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府小福女》全本免費閱讀
番外一/木雲木夕
薑錦年坐上龍椅下的第一道旨意,便是替顧家平反,召回顧家流放在貴州的老弱婦孺,取消顧家成年男丁的三年勞役。
聖旨用的是六百裡加急的速度傳到貴州的,不出七日,旨意便傳到了石城縣令王伯陽手裡。
王伯陽這才知曉,原來京城已經變天了,坐在最高處的人已經成了先帝建寧帝獨女麟若公主。
王伯陽揣著聖旨,心情複雜地立即坐馬車前往孔雀鎮,宣讀旨意。
卻說孔雀鎮上,隨著顧家人逐漸在鎮上紮根,因顧家有四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待字閨中,漸漸便有不少人盯上了他們家,打她們四個姑娘的主意。
住在前街的張三爺便盯上了五娘,要納她為妾。
五娘自然是不肯,奈何父親不在家,尤氏又怕張三爺會欺負他們一群老弱婦孺,想巴結他,便自作主張,要將五娘送去張家。
這天黃昏,張三爺派了一頂紮了紅綢的小轎來顧家門前接人。
媒婆一直在催促,尤氏也在一旁勸說。
“五丫頭,你嫁進張千戶家,以後就可以過好日子了。咱們家有了張千戶這個女婿,孔雀鎮上也就沒人敢覬覦咱們家的財物了。這是天大的好事兒呀,你莫鬨了,鬨得狠了,惹惱了張三爺,沒你的好果子吃。”尤氏一邊給五娘擦粉,一邊不遺餘力地勸說著。
五娘彆過臉去,哼唧道:“母親說得這般好聽,怎麼不叫三姐姐、四姐姐給人家做妾?難不成我是姨娘生的,也要一輩子給人當姨娘嗎?我寧願吃糠咽菜,也不要做姨娘!”
六娘倒是很同情五娘,隻是如今顧家沒有成年男丁頂門立戶,張三爺在孔雀鎮又是地頭蛇,得罪了他,他們肯定沒好果子吃。
要是七妹妹在就好了,她一定會有辦法的。
她總是有辦法的。
也不知七妹妹和二哥哥如今怎麼樣了。
三娘、四娘也在一旁看著,都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隻拉住尤氏,低聲勸道:“母親,讓五妹妹自己想想罷。”
孫姨娘看著五娘,眼圈紅紅的,留下來陪著五娘,看著一身桃紅嫁衣的她,柔聲勸慰:“五姑娘,真是苦了你了。我沒本事,幫不到你。要怪隻能怪程姨娘忒狠心,她若還在,至少還能替你爭一爭,也不知她如今過得怎麼樣,是否後悔。”
五娘眼圈一紅,一把抱住孫姨娘的腰,埋在她懷裡儘情地哭了一場。
哭許穆背信棄義。
哭程姨娘狠心拋棄。
哭沒有父兄替她撐腰。
哭她從此要跳進一個火坑,再也爬不出來。
前院,顧母、徐霜嫿、文氏等人皆愁眉苦臉地坐著,見尤氏、三娘、四娘、六娘過來,顧母便問道:“五丫頭還是不願出嫁?”
尤氏道:“由不得她。今兒張家的轎子已經來了,五丫頭是願意也得嫁,不願意也得嫁。讓她自己想想。”
顧母歎息一聲,“隻怪咱家沒有頂門立戶的男人,誰都能來欺負咱們。”
文氏道:“當初張三爺讓媒婆來提親,四弟妹就該推脫,此事要和四弟商量一下再做決斷,好歹能推一些日子,不至於搞得這麼倉促,五丫頭還能在家多待些日子。”
尤氏懟道:“三嫂說得輕易。張千戶是什麼人,是我能糊弄得了的人嗎?再說了,五丫頭給張千戶做妾,以後咱們家就不怕旁人惦記了,得好處的又不止我們四房。”
“哦,我倒忘了,七丫頭走了,三嫂也不必再操心嫁女的事情了。”
“若是七丫頭還在,李家的兩個兒子隨便她選,三嫂該發愁把女兒嫁給老大還是老二了?”
“我這還是沾了三嫂的光了,不然三娘、四娘的親事哪裡能這麼快敲定?她們姐妹倆從小感情便好,如今又做了妯娌,離娘家也近,也好有個照應。”
尤氏臉上洋溢著撿了便宜的得意。李家的親事是她主動去找李大嬸說的,李大嬸一開始還不是很願意,後來確認顧七娘回不來了,這才鬆口答應。
畢竟顧家原是大戶人家,他們李家頂多是不愁吃穿的小門小戶,能娶到顧家的小姐,是他們李家的福氣。這筆賬,李家自然知道算。
文氏抿了抿唇,心裡一直懸掛著女兒,聽見尤氏挖苦,也並不回嘴。
徐霜嫿給文氏剝了一個橘子,遞給她,笑道:“三弟妹嘗嘗,這橘子不酸。”
文氏向徐霜嫿遞去一個感激的笑。
顧母嗔怪道:“老四媳婦,你這張嘴,不會說話,便閉起來,沒人說你是啞巴。”
尤氏麵上略有些訕訕。
媒婆坐在一旁喝茶,吃點心,這會子用帕子擦擦嘴,起身笑道:“老夫人,四奶奶,眼看這天就要黑了,張千戶可在家巴巴地等著呢,雖說是納妾,張家卻也置辦了十幾桌酒席,體體麵麵的,不算辱沒了五姑娘。趕緊請五姑娘上轎罷,切莫誤了吉時。”
六娘暗道,什麼吉時不吉時的?一頂小轎從側門抬進去,又不拜堂,吃酒席的人也不會把一個姨娘放在心上。
尤氏忙去後院叫五娘,孫姨娘幫著給五娘補了點胭脂。
五娘眼睛腫得核桃一樣,眼睛裡已經沒了光彩,她認命了。
紅蓋頭一蓋,媒婆便扶著五娘往外走。
顧母等人都在正房的廊廡下等著。
文氏悄悄塞了一百兩銀票給五娘,叮囑道:“五丫頭,你千萬要好好兒的。”
五娘心裡一暖,屈膝朝文氏行了一禮:“多謝三伯母,侄女會的。”
顧母也叮囑了兩句,五娘答應著,不多時,五娘便上了喜轎。
轎簾一放,四個轎夫便抬起轎子,轉個向,往張家走去。
六娘牽著八娘,站在門口,呆呆地看著轎子漸行漸遠。
便是在此時,王伯陽坐著馬車緩緩停到了顧宅門口,旁邊還跟著開茶肆的劉婆。
劉婆道:“顧六娘,縣太爺來了,還不快讓你家長輩出來迎接?”
六娘一怔,牽著八娘就往裡跑。
王伯陽下了馬車,揣著聖旨,跨進了院子。
顧母等人俱惶恐不已,迎上前見禮,“知縣大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望恕罪則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