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並不喜久住深宮, 一個是因宮裡太過沉悶,無處賞景,再一個, 她也十分看不慣宮中這般勾心鬥角, 花樣百出。
乾脆彆居皇覺寺,剩下的人你們愛如何如何,都同本宮沒關係。
不過她到底還是惦記太孫的。
李宿從小就是由她照看長大,便是親生爹娘也沒她用心, 長時間見不到也是有些想念的。
若是沒有年節時,李宿也會去皇覺寺看望她, 不過他並不能經常出宮, 一年到頭其實見到的機會並不算多。
每年到了年根底下,貴妃都能在宮裡多住些時候, 也是李宿心情最好的時候。
此刻一見了祖母,李宿臉上的冷淡都消失不見,他仿佛重新活過來一般,眼睛發亮, 唇上有笑, 就如同坊間尋常的少年人一般, 略帶了些青春意氣。
貴妃一看到他, 眼睛也亮了。
她忙招手:“好孩子,可比上次見更高了, 一晃神,祖母都要仰頭瞧你了。”
李宿個子很高,他足足高出貴妃半個頭來, 瞧著身長玉立, 儀表堂堂。
他微微低下頭, 伸手扶住貴妃的胳膊,陪她一起往正殿行:“中秋一彆,也有四個月了。”
貴妃略一頓,卻道:“彆看我四個月不在,宮裡事我可是都有數。”
李宿點頭:“孫兒明白。”
所以,貴妃叫尚宮局給他安排司寢宮女,他直接就答應了,人也見了,也安排侍寢了,特彆聽話,特彆配合。
貴妃瞥他一眼,見他身後的賀天來還帶了食盒,笑道:“沒成想,還有這般緣分。”
李宿聽不太明白她在說何事,直到祖孫二人在正殿明堂坐下,賀天來上了點心並奶茶,貴妃才道:“就是這般,想當年趙如初的手藝確實是極好的,滿宮上下無人能及。”
李宿這才明白,貴祖母的緣分所為何事。
他配合著貴妃,臉上也帶了些笑意:“是呢,姚宮女是個很有趣的人,最要緊的是手藝真的好,人又體貼。”
他如此說的時候,就如同情竇初開的少年郎,眼神裡還帶了些歡喜。
貴妃點點頭,也不知信了沒有,隻道:“這蛋撻以前總吃,後來便吃得少了,這個是什麼?”
她一樣一樣問,李宿畢竟已經品嘗過一輪,心裡都有數,便一一給她講解。
祖孫二人這一問一答,貴妃臉上的笑容又重新揚起來,顯然很是滿意。
“如此甚好,我也是想不到,這宮人願意去毓慶宮,”她道,“原同趙如初也曾談過,她道出了黃門出身的徒弟,其餘的徒弟她都想帶出宮去,把趙氏酒樓開遍大褚。”
李宿哪裡會同姚珍珠談論此事,不過他記性好,記得姚珍珠點過溫加官的名字,便道:“姚宮女道是禦膳房溫中監給安排的。”
貴妃娘娘便點頭:“以後若有機緣,倒是可以問問。”
這話題便打住了。
貴妃低頭瞧他,見他如今已經是大人模樣,沉穩端方,君子如玉,又很是欣慰。
“一晃神,你都這麼大了,這些日子,宮裡也還算太平,你且好好讀書便是。”
李宿輕輕嗯了一聲。
如同他這般年紀的皇子皇孫,大抵都已經大婚出宮開府,便是做閒散王爺,也總比困在這一畝三分地裡強。
但他不行,他是皇儲,他一日不出宮,太極殿那把龍椅就好似有主,旁人無法企及。
貴妃看了一眼身邊的姑姑,姑姑便福了福,領著宮人們退了下去。
待殿門一關,貴妃才沉下臉來。
“最近陳氏動作不斷,先是讓太子推舉陳家的族長為通政使,又給老三安排了南下救災的差事。”
她說的陳氏便是太子繼妃陳繼妃的娘家,其族長是陳氏的大弟,原先在戶部任職,隻是個不大不小的侍郎,往上上不去,往下下不來,但太子一直給其努力,今年年根底下官員述職,殿下首肯,便把他調去通政使司,擔當通政使一職。
通政使上達天聽,下監百官,正三品大元,官威赫赫。
這個調令昨日才出,遠在皇覺寺的貴妃娘娘當即便知道了。
李宿垂眸靜坐,安靜聽貴妃娘娘訓導。
他祖父兒子很多,他父親兒子更不少。
先太子妃隻誕育他一人,在他之後落生的是王側妃所出二皇孫以及繼妃所出三皇孫,再往後的兄弟,年紀就偏小了,且都不是主位所出,大抵不太礙事。
王側妃早年便不甚受寵,二皇孫亦不得太子喜愛,但繼妃所出的三皇孫,卻是太子心愛的兒子。
明明比他跟老二年紀都小,卻早早出宮開府,被封為安郡王,亦已迎娶安郡王妃。
成家立業都已做到,自然就要開始為國效力了。
這些人人心裡都有數。
跟他比,還在上書房跟一堆小蘿卜頭讀書的太孫和閒散在家讀書的二皇孫就顯得很有些黯淡無光。
貴妃見李宿不吭聲,便繼續道:“太子把身邊的謀士肇慶派到李端身邊,幫助他一起救災,可謂用心至極。”
李宿這才道:“父王慈父心腸,關愛幼子,也在情理之中。”
他對於父親喜愛,對於什麼親情都沒甚想法,甚至……
李宿垂下眼眸,沒有多說什麼。
貴妃卻道:“太子心急了。”
李宿微微一頓:“李端今歲十七,論年歲其實不小,也當是為國效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