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營農場裡的漂亮女知青[六零]》全本免費閱讀 []
當胡大牛趕著駝車追上大部隊的時候,已經是傍晚六點半了。
大部隊的人已經在這兒安寨紮營,還生起了篝火。
眾人聽到嬰孩嗷嗷大哭的聲音,全都驚呆了。一問才知道鄺勵紅在半路上生了個孩子,不由得大驚失色,連忙簇擁了過來……
大家小心翼翼地把鄺勵紅從板車上抬了下來,又將她安置在篝火旁。
王雪照和薑幗英找了點開水過來讓她喝,又去討要了些熟炒麵,兌了一勺豬油、一點白砂糖,和著開水化勻成糊糊,喂鄺勵紅吃下。
這一批共有百來個知青下鄉,大家都是十七八歲的年青人,而且多數還都是男知青,聽說有個女知青生了孩子,大家都擠過來看小嬰兒,然後人人一臉懵,個個手足無措。
負責這次知青轉運的知青辦負責人裡,有一個是三十多歲的中年女性,姓蔣。
蔣大姐把眾人趕走,讓其他的女知青們圍著鄺勵紅、背對著鄺勵紅坐上一圈兒,好遮擋住鄺勵紅,然後她坐在鄺勵紅身邊,手把手地教鄺勵紅怎麼給孩子喂奶。
折騰了半天,孩子終於吃上了奶,急得大口大口吞咽……
鄺勵紅嗚嗚地哭了。
蔣大姐柔聲問鄺勵紅,“……小鄺,你當初報名下鄉時應該知道,咱們服從的是首三批試行知青下鄉政策,號召的全是未婚未育的知識青年吧?那你……結婚了嗎?”
——1967年還沒有實施正式的知青下鄉政策,國家隻是在幾個城市裡推廣了試行政策,願意主動報名下鄉的青年會得到一筆安家費。
不少家裡孩子眾多的家庭,一是看中這筆安家費,二是想讓孩子出去闖蕩一下,看看有沒有機會在外站穩腳跟,所以響應的人數不少。
但試行政策也很明確的點出:已婚或已育的青年不在報名範圍之內。
現在是四月底,這一批下鄉的知青報名時間是在去年的十二月中,大家是在今年過完年後的二月底集體離開家鄉,然後一路搭乘火車、長途班車、步行,走了整整兩個月,才從近兩千公裡外的城市,來到了大西北的。
現在鄺勵紅生下了一個孩子,倒推著算時間……
也就是說,在去年十二月中旬報名的時候,鄺勵紅就已經懷孕了。
隻是,大家離開的時候是冬天,穿的是棉襖,一路西去,天氣也是白天熱、晚上冷。大家身上的棉襖就沒有脫下來過。
沒人知道她懷孕了。
倒是前些天趙蓮姣咋咋呼呼的問鄺勵紅是不是懷了孩子,鄺勵紅雖然沒有承認、但也沒有否認。
大家都是十七八的年輕姑娘,突然聽說鄺勵紅懷孕……都覺得這不是真的。
沒想到她今天居然生下了孩子。
現在,麵對蔣大姐的詢問,鄺勵紅隻是哭,並不回答。
蔣大姐歎氣,“小鄺,你這情況讓我們很為難啊!咱們已經在這戈壁灘裡走了七八天了,這裡的條件和環境,你……你有心理準備了吧?”
鄺勵紅點點頭。
蔣大姐,“那你覺得這裡適合養育孩子嗎?你是下鄉知青,你來這兒是為了援建的,你還帶著個剛出生的孩子,你還得坐月子……”
蔣大姐欲言又止。
——現在你根本沒辦法照顧自己,你已經成為了團隊的拖累;即使一個月以後,你的身體慢慢恢複,可這個小小孩子又需要你的照顧,在兩三年之內、甚至在六七年裡這個孩子都將成為你的負擔。
可蔣大姐自己也是個女性,知道女性在剛剛生育完是多麼的無助……
狠心的話,她說不出口。
鄺勵紅一直保持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