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福婆婆(08)(1 / 2)

昭君之開掛人生 傳山 14743 字 9個月前

族中九叔公一早的就來到昭君家,他是屠戶,家裡的條件不錯。

“九叔公來了,先坐會兒。”老大郭大柱起身招呼九叔公。

一大家子兩桌人都坐在院子裡用早飯。

除了幾個已經去族學讀書的孩子。郭小花的兩個兒子都到了年齡,也跟著去讀書。

一切費用都是昭君幫忙出的。

翠翠也因為族長族老的說情,也有一年讀書的資格。

早早的帶著表弟侄子們去了私塾。

“行,你們彆管我。”九叔公坐的遠遠的。

今兒他是來與郭大柱商量最近給他家留肉的事情,從明兒開始,大柱家裡開始蓋房子。

除了一些老師傅是府城請來的,其餘的都是族人或者親戚。

大柱家說了,包兩頓餐食,午飯,晚飯。

餐餐都需要肉,為了顯示看重,他親自來的。

當然,他也知道,大柱家裡,真正做主的還是大柱他娘孟氏。

坐在一邊的九叔公注重瞧了瞧族侄女郭小花,看臉色,就知道最近一段日子在娘家過得不錯。

心中不得不佩服,不愧是大家出來的丫鬟,做事不摳嗖

以前木根在的時候,孟氏雖然厲害,卻一點也不小氣。這點他是知道的。

隻是木根去了以後,大柱一家平日除了正常的出門買必備品,還有在村裡還有兩畝地做活,其餘時間,他們一家並不出門。

慢慢的,在村裡,這家人沉寂下去,關注的人就少了。

隻是沒有想到,三周年一滿,出門就能發財。

一家人的日子,真是過好了。

誰能想到老天爺還真眷顧大柱一家。說他們命好吧,又不好。好:家裡估計得了一大筆意外之財。

不好:剛得財,馬上郭小花就出事,一下子,家裡多了四口白吃白喝的人,孟氏也是大方,居然還供郭小花的孩子去族學讀書。

晃動下胡思亂想的腦袋,繼續閉眼等待。

片刻之後,用過早飯,郭大柱請九叔公坐在桌子邊,商量事情。

老二老三在娘的示意下,也坐在後麵,看著大哥與九叔公商量事情。

昭君沒有什麼,老大是長子,以後鼎立門戶,著重隻培養他一人。

在她看來,以後總要一家分三家。讓老二老三跟著學學,以後分家了,他們也是他們小家的頂梁柱。

每一個都要著重培養,不能讓老二老三以後眼界低,遇到當官的,或者巡捕,貴人就畏縮成奴才。

商量了會兒,九叔公微笑著離開,郭大柱兄弟三個也比較滿意。

為家裡節約了一小筆錢。

******

一大早的,木根山穀(小山坳更名)熱鬨非凡。

進山穀的左側已經開始忙碌起來,人來人往,在右側搭了一個兩個茅棚,是給從城裡來的技術大師傅們臨時住的地方。

“五伯母,今兒的豬肉,還有排骨,筒子骨,全在這。”九叔公家的大孫子郭長勝,去年剛成親,今年剛滿十八歲。

推著獨輪車進到昭君家裡,外麵用木架子搭的大案板上,放好今天做飯用到的豬肉,骨頭啥的,還有幫忙代買的新鮮魚。

正端著一大簸箕東西的昭君,回頭瞅一眼案板上的食材,“行,你去找老三結賬。”

郭長勝推著獨輪車,樂嗬樂嗬的走了,“好,五伯母,明兒還要買魚不?”

“不買,過些日子再買。”

那可能天天買魚,有肉吃,對做事的師傅族人們來說,就是頂頂好的。

肉比魚好,油滋滋的,一口咬下去都是油,特彆的潤。

汪氏新學的一道硬菜:紅燒肉。味道美得很。

他們百吃不膩。

昭君教家裡的幾個女人做紅燒肉,都跟著學,學的最好的就是汪氏與小姑子。

劉氏,胡氏,都學了。味道一般般,不難吃,但也不是特彆的好吃。

家裡有人做活,昭君倒是閒了下來。

每日就是安排安排家裡的活計,其餘的時間,閒著。

小姑子想明白後,勤快的不像話。

啥都不讓她乾,見著她做事,就跑來搶走她手中的活計。

沒事的她,隻能大白天的開始做衣裳,做鞋子。

坐在屋簷中,抱著沒有做完的衣裳,昭君慢慢的做著。

全是給她自己與昔日的主子做的,她得替原主完成這個心願。

家裡蓋好房子以後,她就打算出發,帶著老二一起走。

屋裡廚房忙的熱火朝天,屋外的工地上,搬磚砌牆的,也乾的熱火朝天。

房子已經見雛形,已經快上梁。

家裡上梁用的點心,她已經準備好。自製的胰子,還有麵脂,已經做好。

光明正大的做的,也沒有瞞著家裡的人,隻是家裡的人,不知道配方,一些邊邊角角的工作她們幫著做了不少。

胰子晾曬在乾燥陰涼的地方,並沒有拿出來在陽光下曬。

“大嫂,咱家的糧食不夠了,最多能吃到明兒中午那頓飯。”郭小花係著圍裙,擦擦手,走了出來。

糧食,油鹽醬醋,家裡的食材都歸她管。

她是後勤總管,每日每頓,她都做到心中有數。

“啊。”昭君側過身,拉著小姑子坐下。

“我曉得了,明兒一早,我進城一趟,小花,你和我一起吧。”

進城,郭小花不是很想,興趣也不大。輕搖頭說道,“大嫂,家裡好些事,我就不去了。”

養了一段時日,原本蠟黃的臉色已經有了一絲紅潤。

皮膚沒有那麼黃,偶爾還能見到一絲白。

枯黃的頭發也油潤了些,乾瘦的臉上,也飽滿了些。

身上穿的衣裳,是昭君找出來的原主年輕時的舊衣裳。

不算太舊,還有五成新。

昭君很滿意小姑子的文靜,但有時候又覺得她太文靜了些。

“家裡有她們呢,明日大花會帶著家裡的一群都來。你就陪陪大嫂,忍心瞧著大嫂一個人進城忙活。”

“那,那行吧?”郭小花有些不知所錯,她雖然從和離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可依然害怕人群,怕人家知道她是和離婦,在背後指指點點。

“這還差不多,明日進城,我想著還買些做點心做飴糖的材料,咱回家抽空自己做。過些天房子上梁要撒。

咱家一共三座院子,一共要做三次。我想著在鋪子裡買,有些不劃算。”

聽到這裡,郭小花想起來了,真的還有這件事。那不行,她得去,幫大嫂一起買東西。

抬起頭,認真的說道,“大嫂,我去。自己做飴糖做點心劃算些,咱彆買點心鋪子的,太貴了。”

她已經回了娘家,大嫂啥多餘的話都沒有說。就接納了她和孩子們,還讓孩子去族學讀書,雖然說束脩很少,但是買筆墨紙硯是要花費銀錢的。

她都說了,不用讀書,能平安健康的讓孩子們長大就好。

可孩子最想去,加上大嫂強烈要求,就是翠翠都去了。

她隻好點頭同意。

說起來,回到娘家的日子,比在馬家好過多了。因為這段時間,全家都要忙蓋房的事情。

春耕春種以後,地裡田裡的活計,都包給族人做短工。

就是家裡的牛,都是他們在管,隻是晚上送回來,早上牽走讓家裡的孩子去山裡放牛,割牛草。

她覺得這樣的日子,簡直了,真是比做神仙都舒服。

不怪她這麼想,一輩子除了三歲之前,她就沒有過過這麼鬆快的日子。

認真的說,三歲之前的日子也沒有現在的好過。三歲之前是不用做事,可吃住都沒有如今的好。

現在頓頓都能吃肉,吃多了,也沒有以前那麼饞肉。

“就是,我自己做,讓大花她們一家也學學怎麼做的。”

至於大姑子他們會不會想到自己做點小生意,那她就不管了。

自己做的夠多了,難道還包發財。

做幾樣普通的點心,飴糖,教他們做些小吃食,餛飩,自製的手工麵條等等,還有兩位小叔子家都教。

教他們幾家,是因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等他們家庭條件好些了,與自家也能自如的交往。

萬一條件相差的太大,等以後,這客氣啊,還有畏懼,疏遠,就會慢慢的來。

隻有自己兜裡有了銀子,才能對等的交往來往。

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們在一個被人時刻巴結的環境中度過一生,那對他們沒有什麼好處,隻會給他們帶來傲慢無禮。

也許不會傲慢無禮,但麵對窮人時,心裡上一定會有優越感。

她希望他們不管以後發生什麼,都能保持農民的本色,勤奮努力,勇敢堅強樂觀的心態。

主要的是那三家的掌舵人都不錯,至於其餘的人,昭君不是太在乎。

農民也有自己的小智慧,管好自己的家,管好家裡的成員。

做做小生意,依然還是農民,經商做生意隻要控製在一定範圍內,是不會被劃分為商戶。

古代的士農工商,在科舉中劃分還是很重要的。

平日的地位,除了士,其餘三種還是看誰家錢多。農人的地位,也就是在科舉時有優勢,彆的時候,都不太大。

沒錢的依然仰視有錢的。

昭君穿越多個古代世界,對此自有一番新的認知。

午飯時,大師傅們住的右側,擺上了好幾張大桌子,每桌八人。

四四方方的大桌子,高高的長板凳,一方兩人,一張八人。

大師傅們三桌,請來乾活的家自家的親戚,五桌。

木匠,泥瓦匠,三桌大師傅,在一邊先洗洗手,不遠處都放著水桶,木盆,裡麵全是乾淨水,讓他們飯前洗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