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訪調查的任務並不算難,村民大多認識她們,做起調查的時候也就順利一些,唯一困難的地方大概就是滿村找人。
她們先去了村長家,拿到名單後挨家挨戶敲門做調查。
但有些家裡沒人,早早上工或者下地了,有些家裡隻有剛睡醒的孩子,這裡麵有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外出務工後沒了聯係,以至於家庭成員人數都不能準確回答。
她們幾人分工行事,很快就在上午九點左右就收了工。
路清漣見到她們後的第一句話就是“一起吃早飯?”
名單交給了陳意,那後麵的時候路清漣其實不需要太擔心,陳意能接下這件事,說明她心裡有自己的盤算。
“真的能做到嗎?”南蒔低頭摩挲掛在胸前的相機:“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林笙撓了撓臉,腦子悄悄清醒了些:“有種趕鴨子上架的感覺,我們…是不是太衝動了?”
陳衍文打開飯盒,聽見林笙的話翻了個白眼:“事情都做完了才想著衝動呢?你要不等交卷後再思考題目得了。”
顧海棠從門邊拿起紅色的保溫壺倒了,把食堂給的鹹奶放進熱水裡浸著。
林笙覺得陳衍文嘴雖然毒,但說的話也有道理,也沒再糾結,拿起筷子填飽肚子。
“不過我沒想到陳老師會答應我們做這件事。”圓圓還記得她們站在門口那會陳意看過來的目光。
和以往一樣清冷,卻又含著淡淡的笑意。
“其實張教授和陳老師在來青城之前就已經有這個打算了。”路清漣把洗淨的筷子遞給顧海棠,順道把陳意的打算告知大家:
“早在我們之前,下鄉團隊的老師們就已經聯合青城把貧困戶資料上報了,我們隻是錦上添花,沒有做錯什麼。”
她的指尖落在桌上輕點:“所以好好吃飯吧,明天就該我們上活動課了。”
路清漣的話讓幾個擔心給老師帶來麻煩的女生鬆了口氣,飯後幾人休息一會就開始規劃第二天的活動課安排。
小學一共就三個班,且班級劃分的依據並不是按年齡或是年級,而是按人數。
“貧困邊遠這類缺乏教師隊伍的地區,學校一般采取複式教學,這樣能解決教師缺少的問題,學校也能節省一定的辦學經費。”
路清漣還記得那天張教授在說完這句話之後深深歎了口氣,目光透過漏風的窗戶落在矮屋後的高山上,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對話結束前他還說了一句:“複式教學是很聰明便捷的課堂教學設計…但我還是希望它在以後能被其他課堂教學方式代替。”
這句話說出口的聲音還沒有操場上孩童嬉鬨的聲音大,卻讓路清漣的心上落下了沉甸甸的意難平。
她在來到青城之前,完全沒有見過除了課堂授課以外的教學方式。
一間教室坐了兩種不同年級的學生,他們一半時間在聽自己年級的課,另外一半時間低頭看書,兩方交叉進行,互不乾擾。
站在講台的老師一刻也不能停,講完了三年級的字詞,轉頭就要回答一旁四年級學生的問題。
南蒔見到這種情況,當天下課就去找領隊老師報備,成為了她們小隊的臨時攝影師,拍下了下鄉教師進行複式教學的一幕。
林笙拿到照片的時候還感慨了一句:
“看來我們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