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青梅如豆(九)(1 / 2)

禾舟行 金花秋白 4385 字 3個月前

[]

風吹綠浪,一望無際,細聽之下,還有稻杆拔節的哢哢聲。

池舟一行六人打馬走在白橋鎮的田間地頭,人人麵帶喜色,仿佛已經聞到了豐收的香氣。

“公子,那邊有瓜攤,咱們去歇歇腳,如何?”裴勇提議道。為不打擾地方,他們全都便裝,稱大人為公子。

此時已近正午,烈日灼光,他們一早出永淳縣城,馬不停歇,汗水涔涔,多少有些乏力,兩個衙役更是乾裂了唇舌。

池舟點頭,眾人過去,見路側柳蔭下,一老翁守著輛木車,車上擺著甜瓜、枇杷與荔枝,車尾兩隻帶蓋木桶,並一摞陶碗。

甜瓜堆裡插根木板,上用木炭寫著“十文三斤”的字樣。

宋琪同兩衙役上前,很快各樣選了六斤,拿刀剖開甜瓜,與同伴分食。

池舟不嗜水果,隻吃了兩顆荔枝,便拿出水囊,剛擰開蓋子,就聽那老翁道:“桶裡有綠豆湯,不要錢。”

池舟道謝,舀了小半陶碗,慢慢喝下,開口與老翁話起家常。

說到稻子,老翁甚是開懷:“今年風調雨順,一畝地能打

一石米,比往年多三十斤。”

他一頓,幽聲道,“但願老爺不要加賦才好。”

池舟以為他說的是地主老爺,遂道:“租子不是早就定了,豈能隨意加減?”

不料老翁捋捋頰須,歎了一口氣,道:“新來的知縣老爺,又是修路,又是撥米的,縣庫裡的銀子怕是折騰沒了!沒銀子,可不就得跟小民們收賦收稅嘛!”

聞言,眾人一愣,兩衙役擔心池舟臉上掛不住,搶聲讓那老翁莫要亂說。

“我哪裡亂說!縣庫的一米一線,不都是百姓給的?老爺本事再大,也沒有點金術,能點石成金!”老翁急道,“你們這些後生,一看就是不當家的,不知柴米貴!”

裴勇接口道:“您這話隻說對了一半。知縣大人雖無點金術,卻也不是亂折騰。南竹鎮的路通了,方便的是大夥,還有外地客商,商人來,不止竹筍,咱白橋鎮的稻米也能運出去,您這瓜果也會多賣些;凹裡村受災,縣衙不撥米,那誰管?”

正說著,幾個保丁過來,跟老翁收錢,說要修浮橋,一家二十文。

“哪裡的橋壞了?為何不報縣衙?”池舟問。

“怎麼報?咱這鎮每年交那百石米,連大人的俸祿都不夠,哪還有臉跟縣衙要錢?”一個保丁道。

這話雖有些失實,卻也道出了永淳縣衙的困境。朝廷免了永淳的稅收,可縣衙的開支需自力更生。當然,知縣的俸祿由朝廷負責,一眾胥吏、衙役卻是仰仗縣人供養。

本來朝廷定的米賦是二十納一,商稅是十七納一,但永淳實在是貧瘠,自立縣起,便就統統為三十納一。

這麼做,自是減輕了百姓負擔,可縣庫就空冷得瘮人,毫無餘財。是以前任知縣陶大人,才自掏腰包購入一百石米,放在常平倉,已備不時之需。

好在這些都過去了。池舟到任後,查辦應家一案,將應家財產籍沒入官,縣庫已是半滿,胥吏等人除了祿米,終於領到了俸銀。

不過這種種變化,除了縣城中人,六鎮各村尚知之甚少。人們隻講談知縣大人的除惡之快與花錢如流水。

“再說一座浮橋,也沒幾個錢,家家戶戶湊一下就夠了。”那保丁又道,說罷跟老翁要二十文錢。

池舟剛要攔阻,卻被裴勇按住:“公子,咱們還是趕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