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見大眾默默無語,不禁哈哈一笑,自顧自向法堂之外走去。
走到門口,說道:“翠岩老道,分明是賊!”說完,他頭也不回,揚長而去。
賊,是禪師之間的讚揚對方機智的獨特用語,是一種幽默的諧稱。
自從這則翠岩夏末示徒的公案傳出,便轟動了天下禪林,人們競相參究,紛紛前來翠岩山,拜謁令參禪師,於是,他大張法席,史稱“翠岩令參”。
再後來,經過布袋和尚的舉薦,吳越王錢鏐對翠岩令參的禪法敬佩的五體投地,將他恭請到杭州,住持龍冊寺,傳授禪法,直至圓寂。
當年,布袋和尚許下了給錢鏐請一位真正能說法的禪師的願望望,至此總算圓滿了(這是後話)。
解夏之後,布袋和尚告彆令參禪師,走下翠岩山,來到了鄞縣東鄉的太白山下,造訪大名鼎鼎的天童寺。
天童寺由鹹越禪師住持丈席,弘揚洞山(良價禪師,曹洞宗創始人)玄風。自此之後千百年來,天童寺一直是天下聞名的禪宗道場、模範叢林。
不過,這時的天童寺不叫天童寺,名之曰“永壽寺”。
布袋和尚站在寺前,但見,白雲縹緲,山峰隱約似仙島;蒼鬆滴翠,古寺掩映禪韻清。
他步入山門,不去佛殿上香,不到禪堂打坐,也沒到客堂掛單,而是徑直來到了齋堂。
原來,幾十裡路走下來,他已經不是大腹便便,而是“大腹扁扁”——肚子裡唱開了“空城計”。
他看看日將正南,臨近了午齋時分,就直接來到了齋堂,在一個最好的位置上坐了下來,等候著沙彌行堂(打飯)。
“梆……梆……梆……”
幾聲魚梆敲過,在天童寺禪堂修行的數百僧人罷參下座,排著長隊魚貫進入齋堂。
突然,他們看到,方丈和尚平時的座位上,居然出現了一個袒胸露腹的陌生僧人。
負責維持風紀的僧值趕了過來,問道:“大德從何方來?”
布袋回答說:“我從何方來。”
僧值一楞:什麼地方名叫何方呀?他又問道,“你是何寺之僧?”
“我是何寺僧。”
僧值明白了,這個大肚和尚是故意調侃,拿自己開涮。但他仍然耐著性子問道:“你姓何?”
“我姓何。”布袋和尚仍然一本正經回答。
周圍的僧人忍俊不禁,都在偷偷發笑。
僧值臉上有些掛不住了,他說:“你掛單了嗎?你有度牒嗎?”
這次,布袋和尚的腦袋搖得像貨郎鼓。
敢情是個無名無姓的前來混飯的野和尚!
佛門寬大,你混一頓飯可以,但你不該蟲占龍窟、雀入鳳巢,占據方丈大和尚的首席之位!
僧值的臉拉得很長,說:“你知道你坐的是什麼地方嗎?”
“吃飯的地方。”布袋和尚一臉孩子般純真,好像他真的不知道客入主位,有違禮貌似的。
僧值差點被他氣死,便諷刺他說:“你知道二時齋粥(早粥午齋)為什麼叫魚梆嗎?因為魚晝夜常醒,不會合眼昏睡,寺院刻木魚而敲擊,就是為了警告你這樣的昏惰之人!”
“嗬嗬……”布袋和尚居然懵懵懂懂的笑了起來,“好玩、好玩,真好玩!我昏沉瞌睡,卻敲木魚的腦袋!你說好玩不好玩?那麼,其他僧人昏沉,是不是可以打你的板子啊?”
“哈哈……”看熱鬨的僧人們忍俊不禁。
……
僧值見與他糾纏不清,便直接喝令他離開方丈的座位。
布袋和尚裝傻充愣,就是賴在那裡不起來、不離開。
僧值氣急敗壞,走上前來,一把揪住他的耳朵,要強行把他拖起來,拽到其他地方。
誰知,無論他如何用力拽,布袋和尚還是端坐原地。
哼!我看你怕不怕疼!僧值使出全身的力氣,拚命拖拽布袋和尚的耳朵,隻見那耳朵越拽越大、越拖越長……
而布袋和尚,依舊滿臉笑容,身體紋絲不動!
眾僧正在驚異之際,方丈和尚密禪師到了。
他見狀,二話沒說,立刻喝退眾人,訓斥僧值無禮。
密禪師親自走到布袋和尚麵前,合十鞠躬,請他原諒弟子們的唐突,並恭請他就在這上位用齋。
唐朝時期,很多禪寺根本沒有大殿,也不塑造佛像,因為,在禪僧眼裡,方丈就是佛!
……
六祖惠能大師說到這裡,意味深長地看了殿堂下的僧眾和香客,如在時光隧道穿梭一般……
沉寂良久,才開口說道:“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所以,明心見性的禪師,見與佛齊;所以,僧眾對方丈恭敬如佛;方丈之未就是佛位。
而今,身為方丈的密禪師卻離開了佛位,眾人不知如何是好。密禪師看著大家手腳無措的樣子,嗬嗬一笑,對侍者說:“你去給我搬一個凳子過來,我在末座相陪。”
從此,天童(永壽)寺齋堂的格局發生了變化,方丈的位置供奉著布袋和尚的雕像,兩側掛起了一副對聯:
密祖現海量喜讓客僧命侍者移座座移位
彌勒示貧相穩坐主位當糾察拖耳耳拖長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漸漸地,天下幾乎所有的寺院齋堂供奉的都是大肚子布袋和尚的塑像。
午齋之後,僧眾照例要唱著佛號到大雄寶殿禮佛回向——禮謝佛祖護佑,感謝施主恩德。
那天,密禪師卻把齋後回向儀式安排在了天王殿。他身披袈裟,手執禪杖,在彌勒菩薩像前打個圓相——在空中劃一個圓圈,然後頌道:“從來不顯光閃閃氣象,換卻個圓陀陀模樣。說什麼兜率天宮、龍華三會、當來下生,現前即是法王。”
看那長汀子天河飄來,好兒郎,長成了布袋和尚。”
他沉默了良久,然後“咚”地一戳禪杖:“噫,那些妙處,雕鑿難成,丹青莫狀。”
聽了方丈和尚的頌詞,天童寺眾僧恍然大悟:敢情,那個大肚子和尚,是有來曆的!
然而,他們匆匆找遍了全寺院,卻再也不見了布袋和尚的蹤跡。
布袋和尚在永壽寺(天童)吃過午齋,不等普通僧眾醒過味來,便悄悄離開了太白山。他來到海邊的橫山碼頭,乘船跨過海灣,在湖頭渡棄船登岸,途經象山縣城,向天台山方向走去。
天台山,在浙江天台縣城之北三裡處。
陶弘景《真誥》雲:“山當鬥牛之分,上應台宿,故名天台。”天台山並不是一座山,而是仙霞嶺主乾進入天台縣的一段神秀山川,呈東北、西南走向,山有八重,“周回八百裡”,是甬江、曹峨江和靈江的分水嶺,由赤城、瀑布、佛隴、香爐、華頂、桐柏諸山組成。
這裡:懸崖峭壁,飛瀑入深澗,水霧彌漫彩虹出;峰巒疊嶂,彩雲裹奇峰,若隱若現若仙蹤。其峻極之狀,嘉祥之美,窮山海之瑰富,儘人神之壯麗。
然則,天台之所以名重天下,不僅僅是因為山川綺麗,更是因了傑出人物。
這個使得天台山永垂青史的人物,就是智顗。
智顗,世稱智者大師。俗姓陳,家居荊州華容。其父曾仕於梁朝,被封為益陽侯。
然而,從小飽讀詩書的智顗,卻舍棄仕途如敝履,18歲時出家當了和尚。
陳文帝天嘉元年(公元560),智顗拜慧思禪師為師。他夜以繼日刻苦學習,照了法華,若高暉之臨幽穀,達諸法相,如長風之遊太虛。
太建元年(公元569),智顗受請住持瓦官寺,開講《法華經》,創立新的宗義,判釋經教,奠定了天台宗的教觀基礎。他的精妙演說,曾讓陳宣帝停朝一日,命滿朝文武群臣都來傾聽。
陳太建七年(公元575),智顗聞天台有勝,便前來隱居禪修,創立伽藍(寺院的彆稱)。
當時的天台山,荒蕪蒼涼,人蹤斷絕,雜草叢生。
然而,智顗雅好林泉,曾經負杖吟詠:“靜夜深山,澄神自照,豈不樂乎。”
智顗一生,東西重藩,化通萬裡,所造大寺三十五所。
其著作共有29部,達151卷之多。這些巨著輝煌千古,至今仍散發著熠熠光芒。
他創立了中國本土第一個佛教宗派——天台宗——因其長期居住在天台山,於是,人們便以天台山命名他所開創的宗派。
天台山最為著名的寺院,是國清寺。這裡原為天台宗創始人智顗大師,在此起樓台,建道場,題名為天台山寺。隋大業元年(公元605)賜額“國清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