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尋找弱點(1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4503 字 9個月前

她坐在船尾的甲板上,裝著低頭整理漁網,從鬥笠下麵觀察著澳洲人的港口。

澳洲人停泊著許多大船的主要港口是不允許民船進入的,正如他們的主城也許外人進入一樣。

對民船和外人開放的,隻有設在城市西麵的一小片地區,整修了一個天然的小港口,然後環繞港口修了一條街道作為商業區。

這個商業區任何人都可以出入,在這裡做買賣。雖然它也被柵欄和壕溝環繞,但是它和主城區之間用壕溝隔離開得,必須通過崗哨和吊橋才能進入主城區――澳洲人對外人非常警惕。

李絲雅已經觀察到,在旗山山頂,澳洲人設有炮台和塔樓。乳妹說過他們的大炮射程極大,看來並不是虛言――否則不至於設炮台在山頂上。

僅僅從海上看到的澳洲人的規模和實力,李絲雅就知道在東亞沒有哪一家能夠用“正攻法”摧毀這個城市了。台灣島上不管是近在咫尺的荷蘭人、閩南移民集團還是遠在島嶼北麵的西班牙人,都顯得微不足道。

要讓荷蘭人和澳洲人翻臉,難度實在太大。

李絲雅的信心有些動搖。但是她很快想到,荷蘭人身後還有整個東印度公司。如果真得能夠激怒荷蘭人,讓他們意識到澳洲人的存在是你死我活的關係,他們一定會傾巢出動來和澳洲人決一死戰。

要做到這點,就得看自己的手腕和本事了。

“我們要靠港了。”船老大小聲的提醒她。

李絲雅點點頭。

漁船很快就進入了港口――因為船上懸掛著海岸警備隊發給的捕魚許可旗,沒有人來盤查詢問,這艘小漁船很快就停泊到棧橋邊了。

碼頭上堆滿了裝滿漁獲的藤筐和木箱,地上散落著魚鱗和散落下來的小魚蝦。濃烈的魚腥味彌漫在空氣中。不時的,男人或者女人,兩人一組的杠著沉重的還滴著海水的漁獲“吭哧哼哧”的從棧橋上走過。

距離棧橋不遠地方的一座茅草頂的大木屋是漁業社的收購點。這裡還代收捕撈稅。門口設著一大排的“地秤”――李絲雅還是第一回見識這種裝在地上的秤。她在東亞沿海見識到最多的是中國人的吊杆秤。不管是在澳門還是巴達維亞,中國商人們總是拿著大小不一的杆秤稱量著各種貨物來買進賣出。以至於荷蘭人、英國人也不得不在某些時候接受他們的度量衡。

漁民們把漁獲放到地秤上,司秤員移動下就很快報出了斤兩。監收的人翻看著漁獲,很快報出了漁獲的品名和級彆:“一級”、“二級”、“特級”、“等外”……

旁邊的一塊大黑板上,書寫著各種漁獲的種類和等級收購價目表,李絲雅覺得這毫無價值,因為幾乎沒有漁民認字的。這種按照種類分級收購的概念在傳統的中國漁欄裡也有,但是漁欄主利用漁民全是文盲和對漁欄提供小額貸款十分依賴的特點,往往以好說壞,任意舞弊。上好的魚蝦,到最後往往是被壓到廉價至極的水平才能賣掉。有時候海上豐收,船剛一靠岸,這邊漁欄馬上關門停收,借此壓價。

李絲雅不是到這裡來考察漁業的,但是她很敏感,知道這是澳洲人拉攏人心的一種手段。“按質給價”、“公平買賣”,能做到這兩點就立刻能爭取到很大一部分人心。特彆是沿海的漁民,長期處在“高買低賣”的食物鏈底層,忍受層層盤剝,往往漁獲滿倉卻吃不到幾頓飽飯。

澳洲人蠱惑人心的本事果然名不虛傳,難怪到這裡的來得漁民人這麼多,不但有漳、泉等地的漁民,聽口音廣東的漁民來得也不少。李絲雅心想,自己有時候和乳妹聊天,發覺她也不時的說澳洲人的好話,讚歎他們“有本事,心眼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