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我的信物去雲州送信,就說崔氏願意與荀氏結盟,我們兩家可以公開表明態度,絕對不會在彼此對抗外敵期間舉兵內鬥,讓他們儘管放心調集東南部駐軍去守衛蜀州和允州。”
聽到最後這一條命令,白雀有些猶豫:“女郎,荀氏此刻隻怕連能拍板的人都沒有。”
時知卻不這麼看:“不用擔心,他家此刻還有能看清局勢的人,隻要咱們撤軍北上,那個人就一定會想明白是怎麼回事。”
趙五娘的智商還是在線的,隻要她不把智商浪費在內宅的爭鬥,退出那一畝三分地,她很快就能想清楚這件事的脈絡,不管為公為私她都會願意冒這個險與崔氏結盟,更何況她現在也沒有彆的選擇了。
靖州
慕容氏的援軍從並州趕到靖州最後一條防線卞陽城時,戰況正是最慘烈的時候,彆說林家軍五萬人在青雲關就隻打得剩六千人,就連西關軍那一萬多援軍,隻不過早他們幾天來而今也隻剩兩千人了。
好在慕容氏帶來的兩萬人馬,讓搖搖欲墜的卞陽城最終又續上了一口氣,但他們都不知道這口氣還能頂住幾次對麵敵軍發動的進攻。
站在城牆上看著不遠處的敵軍,慕容舒心裡無比沉重,他很清楚再這樣打下去,靖州最後一道線也要守不住了。
雖然他們這些人早就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可一旦他們全部戰死,之前撤退到卞陽後方的百姓就隻能像靖州北邊的遭遇一樣。
他從小就生活在邊境,對那些畜生會做的事最清楚不過,這也是林家軍的主帥林舟和林氏男丁全部戰死在青雲關的原因,他們所有人都清楚,自己要是退了身後的百姓會遭遇什麼。
天邊的暮色蒼茫,卷雲似乎也帶著殘血,慕容舒知道很快就又要有一場血戰了。
前幾日他趕來靖州前讓人去晉州報信,說是送並州給崔氏,其實更多的是求援,如今有能力解決這個絕境的隻有崔氏。
可他明白,這時候是崔氏逐鹿中原拿到主動權最佳的時機,所以他沒有把握勸崔氏會放棄這個機會。
崔氏消息靈通,但北方戰事爆發後崔氏仍舊繼續攻打晉州並沒有彆的動作,慕容舒大概就知道崔氏的選擇了。
崔氏誌在天下,這也無可厚非,其實他也希望這天下能早日平定。
邊關苦,關內的百姓也苦,早日結束這場內亂,才能有真正穩定邊關的一天,所以他最終隻是讓人帶信把並州托付給崔氏。
他希望崔氏哪怕不來靖州救援,也能去守住並州,隻要並州不繼續失守,北方其他州暫時就不會有危險。
等到西關軍或者他爹和兄弟們在嘉州騰出手,靖州的敵人就還能打出去,隻不過……靖州的百姓是注定要在這場屠戮中血流成河了。
慕容氏部將快步爬上城樓,把最新的軍情上報:“將軍,斥候回報,敵軍似乎又開始集結人馬準備新一輪攻城部署。”
慕容舒下了城樓立刻就回到主帥營帳,現在靖州群龍無首,隻好由他暫時擔任主帥之職,統一調度人馬抗敵。
“把林家的兩個孩子送去桐州,就說我慕容氏一族的懇求,求崔家女郎看在往日交情上能照看林氏遺孤長大成人。”
這兩個孩子是林氏部將拚死抱著逃到卞陽的,林氏其他人除了戰死的男丁,女眷也全都在青雲關城破之時自儘殉城。
如今卞陽城也唯有血戰到底,他得做好最壞的打算,給林氏留一絲血脈,相信以崔女郎往日的人品和行事,這個請求她會答應的。
慕容舒看著布防沙盤道:“按照咱們之前部署的安排下去,傳令三軍誓死不退,我們得為後方百姓爭取更多的撤退時間,最起碼也得等他們撤去並州……並州那邊還沒送來崔氏的回複嗎?”
部將搖頭:“還沒有,送信的人從晉州趕回並州也要兩三天,再等咱們留在並州的鷹隼把信送來,最快也得明後天。”
崔氏可一定要答應下來啊。
這是他們此刻堅守在此處唯一的指望,卞陽給後方爭取撤退的時間,但撤到並州,崔氏若是不能及時布防,那此刻他們做的將毫無意義。
“將軍,若是崔氏抽不出太多人手及時去接管並州,那怎麼辦?”部將問出了一個所有人都沒底的問題。
是啊,崔氏若是決定打完晉州再去派人接手並州,那撤到並州的百姓還能指望誰?
慕容舒長吐一口氣:“儘人事、聽天命,咱們必須要堅持得更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