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 119 章(1 / 2)

巴哈、酉裡、舍貢突然跟商量好一樣依次進攻北部邊防,這幾方能這麼默契,一定是有人給他們籌謀過什麼。

彆人不知道北線內情,但像時知、鄭濂這樣掌握大量暗探的人卻很清楚,這兩年北線最薄弱的一環是在林氏守的靖州。

平日裡靖州主要對戰的是實力相對薄弱的酉裡,所以靖州有大戰,即便有慕容氏和西關軍支援它都很方便,所以靖州這些年很少有告急的時刻。

反而是西關軍和嘉州對麵敵人實力過於強大經常告急,人手不足時就需要靖州去救援,所以很多人下意識就以為靖州的林家軍整體實力不弱於慕容氏。

但其實這是個錯覺,慕容氏這些年有燕州和並州的補給,又有崔氏物資幫扶,它後期已經擴增了不少,可林家軍從始至終隻守著靖州,這些年補來補去還是隻有七萬人馬。

在北境當地,林家軍的有個外號叫“火兵丁”,因為靖州防線壓力最小,所以它常年不是在增援西關軍的路上,就是在救援嘉州的前線。

前幾個月嘉州戰事吃緊,靖州林氏派去兩萬人支援,所以巴哈和酉裡大軍突襲時它那裡隻有五萬人能迎敵!

青雲關是靖州北邊第一道防線,也是最大的一道天塹,如今卻被攻破,時知都不用再派人去打探也能猜到……打到現在林家軍隻怕沒有幾個人了,能讓慕容氏直接扔掉並州去救援那必然已經到了最危機的時刻。

鄭濂做這件事不是真的要把北線賣給敵國,而是他很清楚一件事,靖州一旦失守,酉裡和巴哈的鐵騎南下就會如入無人之境,能克製這鐵騎的隻有崔氏的火炮!

時知若不想看著北方幾州被鐵騎□□、民不聊生,那就隻能放棄攻打鄭氏去增援。

當然這件事有一個前提,時知不能提前知道北線的危機,不然她提前送去火炮那麼一切計劃就很難進行。

隻有林氏潰敗、靖州告急才能進行後麵的局,所以晉州之戰就是吸引時知入局的彀。

引崔氏大部分主力和火炮到晉州,開戰後阻斷幾天西北邊兒的消息,時知和手下人大部分注意力陷入晉州之戰,消息阻斷幾天時不會被輕易察覺出不對,等崔氏這邊察覺不對時,一切已成定局!

這次交手能同時消耗掉崔氏與酉裡、巴哈的戰鬥力,等鄭氏拿下荀氏,崔氏抵抗外敵元氣大傷,而北境危機解除,一舉數得。

最可惡的是,哪怕時知現在看出他所有算計,也不得不按照他的計劃走!

時知咬牙恨聲道:“馬上集結大軍撤離晉州,火速增援靖州!”

慕容氏在並州那點人去靖州不過就是去送人頭,失去城防和天塹的優勢,邊境軍在平原裡對戰巴哈的鐵騎硬碰硬,幾乎沒有任何勝算,更何況對方的人數是他們的好幾倍。

崔氏部將聽到這話幾乎都要哭出來了:“女郎,咱們馬上就要拿下平符關了,甚至再等幾日,整個晉州也能拿下,這可是最好的一次時機!您在想想,咱們隻要幾天就好!”

時知閉了閉眼,沉聲道:“再晚幾天,恐怕連並州也要被屠戮了!不能耽誤時間,馬上把所有火炮裝上戰車,運往並州與靖州!”

“女郎!”

“不許再囉嗦,否則貽誤戰機,軍法處置!”

時知冷下臉,她不再聽眾人的勸告,繼續下達命令:“原冀州駐軍撤回冀州繼續防守,派人去往燕州、桐州傳令,在燕州一半的駐軍和火炮也即可前往靖州增援,桐州為晉州之戰準備的物資全部運往並州北線隨時待命。”

“記住,不管用什麼辦法,四日內必須把消息送到!”

時知看向慕容氏的人,鄭重道:“你們幾個騎崔氏的快馬回去,告訴你們將軍,讓他們和林家軍無論如何也要再抗五天,五天之後我一定會帶援兵趕到靖州!”

慕容氏送信的人有些懵,他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崔女郎,您說真的?您現在不打晉州了,而是去救援靖州?”

“彆再廢話,從這裡趕到並州將軍府不眠不休也要兩天,崔氏在晉州送信的消息線大概出了問題,你們回並州將軍府用自己的鷹隼去靖州送信,多帶幾匹馬現在就出發!”

時知把話講完就讓親兵帶慕容氏的人去領馬匹,崔氏大軍集結已經號吹起,她現在每一分鐘都很寶貴。

“運火炮還有炮彈的戰車全部換腳力最快的戰馬,這次咱們用不上多少騎兵,讓一半騎兵留在冀州待命。”

待所有部隊撤出陣線,時知也騎上馬與大部隊一起往北前進,她此刻完全不擔心鄭氏還會出什麼幺蛾子,鄭濂隻要沒瘋了就不會阻止她去北線抗敵。

“從江南調集三萬人馬到並州和燕州補防,荀氏如今自顧不暇,江南用不上那麼多人防守。”

哪怕在路上時知的腦子也沒閒著,她一邊下令加速趕路,一邊下命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