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左輪槍(1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4615 字 8個月前

也有一部分不同的聲音表示反對:現在就廣泛的給予土著武器是否會造成武器的流散?特彆是給土著乾部裝備手槍的爭議最大:軍隊是集中管理,被穿越眾自上而下的嚴密控製著。把流散武器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一旦到了極其分散的土著乾部手裡武器就很難管理了。

但是現實的威脅使得最終企劃院還是提案製造一種專供土著人員使用的手槍作為標準自衛武器。

於是這個問題就交給了第一武器設計小組――第一小組專門設計“現代武器”和以複古流為主體的第二設計小組是不同。第一武器小組的主要戰力就是李一撾了。

這個平日裡很少說話的,身材圓滾滾的男人是機加工方麵的好手,不但會做鉗工,對其他機床應用也很熟練老到。這種手藝促成了李一撾的副業。他過去時常偷偷的非法造槍,仿製64式這樣的自由槍機的小手槍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據他說自己造過手槍、霰彈槍和步槍。為了表明他不是吹牛,在隨身行李裡帶了兩支他自己的作品,一支9mm馬卡洛夫/59式和一支m1911式。

李一撾向組織捐獻了自己的全套造槍工具和許多自己攢得專用設備。有了這套玩意,隻要能找到大致合用的鋼材,造支aK也不算太難――當然不能和正規工廠裡出來的aK相提並論。唯一的問題是子彈難造,他很謙虛的表示自己隻會複裝。

李一撾最初乾這行與其說是為了賺錢不如說是是一種興趣――一種愛好武器又有動手能力的人常會乾得事情,但是興趣一旦有了利潤作為支撐,他的對技術的鑽研也就愈發起勁了。製造出來得東西也愈來愈大膽,從單純的仿製簡陋的小砸炮到像模像樣的仿製起各種著名的手槍來了。如果沒有蟲洞的話,李一撾的下場是可想而知的。他的老婆李元元說:他們參加穿越實在是迫不得已的成分居多。

在臨高他們兩口子過得很愉快,老婆在執委會當辦事員,他自己終於可以正大光明的造槍了――能夠在陽光下造槍並且大模大樣的和人討論自己的作品,這種快樂是李一撾過去不曾享受過得。

但是李一撾並沒有找到多少發揮的機會。穿越者的軍火庫相當充實,步槍、手槍、霰彈槍一應俱全,暫時還不需要他的自製槍械。大家對他的手藝讚不絕口,但是誰也不想親手去使用那些不合格的本地鋼材製造出來的槍支。至於給土著製造的米尼步槍,那是工業化批量製造的產物,不需要他出什麼力――展無涯等人在另一個時空就準備了全套的生產米尼步槍所需的工裝設備。

於是李一撾在機械廠就專門負責輕武器彈藥的製造――主要是為sKs步槍的7.62*54mm彈複裝子彈――這種子彈在幾次戰鬥中的消耗量很大。李一撾過去經常複裝這種子彈,很熟悉而且專門搞了一套小型的專用設備,包括彈頭模具和專用壓機。

被甲彈他是做不出來的――好在這裡鉛很充裕,就直接使用純鉛製造,火藥是最好的高級細顆粒黑火藥――不管化工部門如何的努力,硝化棉始終停留在製造油漆的水平上。

但是現在的狀況不是過去一次複裝幾發,十幾發或者最多百來發。即使是平日裡穿越眾為了保持對武器的手感而進行的日常射擊訓練,結束之後拿來的彈殼至少在二千個以上。這些彈殼要靠他一個個的複裝,簡直就是苦役。

李一撾在展無涯的支持下改進了設備,把原先適合他一個人偷偷摸摸使用的小型裝備變成多個工人能夠操作的流水線。這樣他才有時間和精力來搞他的本業――輕武器製造上。

他沒有參與德林傑手槍的製造――這種簡陋的武器他看不上眼。他把精力放在仿製軍用12號口徑霰彈槍上了,霰彈槍對子彈的要求很低,用不著金屬彈殼。海軍和特偵隊對這種武器很感興趣。

仿製手槍的任務暫時打斷了他對霰彈槍的研發工作。武器設計小組的從自己的崗位上彙聚到機械廠的辦公室來,準備就這種“土著專用手槍”進行項目討論。

第一武器設計小組的靈魂人物是白羽,他不但是裝甲兵軍官,還是堂堂正正的兵器設計與工程設計專業出身。李一撾雖然有豐富的造槍經驗,但是對怎麼設計武器並且使之能夠適應批量生產的經驗很少――他一直是手工作坊式的製造。

接到任務書之後,設計小組的幾個人一起琢磨了一下企劃院下達的武器要求:

這種武器必須足夠廉價,消耗較少的材料,生產製造要方便,可以短時間內就形成大規模的生產能力。

在手槍配用的彈藥方麵最好是土著無法仿製或者找出代用品的彈藥,以免手槍失落之後被敵對分子所利用。

手槍要易用好操作,能夠安全可靠,性能不必很高,有效射程25米即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