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邊關出事, 崔氏線報被截,讓所有崔氏暗部人員全部被清洗一次,原本已經回時知身邊任職的青狐又重新接管北境的諜報工作。
負責《啟智月報》時事版塊撰寫的編輯一下子就感覺要頭禿, 原本他們已經排版好過幾天新一期報紙要發的內容,可如今全部亂套!
原本時事文章內容是崔氏大軍在晉州節節勝利, 可如今一下子從晉州跳躍到靖州, 知道內情的除了氣憤更多的是焦慮和糾結。
此刻崔氏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戰爭, 後方其實最重要的就是□□, 崔氏的消息傳遞雖然很迅速但仍舊有交通條件帶來的滯後性, 此刻在後方的他們誰不知道前方陣線的最新情況。
這件事的尺度很難把握, 崔、荀、鄭三家局勢微妙,前線情況不明, 萬一這個消息引發恐慌萬一再被人利用引起騷亂怎麼辦?
眾人糾結著是現在就把他們收到的最新的戰況發出去還是等靖州戰事穩定以後再發出去,報館的幾位負責人也是爭論不下。
“女郎說過,《啟智月報》要實事求是、客觀迅速,而今邊關告急、靖州蒙難,民眾有知情權。”
“可是靖州告急, 北方民眾知道後一定會恐慌, 咱們大部分轄區都是在北方, 一旦這消息放出, 北方國人畏懼外敵鐵騎是刻在骨子裡的,很多人會忍不住想要逃離,這幾年農業司做的努力很有可能就在幾日內化為泡影!”
“咱們的大軍一定會勝利的……”
“所以我們最好等大軍取勝後再發出消息, 誰都不知大軍能在短期內能否取勝,若戰況吃緊這仗要打一段時間該如何?又或大軍取勝我們下期發報紙時卻趕上該如何?就算大軍迅速取勝咱們下一期報紙也能把捷報發行, 誰能保證燕州、冀州的百姓會有定力等這半個月?萬一他們聽到風聲就舍家逃離又該如何?”
“這天下沒有咱們報紙消息就不外傳了?隻怕此刻燕州、冀州消息靈通之人早已知靖州之事, 與其放任消息胡亂傳播, 還不如咱們正式發出,反而還能引導風向□□!”
“隻要報紙不發,大多數人隻會當成傳聞,百姓會觀望些時日,若報紙發出消息,那危機就是板上釘釘,不發卻有時間緩衝,等女郎那邊傳來捷報再一起發最是穩妥!”
“這也怕那也怕,乾脆不要辦這月報了!”
月報主編被幾個人吵得頭疼,他思來想去決定去一趟家主府,與其在這裡爭吵糾結不如找個能拍板的。
崔教授這兩天在負責後方物資調度和防禦的事,靖州告急後他也焦心隻希望時知能趕得及過去,聽到月報主編來求見他,崔教授這才想起他還負責著報紙審核的工作。
聽了主編的回稟和為難,崔教授沉吟許久,最後道:“國家有難、匹夫有責[1],戍守邊關是大義,崔氏義不容辭,但普通百姓亦當明白自己也有保衛國土之之責義,不應在危難時刻隻知逃離。崔氏辦報紙初心便是開啟民智,邊關消息要及時發布,但怎麼發布,怎麼引導報館應當儘到這‘啟智’二字的責任!”
報館主編聽完話鄭重行了一禮,認真道:“謝崔公教導,學生明白了。”
《啟智月報》開刊宗旨是為萬民,亦為家國,如今外敵入侵,他們也應儘到自己的責任!
聽了崔教授的一席,主編很快就回報館主持重新撰稿排版的工作,他們必須要在兩日之內把時事新聞底稿全部換新排版,然後發往各地書局刊印發行。
新一期《啟智月報》發售後,“邊關告急”四個大字在頭版的位置赫然醒目,第一篇時事新聞大篇幅把前段時間北境邊境線在不同時間遭遇巴哈、酉裡、舍貢入侵,所有事情都按照時間順序如實寫了出來,同時也把靖州青雲關已經失守,林氏全族殉國、四十萬百姓慘遭屠戮的事情詳細且客觀報道出來,沒有添油加醋也沒有輕描淡寫。
凡是這樣看過這篇報道的人都忍不住為靖州所發生的事情感到焦急和痛心,甚至有些人痛哭出聲。
五萬忠魂、四十萬黎民隻在幾日之內就慘遭屠戮,靖州北部已成人間煉獄!
第二篇新聞用了“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八個字做標題。
這篇文章報道得是靖州告急後,先有西關軍和嘉州邊軍在自己陣地奮力抗敵的同時還儘力去支援靖州,嘉州慕容氏甚至為了支援靖州已經把燕州與並州的統治權托付給崔氏,隻為去靖州背水一戰給整個北方爭取更多時間去布防禦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