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詔獄等死,太子偷聽我講課》全本免費閱讀 []
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徐允恭才帶著人將所有跟封績有關的消息全部彙總到了一起。
望著這些自己從浩如煙海的文章當中篩選出來的信息,徐允恭沒有一點因為辛苦勞作得出成果之後的那種興奮感。
關於封績這個人了解的越多,調查的信息越為詳實,得到的結果就越讓徐允恭感到一陣陣的後怕。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原本也不過是胡惟庸手下眾多鷹犬當中不太顯眼的那一個。
可是把這個人的蹤跡與對應時間發生的事情彙總到了一起之後就發現,這個從前從元朝直接投降過來的官員,他心裡麵至今依然念著曾經的主子。
經過徐允恭的初步調查,已經確定封績這個人所涉及到的並不簡簡單單是往長城以北走私要緊貨物那般簡單。
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家夥很有可能參與到了元人秘密間諜計劃的動作當中。
甚至於,徐允恭甚至探查到了個彆線索指向封績曾經在徐達那次北伐失敗之前,與王保保手底下的人秘密接觸過。
而很明顯以封績個人的實力是遠遠不足以達到如此效果的,能夠達成這樣的效率,其背後不能說胡惟庸在裡麵發揮了絕對的作用,但至少也有著不可擺脫的乾係。
想到這裡徐允恭頓是覺得自己終究還是年輕了些,對於朝廷的權力態勢的判斷到底還是不夠深刻。
原先在讀書的時候,每當談論到朝廷的那些文官,徐允恭都會對李善長為代表的淮西勳貴集團當中的人倍加肯定。
這倒也怪不得他,畢竟那個時候他剛接觸這些經典文章, 而在那個時代,對這些玩意兒讀的最好掌握最精妙的往往就是掌握著權力的那些核心高官。
讀書一道原本就沒有最至高無上的道理,大家夥所掌握的一切都是於實踐當中總結出來的的感悟。
文武第一並不簡簡單單說的是這個人能力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證明著這天下的思想永遠沒有最絕妙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