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誰也沒有想到,席卷全大陸的隨機性災難事件,“影子”的出現,以及鏡世界等等超出人類想象的異變,竟然都跟振金石有關。
這個說法剛剛出現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振金石再怎麼神奇,也隻不過是一堆金屬罷了,怎麼可能會對世界形態產生這麼大的影響?
但現實居然讓他們不得不相信。
各國從中大陸采購振金石的清單,不光預示了發生災難的前後順序,就連災難的嚴重程度,都能從采購清單中窺見一二。
采購量最大,次數也最多的藍國國內出現了五座“影子”,正好與藍國向中大陸采購振金石的次數對應,並且第一次試探性采購對應的南坻城地震,震級也的確比第二次大批量采購對應的豐淮城地震要低。
這兩個地方的“影子”幾乎覆蓋了南坻城和豐淮城的整個城市。
這兩個地方出現的“影子”最早,而且是兩座城市沒有被地震摧毀前的狀態,目前兩座城市的重建工作都已經暫停,施工隊也集體撤離到隔壁城市待命,工人們每天看著那些完整的城市建築,都忍不住有些恍惚,仿佛之前的地震根本沒發生過,他們趕工安裝的城市防護罩也隻是他們的一場夢。
如果不是這座城市隻存在於他們的肉眼和感知當中,無法在任何器械上留下影像的話。
好在藍國的後續幾次采購基本都隻是為了補充庫存,采購的振金石數量並沒有前麵兩次多,對應的災難和“影子”的麵積也比之前要小,並沒有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其他國家的情況也都差不多。
除了澤伊國和自由聯盟這幾個原本的先進國家,為了追趕藍國的科研進度,一口氣從中大陸采購了大量的振金石之外,其他國家基本都是試探性的研究,遇到的災難等級也比較低,屬於比較好控製的範圍。
這麼多的聯係,如果說隻是巧合,未免太過於牽強了。
但困擾了全大陸科學家一個多月時間的問題,居然就這麼被藍國的一個小女孩發現了,各國科學家臉上都有點掛不住。
更令人無言的是,據說這個年輕的女孩並不是藍國的科研人員,而隻是一個剛剛提前從大學畢業的學生,同時也是那個近兩年來,被各界人士盯著、津津樂道的瑤光投資公司的老板。
彆國科學家們:“……”
真就全民搞科研了唄?
看這小姑娘年紀輕輕,估計才20歲,長得漂亮又有錢,還樂意給國家花錢就算了,居然還親自踏足科研領域?
藍國科學家不做人,藍國的普通人也不做人?
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眼中藍國搞的那些劃時代的研發,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研究彭瑤綁定的暴富係統提供的異世界物資,得到啟發,才研製出來的。
彭瑤可不是什麼普通人。
正想著,彭瑤已經闡述完自己的發現,帶隊的藍國科學家上前接過了話茬:“除了以上的發現之外,就在‘影子’小巷出現前的一個月,我們剛好從中大陸運回一批振金石。其他幾個出現新‘影子’的國家,也正好在這個時間采購了振金石。”
這麼一來,幾乎就能夠確定,各地出現的“影子”跟振金石之間有不可忽視的聯係了。
“具體的原因,還有待調查,但我們已經向中大陸提出了建議,暫停所有振金石的發貨,已經發出的訂單也立刻進行召回,並且在我們弄清楚‘影子’事件之前,不再簽訂更多的振金石出口訂單。”
雖然科學家們還沒弄清楚,為什麼振金石在中大陸上就沒事,在彆的地方卻會引起災難,但及時止損總是沒錯的。
解決了“影子”不斷出現的問題,緊接著就是要探索鏡世界和現實世界連接的門戶了。
之前就說過了,中微子的通訊路徑全部都消失在了中大陸,他們在這裡已經找不到更多有用的信息,隻能先到中大陸上,再尋找新的線索。
頓了頓,主持會議的藍國科學家問向另一個小組:“意識體數據化的研究,有進展了嗎?”
他問的是得到永生世界上載意識體技術的科研小組,仍舊是藍國科學家領頭。
其實放眼望去,整個實驗室裡,坐在小組組長位置的都是藍國科學家,其他國家雖然對此頗有微詞,奈何藍國科學家的實力就是比他們強。
彆的就不說了,光說這一次各國出現無法預知的災難事件,無論是個人急救包,還是事後的救援、跨世界聯係、尋找原因……每一個環節,都脫離不了藍國的幫助。
如果沒有藍國,光靠他們自己的科研水平,或許直到現在,還在把各地的失蹤事件當成是靈異事件。
這事聽起來挺離譜,但事實上,以他們的科技水平,還真無法理解自己的世界之外還存在一個看得見摸得著,卻沒有生命的世界。
就連穿越這個概念,也是他們響應了藍國的號召,加入到救援當中來,才從藍國科學家的口中係統的了解的。
在那之前,他們一直覺得那隻是一種科學假想,隻存在於電影電視之類的作品當中,人類自己想要實現穿越的話,怎麼也得幾個世紀之後了。
這就像是人類看到鳥在天空中飛翔,到製造出飛機,自己實現飛天夢想之間的差彆。
不到那個水平,他們根本不敢相信這樣的事情真的能發生。
更彆提藍國還向他們分享了一個神秘的程序,說是能夠使人類的意識體轉化為數據,永遠的存在於虛擬世界當中。
這要是放在以前,擱誰能信?
結果實驗的過程中,他們親眼見證了一隻小白鼠連接上設備之後,從一個活生生的生命,變成了屏幕上的一串活躍的數據。
然而此時,領頭的藍國科學家聽到負責人問起,卻隻是臉色不太好看的搖搖頭:“我們還在試圖理解這個程序中對人類大腦分解重組的部分。”
這話一出,同組的彆國科學家紛紛羞愧的低下了腦袋。
他們跟藍國科學家之間,在大腦領域的理解實在是相差太多,即使已經拿到了成品,要理解其中的原理,還是非常艱難。
這段時間他們光顧著提升自己在大腦領域的認知了,根本還沒來得及研究其他的可行性。
是他們拖了藍國科學家的後腿。
他們沒有意識到,在不知不覺之間,他們似乎已經習慣了藍國在各個科學領域上的領先,甚至不自覺的,在藍國科學家麵前感到自慚形穢。
或許等到鏡世界的事情結束之後,他們才會發現自己早已對藍國心服口服。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這場會議結束後,除了研究意識體數據化的科研小組留下來之外,其他科研小組都進行了打散重組,一部分科學家離開了澤伊國,順著中微子通訊器留下的指示,前往中大陸,尋找兩個世界連接的門戶。
與此同時,在鏡世界中的章亦欒也得到了指示,帶著荒島上的一眾受困者,搭乘現實世界映射過來的船隻,前往最近的受困者聚集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入鏡世界的人類越來越多,藍國給各國的救援人員都配備了中微子通訊器,在一些救援人員也進入鏡世界之後,立刻集結了周圍的受困群眾,聚集到一起,等待救援。
不過章亦欒得到的命令並不隻是把受困者送到聚集地。
到達聚集地之後,他將這些人交接給聚集地的負責人,就再次上路,前往鏡世界中的中大陸。
--
章亦欒到達中大陸之後,每隔一段距離就向現實世界發送自己的坐標。
“第一次發送坐標,位置:中大陸南港口,1號下船口。”
“第二次發送坐標,位置……”
“第三次……”
科學家們將收到的坐標輸入電腦,一一對應上現實裡的坐標,驚愕發現章亦欒給出的坐標,竟然比之前在荒島的時候,誤差值更大了,足足向東偏移了十幾米的距離。
彆看這段距離看起來並不遠,在科學研究當中,這細微的距離差距,足以造成難以想象的嚴重後果。
科學家們反複向章亦欒確認:“第一次發送坐標的位置確定是在南港口的1號下船口?發送坐標過程中是否存在移動?”
“確認,發送坐標過程沒有移動。”
科學家們心裡其實也清楚,他們得到的坐標不可能有錯誤。章亦欒雖然年紀輕輕但卻是經驗最豐富的特種兵之一,何況之前他們為了測試中微子的信號來源,已經讓章亦欒操作過無數次中微子通訊器,章亦欒不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
可是這十幾米的誤差,到底是從何而來?
一開始,科學家們還以為是中微子通訊器出現了故障,讓章亦欒返回港口,重新發送定位信息,然而第二次發送過來的定位,在現實世界當中的位置偏移得更加厲害了。
短短幾十分鐘的時間,偏移距離居然就增加了半厘米。
鏡世界難道還存在自轉?
這個想法剛出來,就被科學家們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