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在大城市的世家子弟,也許很難能理解孝義說這幾句話的含義。
但她們小隊裡除了陳衍文,其他或多或少都吃過生活的苦頭,都有狼狽又痛苦的時候。
不過即使是這樣,她們依然被這幾句話砸得沒回過神來。
陳衍文有些不知所措,但他說話向來直接,問題也不愛憋在心裡:“她…這些孩子為什麼要這樣?”
在他的認知裡,自己吃飽比什麼都重要。
“她們還是孩子,需要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的庇護。”校醫從櫃子裡拿出葡萄糖衝水,對於陳衍文的問題見怪不怪:
“村子裡留守兒童多,勞動力少,孩子們為了讓大人有力氣乾活,都會選擇把飯帶回家給大人吃。”
大人吃了飯,家裡也省了一頓飯錢,這樣才有力氣和希望去尋找生活的出路。
小古麗雖然還隻是個孩子,但早早就懂得了這些道理。
校醫還有事不能在這待太久,她從抽屜裡拿出兩塊硬餅乾放在桌上:“醒了以後拿這個給她墊墊肚子,她低血糖比較嚴重,送回去之後記得跟她家裡的長輩交代清楚。”
校醫離開後不久小古麗就醒了,路清漣先把口袋裡的糖果放進她嘴裡,確認她有力氣之後才把餅乾遞給她。
小孩很乖,不哭不鬨,兩隻手就這麼捧著餅乾安安靜靜地吃著。
一時間房間裡隻有輕微啃動的聲音。
小古麗吃完了一塊,剩下一塊還給了路清漣,她大大的眼睛清澈明亮,路清漣從她純黑的瞳孔裡看見了自己的不解。
“謝謝姐姐。”
媽媽教過她知恩圖報,但現在她身上沒有其他東西了,所以隻好把餅乾作為謝禮遞了回去。
路清漣好半天說不出話,她抬頭衝不算平整的天花板快速眨了兩下眼睛,把餅乾塞進小古麗的手裡:
“自己吃,吃不了就帶回家吃,哥哥姐姐現在帶你回家,好嗎?”
小古麗笑著點頭。
因為她還沒有完全恢複力氣,所以回家這一路都是陳衍文和顧海棠輪流背著她,幾人依照她指尖的方向順利到達了小古麗的家。
小古麗的家在一條並不起眼的小山路儘頭,房子四四方方的,遠看隻有一扇窗戶和木門掛在牆上,像動畫片裡的紙片小家,搖搖欲墜。
應該是得到了消息,屋外站了個頭發花白,麵色著急的老人家。
她四處張望,茫然的視線在坎坷上掃啊掃,最後終於落在突然到訪的來人身上。
“外婆!”小古麗掙紮著從顧海棠身上下來,她恢複了些力氣,從路清漣手裡接過自己的書包就往老人家的方向跑。
小小的身影撲進外婆的懷裡蹭了好一會,才退來給外婆一一介紹送自己回家的幾個少年:
“外婆,這是送我回來的哥哥姐姐,她們是前幾天來村子裡的小老師。”
老人家不會說普通話,手舞足蹈說了好一會幾人都沒聽懂,小古麗發現了這一點,磕磕巴巴給兩方當著半吊子的翻譯。
幾人從稚童清脆的聲音中,聽見了小孩家裡除了一個老人家之外在沒有任何人。
“爸爸出去賺錢之後就沒有再回來了,媽媽也走了。”
外婆一個人把小古麗拉扯大,家裡的補貼多半是村長給的,餘下的空隙都是用房子後麵的那一小片菜地填補。
外婆很疼她,去集市上賣菜的時候總會給她帶半個手掌大小的綠豆餅,或者一顆糖塊。
從來不會空手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