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科學家的反擊(2 / 2)

開獎 祈禱君 17042 字 9個月前

“這一次的實驗由你們幾個負責,我四號淩晨所有的實驗數據都發給你們了,你們三人完成後,根據自己的實驗過程和結果分彆寫一份驗證報告。”她端起從信息部借來的攝影機,“我負責全程錄像,我已經申請了視頻論證。”

為了避免學術造假,實驗過程的視頻資料也會成為存檔資料,不過大部分都是“複核實驗”中使用,為了保護知識產權,第一次實驗的過程大部分還是保密的。

曾經有教授說過,每個人的實驗風格都像是一篇樂章,是有呼吸、有節奏的,甚至帶著每個人深深的個人烙印:有些人嚴謹而繁瑣細膩,有些人沉迷於數據,有些人會引用外部數據來驗證內部數據,而江靜的實驗風格則是“勇於改進”。

她的實驗風格和她這個人的性格截然相反,在現實中她沉默溫順,即使在學術交流中她提出異議,通常語氣也是委婉而溫和的,然而一進了實驗室,她就像是個人格分裂的怪人,一邊提出理論一邊質疑自己,不停的在自證和反證中向前進。

因為她在研究所中不夠“著名”,所以正兒八經研究她的實驗風格的人壓根沒幾個,也許李教授算一個,但這肯定不包括其他的競爭者。

通常他們看到的已經是她做出結論的實驗結果,要不是李教授這事,生出好奇心複核她整個實驗過程的人都沒幾個。

但跟著她被反複“折磨”的助理們卻是了解她的風格的。

於是在重複江靜的所有實驗流程時,三個助理都在過程中察覺到了兩篇實驗報告中風格的截然不同。

江靜依然還是那麼“瘋狂”,在不停的自證和反證中來回驗證,再加上李教授指導的錯誤方向,三種不同的可能被反複乾預和控製,最終成功得出了結果,也逼暈了她自己。

而江靜暈倒後被上傳的那篇實驗流程風格太“平”了。

若以音樂風格類比,就仿佛像是一個優雅而自持的音樂大家胸有成竹地演奏著優美的樂章,充滿了對研究實事求是、一絲不苟的穩重,尤其是對於李教授的那些“指導意見”,仿佛是一開始就充滿著懷疑似的,而不像江靜的實驗,一看就是在瘋狂的驗證自己是否錯誤而無果後,不得不開始驗證這個最讓人不願意去相信的結果。

江靜的這篇論證過程,才更像是一個孤獨而倔強的科研人員,在深夜裡如同困獸一般驗證出的實驗報告。

有時候,科學是不必說話的,科學家之間是不需要用語言交流的。

在三位助理進行江靜那無數個驗證的過程中,他們也仿佛和她一起經曆了一場時光回溯,在相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裡,經曆了江靜在那個深夜裡孤獨一人、一次次尋找“出路”的不安和掙紮,以至於到最後,連在器件上增加光刻掩膜板的手都在抖。

等結束了這一切,他們三人疲憊地放下手中的儀器,露出了複雜的表情。

江靜也闔上了攝像機。

“‘複核實驗’的報告不必交給我,各自修改完成後自己提交給李教授吧。”

江靜從他們的眼神中得到了一絲撫慰,“我相信相比那篇報告,他會更喜歡我們這樣的實驗報告。”

“為什麼是我們?”

和江靜有矛盾的助理不安地問,“就算要上傳,也應該是上傳您時間更早的這篇報告啊。”

雖然直接遞交不會被其他課題組的人看到,可,可那也是李教授啊,被質疑,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生氣吧?

“在你們的心目中,李教授是不是一個完全無法接受質疑、無法接受權威理論被推翻的暴君,所以即便我的實驗結果是正確的,你們依然惶恐不安地控訴我的‘正確’,迫不及待地要與我劃清界限?”

江靜似是預見到了他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一貫溫和的語氣中多了嚴厲的東西。

那位會上傳實驗報告的“朋友”,大約也是基於這樣的想法,所以才成竹在胸的做出了這個決定吧?

幾個助理麵對江靜的質問,都是不發一言,眼中閃過一絲難堪。

“你,我知道你一直在不服氣,你覺得你的水平和能力都不比我低,可是你卻不如我受到李教授的看重……”

江靜強忍著內心的煩躁,突然一指那個先前喊著“我不缺這個飯碗”的助理。

“你知道為什麼李教授會更看重我,而不是你嗎?我今天就告訴你……”

“因為我在做出這樣激烈的質疑、內心這樣劇烈掙紮時,腦子裡根本想不到‘李教授會不會生氣’,‘會做這樣的實驗是不是錯的’、‘我是不是不該做這樣的實驗’這樣的問題……”

即使有,那也是得出結果以後、從那種“癡迷”的情況下冷靜後的事了。

“而現在的我,相信即使我發出這樣‘大逆不道’的東西,李教授也不會生氣。不但不會生氣,他還會為我發出這樣的東西而驕傲。”

在這個實驗室裡的大部分人,不是李教授的學生,就是曾受過他教導的後輩,和她一樣,他們都曾和李教授朝夕相處、受到過他的悉心教導,然而為什麼到了這個時候,每一個人都認為李教授受到了“委屈”?

江靜也替李教授感到“委屈”,然而不是那種委屈。

她漸漸了悟了,為何李教授總是向她反複強調“學術是孤獨”的。也許這句話不是說給她聽的,而是他的內心在不停提醒自己。

也許他的門生遍天下,但真的有人能理解他嗎?

“在我心目中,他是我永遠的老師,也是我一直想要超越的人。不提出質疑,怎麼超越?你控訴我踩著恩師的名譽在往上爬,可每一個做出過成績的科學家,有誰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往上爬?”

隨著幾個助理漸漸怔愣,江靜性格中的軟弱似乎也在這場斥責中被一點點剔去,

“也許明天,你們就會推翻我的一切結論、站在我的肩膀上,但我絕不會生氣、也不會打擊你們,我隻會為自己變成這樣一個‘巨人’感到高興。所以……”

她微微揚起下巴,用不屑地眼神看著那個叫囂得最凶的助理。

“到底是我在侮辱李教授的名譽,還是你們在侮辱李教授的名譽?”

***

在研究所科研工作者大部分都是“體麵人”,所以即使是爭執時也大多是“綿中帶針”的,除非是為了學術問題爭得恨不得打起來,大部分時候他們不會疾聲厲色地發表什麼觀點,就連上次那個助理對江靜嚷嚷地那麼難聽,心中也多半是在懷著“站隊”的心思,想要旁人知道自己維護的是李教授。

所以當江靜撕破他們可恥的麵具時,幾個公認的“斯文人”一個個麵紅耳赤,隻能選擇狼狽而逃。

第二天,三個助理研究員的“複核實驗”過程和報告被遞交給李教授,即便李教授在外做交流,也依然很認真地審核完了他們的報告,修改了一些小的錯誤,並給出了意見。

在他們的實驗報告裡,李教授做出的批注是——“天才式的,帶著激情和碰撞、是充滿著創造的設想,在反複的自證和反證中證明自己,是科學家應當追求的正確態度。PS:注意休息。”

而之前那一篇被上傳報告,李教授做出的批注是:“該報告有著嚴謹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其中雖然略有瑕疵,但考慮在是那種倉促的情況下獨自驗證完成,瑕不掩瑜。”

他究竟更欣賞哪一種“推翻自己”的實驗風格,顯見一般。

尤其是最後那句“注意休息”,簡直就是對著幾個小助理隔空喊話,讓自己的學生江靜不要太拚了。

被批注後的“複核實驗”報告很快就被三個助理上傳到了公共平台,成為所有人可見模式,因為是同一個結論的兩種不同的實驗過程,又涉及到研究所“集成電路與微電子”部門最有權威性的學術帶頭人,很快就引起了轟動。

兩篇實驗結果完全相同,過程也基本相同,可實驗步驟卻完全不同,第一篇實驗的過程和結論完美又嚴謹,可每一個能看懂第二篇實驗過程的人,都無一不為這篇實驗報告裡充滿矛盾和反思的情緒所吸引。

大家都是科研人,都經曆過尋求一種結果卻苦求不得,不得不反複在黑暗中尋找出路的過程,僅僅是看完第二篇實驗過程,他們都能感受到實驗者在實驗過程中的反複掙紮和不甘倔強。

這還是僅僅是一篇“複核實驗”,那做出最早的實驗結果的人,該經曆了多少次的失敗、多少次的推翻重來、多少次的自我懷疑?

這兩篇報告一下子就火了,很快,哪怕不是微電子研究部門的研究員們也都紛紛在茶餘飯後討論著這件事,雖然大部分人都怕得罪人,不會在明麵上直說這兩篇實驗報告是怎麼回事,但隻要腦子沒問題的人,通過“微電子研究中心”那邊當事人傳出的前因後果,都大概能推斷出江靜遭遇了些什麼事情。

一時間,不少研究員都收起了之前因為忙碌而不得不疏忽的態度,無論是上班還是下班,都會再三檢查自己的實驗成果和記錄手冊,對於報告的上傳和下載也慎重了許多,有些人甚至除了研究所以外的地方都不會再打開自己的OA了。

這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不必遇到和江靜一樣的事情。

而李教授,雖然在外做學術研究沒有回來,依然因為對這兩篇“反駁自己”的報告作出的批注而在研究所中傳為佳話,大多是在誇獎他開明的學術態度,雖然也有人私底下詬病他在學術指導上有問題而質疑他的專業能力,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挺希望自己的頂頭上司是李教授這樣的人。

現在研究所的工作人員看到半夜還在加班的同事,都會調侃地來一句“注意休息”,這儼然成了他們研究所的問候語。

而“佳話”中的主人公江靜,卻沒辦法“注意休息”。

三個助理的實驗報告一被上傳,她就沒有再多關注了,重新投入到了忙碌又枯燥的科學實驗中去,將一切紛紛擾擾關在了實驗室的門外。

於是以為自己因為同居而即將過上“這樣又這樣釀又釀”生活的仇複,突然發現自己又變回了“望妻石”。

在江靜沒回家的第三個晚上,仇複終於忍不住打了電話。

“靜靜啊,今天還忙嗎?晚上回來睡嗎?”

電話那頭的仇複儘力讓自己的語氣沒有那麼“幽怨”。

“你這段時間都在忙什麼呢?”

“在忙之前那篇《基於標準CMOS IC工藝製備互補隧穿場效應晶體管的方法》。”

江靜難掩疲憊地說。

仇複聽到這麼一大串專業名詞頭就痛,但這熟悉的詞彙還是讓他忍不住皺眉:“怎麼又是這個?不是已經給你恢複了數據,你之前也說已經有眉目了,隨時可以完成這篇論文嗎?”

“因為我想用我自己的辦法‘恢複’李教授的名譽。”

江靜灌下一大口濃茶,“之前我的時間還是太倉促了,所以雖然通過反複的論證驗證出了李教授的錯誤,卻遺漏了不少關鍵。其實,李教授的觀點也許並不完全是錯誤的。雖然TEET器件的雙極導通效應限製了它在集成電路上的應用,但如果利用標準CMOS IC工藝中的互補P阱和N阱掩膜版,用於注入形成阱、溝道摻雜和閾值調整,來實現TFET的本征溝道和體區,並利用版圖上柵與漏區之間的間距抑製TFET的雙極效應,也許可以實現互補TFET,而且……”

“好好好,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你加油!”

仇複感覺腦袋更疼了,這些詞彙對他的轟炸蓋過了他對女友的思念,成功讓他中止了對江靜身體的關心和即將送上的嘮叨。

“你注意身體,注意休息,學問是研究不完的,你可彆又進醫院。”

“學問是研究不完的,可李教授他們就快回來了。”

江靜聽出了仇複的“求饒”,笑著說,“我得趕在他們回來之前,給某個人一個‘大禮’。”

仇複知道女友最是外柔內剛,決定了的事情他說了也沒用,再加上他這陣子也挺忙的,和她多囑咐了幾句就掛了電話。

就在李教授帶隊歸來的這天,江靜所在的研發部門爆出了一個好消息。

江靜研究的那篇《基於標準CMOS IC工藝製備互補隧穿場效應晶體管的方法》終於在她的課題組不懈努力下製備成功了,而且使用的不是她和陷害她的人所得出的那種實驗過程裡的方法,而是巧妙的通過版圖的變化,實現了李教授建議中的“MOSFET和TEET部分的閾值調節”部分,不但提高了TEET期間的性能,而且製備方法也變得簡單。

這種方法說起來簡單,但是所有研發部門的課題組都知道,想要完成它有多麼的不容易。

江靜原本可以用最快捷的道路完成她的製備,畢竟她已經認證出來了,也實驗出了用光刻掩膜版抑製雙極效應的辦法,卻又執著的想要找到另一條更簡單的路。

而她的努力結果也告訴了所有人:

——通往成功的道路,也許遠不止一條。

“了不起,後生可畏啊!”

當李教授帶隊歸來,得知前來迎接他們的江靜得出了這樣的研究成果時,當場就露出了激動的表情,喜不自禁地拍著她的肩膀。

“哈哈,這一趟沒帶你去,我本來還覺得可惜,現在反倒慶幸沒帶你去了!要是你去了,怎麼會有這麼好的結果?”

“隻是僥幸成功了一次,還得教授幫我再看一看。”

江靜抿著嘴笑,目光穿過李教授的肩頭,看向他身後一起歸來的部門研究員們。

能陪同他去的,大多是手上目前沒有什麼重要項目的研究人員。他們在外進行學術交流,大多還不知道這段時間發生在研究所裡的風風雨雨,所以此刻他們聽聞到江靜獲得的成功,羨慕者有之,敬佩著有之,但更多的人則是興奮與喜悅的。

因為江靜攻破了他們共同的學術難題,在不增加任何掩膜版和工藝步驟的基礎上,實現了互補隧穿場效應晶體管(TFET)的製備。

這是低功耗領域讓人驚喜的學術成果,這個成果會使進一步縮小現在的電路器件的尺寸、降低電壓、降低功耗,而現在的人類社會裡,人們已經離不開手機、電腦和一些設備的使用,能進一步縮小尺寸、增加續航將意味著什麼,哪怕是不懂這門學科的人也能明白。

在興奮的人群中,似乎一直在魂不守舍的袁函就尤為顯眼。

尤其當江靜將注意力轉移到他身上的時候,他更是不露痕跡地移開了自己的目光,轉而和身邊的人說些什麼。

“還滿意我的‘大禮’嗎?”

平靜地收回目光,江靜的嘴角噙著一絲微笑,在心中為自己鼓舞歡欣。

正如程序員有程序員的驕傲,銷售員有銷售員的驕傲,她也有著“科研人員”的驕傲。

李教授說得對,她不能一直被動接受,做一個隻能默默忍受的懦夫。

“請接受來自於江靜的,一個‘科學家式’的……”

反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