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親王離京之後,並沒有讓七阿哥生而有疾的事情就此平靜下來,大臣裡獨有那麼一群名為禦史的官員總愛在這種時候上躥下跳以證明自己的存在。
禦史這一官職剛開始是文職秘書類的,後來變成了監察禦史,相當於各級檢察機關的老大。原本這些人應該隸屬於康熙本人管轄,但是因著局勢不穩的關係,官員的派係和黨爭導致這些人的職權安排不詳,慢慢地這些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存在和職能,開始將目光投向後宮以及大臣的後宅,慢慢地引變成了以勸諫為主。
當然,這所謂的勸諫隻是他們博出位的一種方式,就比如有忠臣就有奸臣,有直臣就有佞臣,萬事都有兩麵性,自然他們勸諫的內容有好有話,有用的也有沒用的。像是現在,他們的本意並不是想跟康熙作對,但是有的時候為了突顯自己,他們明知會觸怒康熙卻依然故我地拿七阿哥的事情博一個出頭的機會。
不管他們到底是什麼用意,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確早在了頭,也順便坑了一把已經回到軍中的安親王。畢竟皇家的事情,總得有個由頭,找不到事情發生的原因,那就隻能扯天扯地,甚至是在康熙傷口上撒鹽。
有道是財帛動人心,這利益也一樣動人心,畢竟少有人能拒絕送到麵前的利益。
一開始,這些人的言語還算婉轉,東扯西拉,無非就是想要一個原因,一個能讓他們冒頭的原因,隻要這個原因能逼得康熙退上一步,那便順了他們的心意,無奈他們打算的再好,康熙本人卻不願意配合,雙方之間便產生了衝突。
有衝突就必然會有矛盾,這些人既然敢冒大不韙衝著康熙開火,那便是下定決心要撈點好處的。
康熙對這些人目的心知肚明,彆說他心中惱怒,就是他心情甚好,也不一定會如他們的願。他暫時拿安親王沒法,還拿幾個禦史沒法麼?凡事隻要不太過,他一向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由他們去了,但是這些人居然敢大聲嚷嚷地讓他下罪己詔,那他定然也不會對這些人太客氣!
罪己詔是什麼?那是帝王無德的表現,可他憑什麼要承受這一切,若是他的問題他承擔,可若是彆人的問題,他絕不像傻子一樣往自己身上攬擔子。
若是以往,依著康熙一心想要成為一代仁君的想法,他肯定不會大肆處理這些禦史,可惜康熙心裡憋著一口氣,這口氣從安親王離京到現在就一直憋著,原本康熙都以為自己會忍到處置了安親王之後,卻不想幾個禦史為了一點名頭,竟忘了自己的身份,上躥下跳不說,還妄圖讓他下罪己詔,簡直就是狗膽包天。
康熙冷眼看著這些人,心中冷笑,可發起火來卻是迅雷不及掩耳,完全不給這些人機會,一出手就直接要了對方的命!
“既然朕在你們眼裡是那無德之君,那朕便讓瞧瞧什麼叫真正的無德!”康熙冰冷的嗓音響徹整個乾清宮,那些心裡還打著主意想借此撈好處的大臣,見康熙如此強硬,再不敢造次。
康熙發怒處置禦史的事情並不讓雲汐覺得訝意,依她對康熙的了解,坐以待斃不是康熙的本色,即便他想做明君,但並不表示他就會任由其他人爬到他頭上來。再者想要震懾那些彆有用心的人,血腥手段是不能避免的。隻是沒想到居然有這麼多人不怕死,明知康熙因七阿哥的事情惱怒於心,卻還敢在這個時候為了利益扯虎須,這倒是應了那句人為財死鳥為死亡的話。
這樣的結果對於雲汐而言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倒是那些處置的官員,若是無女眷在後宮還好,若是有,依著康熙的尿性,怕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誰說皇帝心胸寬廣不記仇,康熙這個皇帝偏偏就是個很記仇的人,不然你以為衛常在為何這般受寵還沒有晉升的機會,還不是因為她不知進退算計康熙,以至於讓他記了仇。
說穿了,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即便為了大局壓抑自己內心的怒氣,但不代表他會一直隱忍,委屈自己。
這次的事情完全是因為這些禦史急功近利,事情都沒弄清楚就上躥下跳,甚至觸及康熙底線,康熙怎麼可能忍氣吞聲順了他們的意。不過像這樣的情況都是少數,畢竟康熙隻是要震住這些人,將七阿哥生而有疾的事情就此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