,可以順利接她衣缽,那麼大家省心省力。

可是……人生最怕可是,看著崔靜海一心一意為家族傳承做出的努力和犧牲,時知就覺得她以後的選擇大概會困難重重。

因為她不會要一個看重家族傳承大過天下責任的繼承人,她的繼承人與崔氏的繼承人如果分開選……隻怕會有無數場血雨腥風在未來等著。

時知很清楚在這個時代,尤其在崔氏這樣的家族裡很養出合她心意的,畢竟像鄭熏那樣不以家族為先的怪人,百年間世家中也就出了這一個。

崔教授知道時知一直以來的憂慮,但這是個無解的題目,崔氏的繼承人能否適合繼承時知的未來,似乎是要看老天的意思。

“我大概可能是要先觀察一段時間,才能決定要不要把四郎的孩子過繼。”時知最終還是決定不急著做決定。

如果單純要培養一個家族的繼承人,崔靜海也可以培養,甚至他會教得比時知與崔教授更好。

崔教授想想以後就覺得頭疼:“其實也不是沒辦法,若是真不合適,那就想辦法把崔氏和你認可的人二者命運綁在一起。”

時知沉默許久才歎氣道:“雖然還是少不了麻煩,但也許是個辦法。”

對於很多人來說生存才是最重要的,彆的本來或許不值一提,現實往往都是冰冷的。

再等等,好在她還年輕,一切都未可知。

中秋之期已到,前線傳回消息,魯一高與崔渠已經順利拿下湖州北部七個郡,二江南南部現場更是一路破竹,崔氏大軍和徐山的人對陣不久對方就慫了,火炮威力根本不是他那班子人敢硬抗的,至此整個江南已全入崔氏手中。

荀氏和齊彬這場拖了五六年的戰爭也終於要見到分曉,雖然齊彬還在閔州同荀氏大軍拚死抵抗,可所有人都已經預知到結果。

海風獵獵,衣衫飛揚,荀延站在甲板上看著不遠處起火的戰船還有更遠處岸上傳過來的震天動地的廝殺聲,他知道自己的先鋒部隊已經成功把齊彬的後路切斷了。

如果不是崔氏插手,三年前他就可以得到勝利,但這次任誰都沒辦法阻止了,他做好充分的準備才發動這全力一戰。

大部隊從湘州與越州雙麵圍攻,讓齊彬節節敗退到閔州東部,他則帶著人從東路海岸進攻。

這一場決戰該結束了。

時知收到齊彬兵敗自刎的消息是在半個月後,其實齊彬也不是沒有退路,他可以往江南逃,崔氏雖然成功占據整個江南,但他還是可以跑來歸附。

將軍也曾勝乾坤,豈能甘為人下臣?

時知知道齊彬不會屈從彆人,原著中荀延不是沒有招攬過他,但他還是選擇死戰到底。

唏噓完一代梟雄的結局,時知立刻吩咐下去:“江南的防禦工事再加強,荀氏不會止步閔州就滿足。”

如今東南與西南儘歸荀氏,攻下閔州這最後一塊拚圖,九州之地就都牢牢握在荀延手裡了。

沒了齊彬這個緩衝,崔氏與荀氏也即將直接對局。

時知此刻最理智的選擇就拉一方打一方,但她和鄭氏曾經的過往,讓聯鄭滅荀這件事,絕無可能有機會發生,那麼久隻剩另一個選擇聯荀滅鄭。

可這個也隻是理想狀態下的選擇,她想拉荀延就能拉嗎?萬一荀延覺得崔氏的威脅性更大,要先除去崔氏呢?

當然時知擔憂的事,也正是鄭濂與荀延擔憂的,一種微妙的平衡局麵在他們之間形成,反而誰都不敢輕舉妄動。

時間又過去幾個月,湖州的徐山徹底被崔氏大軍解決,整個湖州嵌入崔氏的版圖。

三足鼎立的局麵終於正式形成,三方都在小心翼翼對待這種詭異而又微妙的平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