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鏡世界真的存在自轉,那麼之前被卷入鏡世界的人們,就不會出現地區性的聚集,他們之前收到的定位信息,也應該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移情況。
然而事實卻是,之前收到的定位信息的偏移量,一直在緩慢的增加當中。
隻不過先前因為救人心切,加上鏡世界重重奇怪的現象,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大家一時間沒有注意到,直到量變引起質變,才猛然發覺這種變化。
應該是某種他們不知道的力量,在促使鏡世界進行偏移。
由於彭瑤發現各地發生的災難和出現的“影子”都與振金石相關,大家很自然就把懷疑放在了振金石上。
眾所周知,振金石庫存最多的國家,就是東大陸的藍國。
藍國科學家們立刻聯係國內,讓他們加快速度,把庫存的振金石運回中大陸,同時也在全大陸所有國家派出去的救援隊員,齊心協力的配合下,重新確認了兩個世界坐標的偏移距離,和偏移速度。
截止到他們登上中大陸的這一天,鏡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偏移距離已經達到了13.6米,並且這個距離還在以每小時1厘米的速度增加當中。
誰也不知道,這個偏移會不會導致兩個世界之間的門戶消失。
科學家們不敢怠慢,立刻加快了實驗進程。
--
在鏡世界的概念出現之前,隕星大陸上大部分的離奇失蹤案件都發生在拉甸海域,直到“影子”出現之後,大陸各地的失蹤事件才開始慢慢增多。
科學家們於是讓章亦欒逐漸往拉甸海域靠近,果不其然,在靠近的過程中,中微子通訊器接收到的信號越發強烈。
到達拉甸海域附近的時候,科學家們讓章亦欒在距離拉甸海域最近的港口停了下來,並利用現實世界的投射,向鏡世界裡的章亦欒提供了一艘船。
說是船隻,其實並不確切。
因為這艘船的外形跟普通人印象當中的船並不相同,並沒有傳統的桅杆、甲板之類,而是整體形成一個橢圓的球形,青色的外表讓它看上去像一隻鴨蛋。
更像是科幻電影裡,未來世界才有的飛船。
科學家們讓章亦欒在港口往南偏移14米左右的地方等待,跟之前在荒島上的遭遇不同,當時救援隊乘坐的船隻,是以幽靈船的形式,慢慢從海麵上飄過來的,而現在的這艘飛船,卻是一眨眼,就出現在了章亦欒麵前。
這個場景似曾相識,章亦欒幾乎是立刻,就回憶起了當初彭瑤第一次從係統商店裡兌換東西時的景象。
連日來緊繃的臉部肌肉有了片刻的放鬆,或許是真的靠近了兩個世界相連接的地方,章亦欒似有所感的轉頭,視野裡仿佛出現了一個模糊的女性輪廓。
但隻是一瞬間的事情,那個輪廓就消失不見,一切快得仿佛他的錯覺。
章亦欒下意識皺了下眉心。
作為特種兵中的佼佼者,他很肯定,剛剛那個景象絕對不是他的錯覺,可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
章亦欒想不明白,隻能暫時把這個疑惑壓在心底,轉而按照科學家發來的指示,坐進了鴨蛋形的飛船裡。
如他所想,這艘船確實不是一般意義上用來出海的船隻,而是彭瑤在係統商店裡麵,從永生世界兌換出來的又一個高科技商品,海陸空天四用飛行器。
不僅能夠下水,還能直接上天,在宇宙裡飛行。
這個飛行器具體的原理和實用性,科學家們還沒來得及研究,直接給章亦欒用上了。
主要是飛行器的商品描述裡麵寫著一句話:理論上可用於穿梭黑洞。
黑洞和白洞,在現有的科學體係上,普遍被認為是可以穿越時空的入口和出口。
穿越不穿越的暫且另說,但既然這個飛行器被係統認定為可能穿梭黑洞的存在,那麼飛船上的儀器應該不會被類似黑洞的存在摧毀才對。
穿越拉甸海域,正需要這樣的儀器。
青色的外殼打開又關上,章亦欒試探著命令飛行器進入拉甸海域的外圍區域,果然跟科學家們設想的一樣,飛行器上的設備一切正常,並沒有受到拉甸海域的影響。
更令人欣喜的是,藍國科學家們自主研製的中微子通訊器也運行正常,預想中會出現的失聯情況並沒有發生。
這比從異世界得到任何高科技產品,都令人欣慰。
章亦欒在簡單的測試之後,便通過語音操控飛行器,快速向拉甸海域深處靠近。
按照先前在荒島上找到的那位十幾年前在拉甸海域失蹤的水手,穀秋葉的描述,科學家們通過定位,大致能夠確定他們遭遇穿梭世界的屏障的範圍,而章亦欒要做的,就是找到確切的位置。
畢竟是十幾年前發生的事情了,穀秋葉在鏡世界當中,雖然容顏和身體素質不會有絲毫的改變,但記憶卻不一定還準確,科學家們圈出來的範圍非常大,即使現實世界這邊也兌換了幾艘飛行器出來,跟章亦欒一起搜尋,世界之間的門戶也不是那麼好找的。
當然,各國也沒有把希望全部放在沒有探索過的中大陸,還有許多救援小隊在各地的“影子”上繼續探測尋找。
這一找就是一個月。
好在先前在南大陸,受困者聚集地的時候,章亦欒從負責人那裡拿到了足夠的物資,否則就在這個大海上,還不一定能找到現實世界穿越過來的食物。
隻是日複一日的重複工作,和絲毫看不到頭的搜索,實在是非常磋磨人的意誌力。
現實世界那邊倒還好,救援隊員受不了了,就換個人繼續,可是鏡世界裡的人本來就不多,進來救援的人員比起受困者來說更是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本找不出任何一個人,可以頂替章亦欒的工作。
章亦欒隻能依靠自己。
本以為在這樣人員懸殊的情況下,鏡世界這邊的工作開展進度會特彆慢,但出乎意料的是,章亦欒一個人探索海域的速度,居然能夠勉強跟現實世界持平。
要知道,現實世界裡可是足足有20個救援隊員輪換交替,才保持了這麼高效的工作效率!
章亦欒一個人就完成了20個人的工作,這是什麼恐怖的效率?
就連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們,都被藍國軍人的精神驚到了,連連驚歎難怪藍國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趕超大國,原來並不隻是教育、經濟和科研水平的提升。
不過即使是這樣不眠不休的尋找,也絲毫沒有門戶的消息。
不得不說,這讓眾人有些沮喪。
還沒有投入生產的振金石已經全部還給了中大陸,兩個世界的偏移速度有了明顯的減緩,但已經製成用品的振金石,卻是無法召回了,各國境內還是會出現一些規模比較小的“影子”,鏡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偏移也還在緩慢的發生。
再這麼下去,鏡世界的人難道就要永遠待在那個地方,回不來了?
現實世界的儀器水平還不足以探測出空間波動,科學家們在各個方向連連受挫,一時間陷入了強烈的自我懷疑。
鏡世界的章亦欒也在再一次探索完科學家們標定的區域之後,疲憊的揉了揉眉心。
這一個月來,他們已經將這個海域探索了個徹底,為了模擬當初遊輪上的情況,甚至讓飛行器上升到不同高度,進行了多次探索,然而結果並沒有什麼不同。
彆說是穿越的門戶,就連彭瑤兌換出飛行器的那天,看見的模糊輪廓都沒有再看見過。
章亦欒甚至想著,會不會是穀秋葉的記憶出現了錯誤,自己或許應該回去找到其他當初在遊輪上失蹤的人,再詢問一次。
就在他這麼想的時候,天空忽然暗了下來,並且飄起了細小的雨滴。
雨很快變大了,遠處的雲變得低沉,空氣似乎也被壓縮,令人喘不過氣來。
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現實世界裡,科學家們開始催促外出探索的救援人員立刻回到中大陸,上岸躲避風暴,鏡世界的章亦欒也同時收到了撤離的信息。
然而章亦欒卻沒有按照指令行事。
他望著遠處的雲層,眼底除了雲層中明滅的閃電光亮之外,還有一層淡淡的,肉眼幾乎無法識彆的黑色巨幕。
這張巨幕幾乎連接了海麵和天空,在風雲變幻的海麵上十分不起眼,而且隻有細細的一條,看起來並不足夠讓一艘遊輪通過,但如果隻是一個飛行器,可以說是綽綽有餘。
章亦欒看向飛行器的雷達界麵,上麵顯示出警報信息,表明附近正在有黑洞形成,而上顯示的目標,就在他先前視線所在的那個位置。
“報告,我可能找到了門戶所在。請允許我前往探索。”
“什麼?!”相隔著一個世界壁,現實世界中的科學家們震驚得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