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大馬士革的易手,也標誌著中東戰場的硝煙暫時告一段落。
不過雖然大的戰鬥已經結束,但是小規模的衝突依然在發生。但是這些戰鬥對戰局沒有任何的影響。目前已經占據法屬大敘利亞地區的羅馬尼亞軍隊,正在加班加點運輸人員物資上岸,充足其在中東的部隊。
作為對手的英法方麵也不例外,都在加緊從各殖民地收羅部隊增援中東。現在麵對羅馬尼亞咄咄逼人的姿態,英法兩國放下最後一絲矜持,全力應對這個出現的攪局者,至少在中東是這樣。
而兩國從美國采購的物資,現在也有一大半被送到埃及,一時間中東已經成為僅次於西線的存在。
兩方在中東蓄積力量的局勢,讓不少關注戰局的人暗自琢磨,他們普遍的觀點,這場大戰至少需要蓄積一個月的時間,不然根本打不起來。
其實他們預計的一點沒錯,在霍夫曼發回國內密電中詳細講述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中東集團軍群需要蓄積力量,準備接下來的大戰。當然接下來的作戰的目標就不需要詳細描述了,誰都知道是西奈半島以及其身後的蘇伊士運河。
而這份電報身為羅馬尼亞掌舵人的埃德爾陛下,自然也看到了。對於自己親自發掘的霍夫曼上將,埃德爾還是非常信任其能力的。
而且他對於目前羅馬尼亞的軍事行動非常滿意。在半年的時間內,羅馬尼亞軍隊就突破地中海,登陸中東威脅蘇伊士運河,這樣的表現,沒什麼不滿意的。
而除了羅馬尼亞自己表現不錯之外,埃德爾對於蘇軍的表現也很關注。沒錯,蘇聯挑起的蘇芬爭端已經發展成了戰爭。
在1940年1月,羅馬尼亞還沒有發起登陸中東作戰的時候,蘇聯就對芬蘭宣戰了。當然借口也和前世一樣,宣稱芬蘭軍隊炮擊曼尼拉村造成蘇聯士兵的死亡,進而要求芬蘭政府賠禮道歉,並將軍隊後撤20到25公裡,但被芬蘭政府拒絕。
蘇聯以此為借口廢除《蘇芬互不侵犯條約》,1月15日,22個師共43萬軍隊攻入芬蘭邊界,迅速抵達曼納海姆防線。
而芬蘭這邊,麵對蘇聯巨大的軍事壓力,芬蘭下令全國總動員,並在卡累利阿地峽疏散居民,堅壁清野。其軍隊也在開戰之時擴充到15.7萬人,編5個軍,11個步兵師、1個騎兵旅和一些獨立的邊防部隊(這是受到羅馬尼亞援助後的結果)。
另有預備役人員30萬,後備役“民衛軍”10萬以及婦女服務隊10萬。
至於曆史上芬蘭缺少反坦克火力和彈藥的窘境,也在埃德爾插手下得到充分的改善。在羅馬尼亞出售的物資中,各式反坦克達到近400門。槍彈能夠芬蘭使用三個月,炮彈使用一個半月,不可謂不慷慨。為此芬蘭總統卡利奧特意給埃德爾發電,感謝羅馬尼亞對芬蘭的援助,並稱芬蘭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段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