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 134 章(1 / 2)

鄭氏覆滅的消息傳回清河後,百湖悄悄去了一趟滎陽,他想親眼看看這座他老師出生長大的城是如何改天換地的。

臨走前他把昔日的仇恨埋進了那些被推到的殘垣斷壁中,新的城池要重建,他也有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此生終於不用再負重前行,老師知道後應該也會欣慰吧……

百湖他想要把鄭熏重建百工地位的理想傳承下去“我知道會很難,所以才向女郎請求幫助。”

時知考慮了許久,最終答應了下來“原本就答應過你,或許現在可以試一試。”

這個時代的墨家思想雖然同樣衰落,可在幾百年前它自己拐了個彎兒,和時知前世世界發展的脈絡還是有出入的,比如它把墨家的工匠精神引申得更具體成為百工技藝集大成者的代表,又比如它曾經在某個時期興盛過然後因為衝在第一線與貴族特權對陣,導致它再次迅速凋零乃至快要消亡。

今年中秋剛過,崔氏就發布一則公告,廣邀天下奇人異士到江南淮郡,崔氏將在這裡舉辦一場“英傑賽”,隻要來者能順利通過崔氏設下的三關,就可獲得五百貫獎金外加崔氏一個從八品官職!

而且公告明確表示,報名者不論出身、年齡和性彆,隻要你能通過三關考題,就可以獲得這豐厚的報酬外加崔氏的公職職位。

公告最後標明一點,崔氏治下有意報名者可在限定時間內去自己所在轄區的府衙報名,等身份信息核實後官府會統一送他們去淮郡,隻要自己準備夥食費即可,若非崔氏治下亦可到淮郡報名,但所有費用就得自己負責。

考題雖然分三關,但每一關考試內容卻有十幾種,天文、地理、治水、醫藥、木工、釀造、製器、冶金等等,三關考核難度由易到難、由難到精,能通過三關者必定都是各行各業的大師級人物。

從事這些行業的人其實大多都是賤籍,崔氏竟然肯為他們放良籍甚至任官職,崔氏世家出身也不缺匠人,為什麼要招募這些人呢?

很快小道消息滿天飛,最引人注目的一條就是說崔氏要擴大雷火生產,而這些人當中有一部分人要被選去製作火炮,為了防止被人探查到雷火製作具體工序所需要的匠人,所以才大範圍招募。

這消息一出關注的人就更多了,大家現在都知道那雷火是人為造出來的,可它到底怎麼製作由誰製作卻仍舊是個迷。

如果是這樣那似乎有些順理成章,多年前崔氏也招募過一批工匠,但當時大家沒有太在意,那些工匠的去向如今也不可查。

有了這個消息預熱,報名參賽的人就更多了,不衝彆得光放良籍這一條就讓無數賤籍匠人心動。

天下動蕩之後,很多大戶人家的私匠飄零四落,雖說很多人能不做私奴且擁有手藝也不難糊口,可終究是如同浮萍斷梗一般前路渺茫。

有了這麼一個機會,很多技藝超出的匠人便動了心思,這或許是他們唯一能翻身的希望。

雲州

荀氏當然也收到了關於“英傑賽”的信息,隻不過他們考慮的就要更複雜一些。

雷火是何等重要機密,怎麼可能會讓半路來的人參與,崔氏大張旗鼓放出這等消息到底有何圖謀?

莫非是得知荀氏最近在悄悄尋訪能鑄造神兵利器的能工巧匠之事?

荀延最近一直都很警惕崔氏那邊的動靜“把底下的人再排查一次,看是不是消息泄露。”

自從打探到鄭濂把最後的力量交易給時知,荀延第一件事就是把荀氏治下的暗樁排查又升了一個等級。

於是荀氏治下限製人員流通的條令更嚴格了,不管崔氏出於什麼目的,荀氏都不願意他們治下的能工巧匠跑到崔氏碗裡去。

淮郡

“精英賽”經過預熱,報名者超過五千多人,第一輪篩選過後竟然有三千多人通過,可見這次參賽者的水準之高,也同樣說明崔氏給出的條件有多吸引人。

很多人在通過第一輪考核後都感覺看到了脫籍的希望,似乎也不是很難?

第二輪考核的科目還是和第一輪相同,隻不過標準已經定到崔氏名下工匠水準難度,這一輪下來,卻讓所有人都明白崔氏沒有放水的心思,那些技藝要求,他們很多人學藝時連接觸的機會都沒有又怎麼能通過?最終隻有二百人通過考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