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開夜工,這煤氣費可不得了。”吳院長雖然對耶穌會教士們的工作還算滿意,但是對他們在晚上還要工作頗有微詞――虔誠的教士們不肯放棄白天布道傳教的工作,非得把藝術工作留在晚上做。這讓吳院長有點心疼――燃料部門不肯給宗教辦係統下的宗教場所減免煤氣費,也不肯按照“內部調撥價”計價,非得按照“一般商用”收取費用。
而臨高教會係統幾乎得不到什麼財政撥款支持:九成以上的經費得靠臨高教會自籌。當然,吳院長有耶穌會這個大金主的支援,從人力到財力。不然的話吳院長還真不知道該怎麼維持教會的運轉。教會的產業有限,而發展出來的信眾們大多是窮苦人和黎民,儘管在虔誠程度上堪稱“狂熱”級,但是卻拿不出什麼錢財來奉獻。
“怎麼著也得讓文宣和建築部門出點血。”他自言自語的說道,“還有胡清白那裡,讓金神父去上雕塑課和美術課,順便收點費用……”
岡薩雷斯和特裡尼的闖入讓他精神一振。最近來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代表的事情他當然知道。不僅知道,還見到過三名主要代表的照片和簡單介紹。所以這二位一進來他就認了出來。
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都是天主教徒,所以從“馬格德堡”號呈交船員名單,接受檢疫開始,政治保衛總局和殖民貿易部就發出了通告,提醒臨高各天主教會教堂,岡薩雷斯和特裡尼有可能會進入到教堂,要各部門做好接待宣傳工作。
吳石芒主持教會工作幾年,和當時歐洲人打交道最多,對他們的宗教情緒非常了解。西班牙人又以宗教情緒濃厚為特點,所以進來沒說幾句話,就把這西班牙老兵痞搞得情緒激動,差點熱淚盈眶了。特裡尼先生作為意大利人來說宗教情緒並不熱烈,但是在巴達維亞的幾年裡毫無宗教自由可言,每天給逼著參加新教儀式,心裡非常反感,對原本不甚在意的天主教信仰也熱烈起來。
吳石芒在舊時空乾過營銷,當過人力資源培訓師,原本就有全架的嘴皮功夫,到了本時空又長期混跡宗教人士,見得最多的就是傳教士,忽悠人的本事愈發精進,三下五下就讓這兩個歐洲人感到心靈無比的溫暖。
至於正在工作的金立閣師徒,能在萬裡迢迢的海外看到兩位來自歐洲的教友,心情當然也很愉快。雙方很快就攀談起來。三個人用彼此都能理解的意大利語愉快的談論著,吳石芒帶著迷人的微笑站在一旁――儘管他一個字也聽不懂,但是他一點不在意。因為他隨身帶著錄音筆。一會三個人的談話內容就會交到政治保衛總局去,那裡會請懂意大利語的元老來翻譯。
兩人參觀了教堂,對教堂的規模和結構頗為讚賞,特裡尼尤其注意其中的細節,作為一個意大利繪圖師,他本人精通和粗通多種手藝――這是文藝複興以來意大利藝術家的共同特點。一個畫師往往還是雕塑家、金屬工藝師、建築師乃至工程師。達?芬奇不過是他們中的佼佼者。
特裡尼看著牆壁上正在施工的壁畫和雕塑,臉上露出了不以為然的微笑。在他這位專業藝術家看來,金立閣師徒的水準還是差了一點。耶穌會前往中國和日本的傳教士們出於傳教的目的,在前往東亞之前都學習了天文、數學、物理、藝術等,但是在專業水準上一般不甚高明。
儘管他出於禮貌,對此並不予以置評。他的把目光從牆壁上轉移到其他地方,很快就注意到正在施工中的禮拜堂兩側的彩色鑲嵌玻璃,圖案卻不是宗教題材的,而是大型的風景――有點類似特裡尼看到過的中世紀掛毯上的那種簡約的線條風格畫:一望無際的田野,翻滾著金黃色的麥浪;許許多多的紅色房屋,矗立著巨大的煙囪;綠色的山坡上是密密麻麻的果園,山下是白色的羊群;蔚藍的大海上滿載而歸的漁船……
這些圖案簡潔又明快,和傳統的教堂裝飾玻璃窗顯得很不相同。特裡尼仔細的觀看著,企圖琢磨出其中表達的含義。顯然,這些玻璃鑲嵌畫是在表達一種美好的豐饒的生活……
正在煤氣燈的光芒下,爬在腳手架上向鐵製的玻璃框架上小心翼翼的鑲嵌著玻璃的是一群女人和半大孩子。他們穿著統一的未經整染的本色布短褂,一個個沉默不語小心翼翼的將玻璃片安裝固定到框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