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子楚重用蒙家,舉國皆知。而其中緣由也很簡單:蒙驁曾經把自己的親孫蒙毅送去邯鄲,擔任嬴政護衛一職。
昔日蒙驁重視太子,今日秦王便托付同等的信任。
而蒙驁老將軍,也沒有辜負秦王子楚送的機會。
“我聽聞蒙恬、蒙毅也在其中。”嬴政從小就聽趙維楨談論政事,介入討論,絲毫不顯窘迫猶疑:“可有立功?”
“人人都說,蒙恬小將軍威猛無比,未來定能功過大父。”呂不韋笑著回答。
沒說蒙毅?
嬴政倒是也不意外。
比起蒙恬,他與蒙毅相處的時間更久。知曉這位蒙家小郎君,雖然也會舞刀弄槍,但比起上陣殺敵,他更適合做文職。
“夫人說打完趙國不能安生。”
嬴政往深層意思想了想:“可是指六國會懼怕?”
呂不韋聞言看向趙維楨。
後者不過是無所謂地側了側頭:“太子可坐下來詳談。”
“好。”
嬴政頷首。
而後他半轉身,看向了後院樹蔭之下無人的棋盤。
“我聽聞,”他說,“不韋先生與父王交流時,總是喜歡手談一局。”
“太子也想下棋?”
趙維楨無可無不可:“好啊,我陪你下。”
呂不韋:“……”
堂堂大秦相國,坐鎮戰事大後方時沒怕過,麵對政敵陷害時毫無懼色,可在聽到妻子說要下棋時,臉色卻是微妙地僵硬瞬間。
下棋就算了!
呂不韋還怕趙維楨展露出她那一手驚天地泣鬼神的棋藝水平,破壞了小嬴政心目中的師長濾鏡呢!
“維楨對下棋沒什麼興趣,不如就讓我來陪同太子吧。”呂不韋乾咳幾聲:“維楨在旁觀看,如何?”
他這可是在維護維楨的臉麵啊。
也行。
趙維楨倒是不介意,畢竟她對下棋真的沒什麼興趣。
魏盛拿來蒲團,三人就棋盤而坐。
呂不韋雙手握子,向嬴政示意。
嬴政隨意一指,呂不韋攤開手掌,是白子。
“那便是不韋先行。”呂不韋笑道。
嬴政點頭。
青年運籌帷幄,少年全無畏懼,未來的臣子如此麵對麵博弈,在趙維楨看來,倒是頗有誌趣。
不過,她的關注點並不在棋局上。
“太子言及六國,可有擔憂?”趙維楨問。
呂不韋先行落子,嬴政沉思片刻。
他手中執子,腦子卻是雙線思考,好似下棋、言談,都不曾落下。少年人落子之後,不徐不緩地開口回應:“阿父為王之前,秦國休養多年。數年不曾有戰爭,叫六國隱隱鬆了口氣,也打起了彆的主意。”
呂不韋:“太子意指?”
嬴政:“六國欲趁秦國國君更替之時找麻煩。隻是對六國而言,危機之劍不懸掛於頭頂,他們是不願意打的。”
是這樣沒錯。
昭王死後,中原各國可謂大大地鬆了口氣。東周文公就盤算著趁機集結六國打過去。
中間孝文王在位三天就不治而亡,本是個好機會。
隻是六國並沒有抓住這個機會。
秦王子楚於為難之時上位,二話不說,拿著距離最近的韓國開刀,打破了東周文公的計劃。
“而現在,危機之劍又掛到他們頭頂了。”
嬴政侃侃而談:“父王上位後,先出征韓國,又討伐趙國,取地無數。如此,三晉幾乎儘在秦國掌握之中,尚且苟延殘喘罷了。”
“其餘各國,定是唇亡齒寒。”趙維楨低語。
“沒錯。”嬴政說:“這一次,東周文公若是再打著周天子的旗號集結六國,他們定會凝結起來,出兵攻秦。”
呂不韋聞言,頗為訝異地抬頭看了趙維楨一眼。
他仿佛是在向趙維楨確認,這究竟是她提前教過的,還是嬴政自己想到的。
趙維楨勾了勾嘴角,沒作提醒。
就震驚去吧!
當然是小嬴政自己想到的。
時至今日,連趙維楨都經常為嬴政的思路而驚訝,更遑論呂不韋了。
他才十一歲啊。伐趙大勝,旁人高興還來不及,這名十一歲的少年,已經想到了下一步六國會因此聯合攻秦。
“那太子覺得,應該怎麼做?”趙維楨故意出言詢問。
“夫人的看法呢?”嬴政不答反問。
“辦法無非就是兩個老傳統:一則聯盟,二則迎戰。”
趙維楨說:“聯盟,可於楚、齊之間擇一,隻要其中一國放棄攻秦,餘下的無非是一盤散沙;迎戰,則是乾脆利落地打,韓、趙都打了,還怕他們不成?”
嬴政又看向呂不韋。
翩翩如君子般的相國,專心致誌地盯著棋盤。他仍然是那副溫和、認真的模樣,好似並沒有傾聽趙維楨與嬴政的交談。
直至少年目光掃射過來,呂不韋抬起手,黑子鏗鏘入局。
“打。”
他篤定開口:“蒙驁將軍雖未歸秦,但可著手開始準備。秦國休養多年,如今有兵有糧,如維楨所言,還怕他們不成?”
嬴政不言,但麵孔中展現出幾分滿意的神情。
“我想。”他繼續道:“可直接打下東周文公。”
呂不韋拿棋子的手驀然一僵。
他猛然抬頭:“太子要滅周?”
嬴政卻隻是挑眉,一雙鳳眸淩厲之色儘顯:“周天子名存實亡。如今六國皆與秦國為敵,留著也不過是為他們徒增攻秦的名頭。既是存也要打,滅也要打,留他們何用?”
“好!”
呂不韋一拍大腿。
少年人的意氣,是會感染人的。
不知呂不韋是感同身受,還是逢場作戲,他那溫和收斂的笑意,隨著嬴政果決話語之後飛揚起來。
“太子少年野心,不韋敬佩不已。”
他捧著棋甕,大加讚賞:“好膽識、好魄力!不瞞太子,昨日我還與夫人商討此事,隻是要提出來,恐朝中會有反對之聲。”
這可是要滅了周天子!
秦昭襄王再世時,何等風光,都不敢說徹底撕破臉麵,不尊這位天子了。
不尊天子,便是頭頂沒了人,從此就不再是諸侯國內部相爭,而是國與國對峙。
“若是相國、太傅有意,政願站出來支持。”嬴政肅穆道。
“倒也不用徹底鏟除他們。”
趙維楨說:“留存幾名後人,以供祭祀即可。”
嬴政想了想:“確應留點餘地,隻要保證六國不再以其名義伐秦即可。”
其實也不是趙維楨想為六國留餘地。
她隻是考慮到秦王子楚也沒多少日子了。
若是他能多活個十年八年,打也就打了。可眼見著小嬴政要即位,趙維楨不想徒增意外。
“也好。”
呂不韋倒是不在乎留不留餘地,對他而言隻要把東周文公控製在手,就算是達成目的。
得到嬴政支持,完全是意外之喜。
“如此一來,不韋心安。”呂不韋感歎道:“屆時煩請太子出麵。”
“好。”嬴政應允。
…………
……
隻是計劃再順利,總有意外發生的時候。
原本呂不韋是打算,趁著蒙驁將軍凱旋時,秦廷士氣高漲,直接提出鏟除東周文公,也能得到將士們的支持。
然而就在秦軍歸來當日,卻沒能上朝。
秦王子楚毫無征兆地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