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聊城(1 / 2)

吾為卿狂 藏於山海 6692 字 10個月前

[]

又過了三日,大軍入了聊城,聊城守備軍將領聶風率領副將裴易恭迎三軍,三軍妥善安置後,聶風在軍中設宴。

“諸位將軍遠道而來,聊城地處偏遠,沒什麼好招待的,特以薄酒為諸位接風洗塵。”聶風舉著杯,款款說道。

司馬良冀作為此次主帥代表朝廷講話:“聶將軍客氣了,兄弟們都是為了這大祁江山社稷而來,諸位常年駐守聊城,若沒有諸位的付出,聊城百姓和身後的雲城,祁都,哪能過得現在這般安穩。”

聶風也客氣地回到:“大將軍見外了,正如將軍所說,都是為了大祁江山而戰。”

聶風再次舉杯,對著司馬良冀敬酒,又朝蕭嶼和其他將領點頭,“諸位請。”

蕭嶼飲下杯中酒後,說:“聶將軍,敢問城內如今有多少兵力?”

聶風看了裴易一眼,說:“滿打滿算也有三萬。”

“若羌蕪此時全力攻城,僅憑這三萬兵力能抵擋幾時?”蕭嶼問道。

聶風猶豫稍許後,說:“這……城內糧食能撐多久,我們就能撐多久。”

“此次我們來,不止是驅逐邊屠努這麼簡單,而是要攻下荊州城,聶將軍知道吧。”蕭嶼說。

聶風和裴易麵麵相覷,臉上詫異,裴易拱手道:“蕭將軍,聊城能守下來已是不易,這些年邊屠努在荊州建立自己的軍隊,這些兵都是精挑細選羌蕪最強壯勇猛之人,都是訓練有素的,打起仗來個個如同猛獸,不要命的很,若是能打過,早些年就發兵了。”

柳如是不滿意道:“你怎麼長彆人威風啊?”

裴易被這麼一問,麵上有些掛不住,反駁道:“那確實如此嘛,我們在這守了那麼多年,跟他們也算是老對手了,他們攻不進來,咱們也攻不進去。”

蕭嶼微眯著眼,打量著帳內,說:“那是你們沒試過,如今邊屠努為什麼要頻頻試探,他們也在找機會,我們不出擊,就隻能等著彆人找上門。現下是朝廷決議要戰,二位將軍對這邊的地形比我們熟悉,正有,對羌蕪作戰手段也更是熟悉,我等希望聶將軍和裴將軍能傾囊相助,知無不言,在此次出兵中能否一舉拿下荊州,少不了二位的配合和幫助。”

聶風道:“那是自然,自然。”

司馬良冀作為西伐的主帥,輕易不說話,蕭嶼作為他的副將,蕭嶼說的話就等同於他的話。

許久司馬良冀才說:“蕭將軍說的實在,煩請聶將軍告知邊屠努每次攻城的時間點,多少兵馬,何等兵器,攻城時長,撤離時間等情報。”

“有,不過他們攻打的次數挺多的,每日時間也不同,”聶風說道,又朝帳外喊了聲,“讓軍司進來。”

“這些軍司都有記錄在冊,讓軍司給將軍回話。”

帳簾被守衛兵掀起,軍司一手拿本,一手拿筆,躬著低頭入內。

聶風問道:“你把近日羌蕪攻城的時間,人數這些情況跟幾位將軍彙報一下。”

軍司抬頭朝帳內兩邊掃視一眼後拱手,翻閱著那本記著密密麻麻的本子,再道:“前七日每日進攻時辰約摸午時,每次作戰攻打兩個時辰便撤離,人數都在兩千左右,這幾日都是兩日一攻,時辰不變,人數有增,約摸三千,每次撤離速度很快。”

司馬大將軍注視著蕭嶼,蕭嶼若有所思,問道:“咱們城內兵力消耗如何?敵軍消耗如何?”

軍司翻著本子,“半月以來,咱們重傷有一百七十二人,輕傷三百八十人,無死人。敵軍損傷也不大,雖正麵交鋒,你來我往,若是我們反擊太過他們便迅速撤離。”

“可知他們城外共計多少人?”蕭嶼端坐著,沒了平日那副懶散樣。

裴易搶著話說:“他們日日進攻不可能都是同一批,至少是兩批人,是以怎麼也得有五千。”

司馬良冀起身,對聶風說:“聶將軍,可否移步到那說話。”司馬良冀指著他身後的西北地勢圖和沙盤。

“當然,大將軍請。”

眾人見狀,皆放下酒杯。

這副地形圖比司馬良冀給蕭嶼看的還要大,標記的地形更是詳細。

司馬良冀指著地圖上天狼道的位置,說:“按照你們所說,敵軍分兩個批次車輪戰進攻,那麼紮營的地方隻能在這,他們不會把過多兵力都讓我們看見,所以最多也隻有一萬兵,這是最壞的打算。”

他的手指沿著天狼道慢慢往後移,“過了天狼道,這裡,定有伏兵。敵軍的車輪戰術怕隻是個幌子,目的有二,一是要引你們開城門,開城門這個間隙裡能攻進城是計劃之一,若沒有攻城的良機,便引你們過天狼道,在天狼道裡截殺,這是第二個計劃,所以他們留在聊城外駐紮的軍隊人數不會太多,天狼道狹窄,再多人也攻不進去。”

“大將軍說的是,我們也是考慮到此處,隻能守,不敢攻,這是一場持久消耗戰,是守得了一時,守不了一世,這才上書朝廷請求援兵。”聶風說道。

“那你們既然向朝廷請兵支援,也就是做好要打這場仗的心理準備,”蕭嶼說,“荊州不收回來,羌蕪就永遠會來騷擾聊城,隻有把羌蕪騎兵驅逐出去,才有寧日。”

“打自然是要打,可要怎麼打才是問題?”聶風說。

是啊,怎麼打才是他們目前麵臨的關鍵問題,也是接下來他們要說的。

司馬良冀緩緩開口,“此次出兵,我為主帥,負責後方指揮,由蕭將軍帶兵迎戰。既要打,戰場上你們就都得聽他的號令。”

聶風和裴易相視一眼,點頭應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