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了個四十餘歲的師傅,看他蔫頭耷腦挺老實的樣子。
我問能不能給石頭上刻尊佛,再刻三個字。
他問陰刻還是陽刻?
這個我懂一點兒。
陰刻,是將圖案或文字刻成凹形。
而陽刻比較費勁,要在平麵物體上顯示筆畫的立體線條,淺浮雕的效果,所以又叫凸刻。
我問什麼價?
他說自己拿料的話,陰刻20,陽刻30。
說完,又指著擺成一排、各式各樣的石頭說“這些料子,十塊錢一個,隨便挑!”
我拿起幾個看了看,覺得都挺好。
怎麼有種上當了的感覺呢?
難倒真吃藥兒了?
應該不會,自己不會看料子,可會看人。
我說“陰刻吧!”
倒不是圖便宜,這麼貴的石頭都賣了,還差這三十五十的嘛,隻是覺得印刻更古樸一些。
他彎腰拿出一本臟兮兮的冊子,扔給了我,“圖案上麵找!”
我翻了半天,最後覺得有尊佛看著不錯,隻是看不出來是如來還是彌勒。
行吧,似是而非更好!
我把那塊極品的田黃石遞給他,他翻看了幾眼,毫不驚訝,似乎見慣了,不過就是塊普通石頭而已。
雖說對自己看人的眼光很自信,可看到他這副樣子,又開始心裡沒底了。
就問“小夥子,你看我這料子怎麼樣?”
他笑了笑,粗聲粗氣道“挺好,這麼大的瑪瑙很多,可不裂的還真不多見!”
艸,他當成普通的瑪瑙石了!
我舒服了好多。
鋸響起,下麵切出了一個平麵。
停了鋸,他仔細看著切麵,自言自語道“這要是塊田黃,能他媽能買套房子了……對了,您老刻什麼字體?”
我嘿嘿直笑,“小纂吧,上麵彆忘了給我鑽個孔,方便掛脖子上!”
“佛刻切麵上?”
“對,佛在上,三個字在下麵。”
“好!”
這家夥刻得是真快,十幾分鐘就完活了,粘上紅印泥,往一個破本子上印了一下,隨後又開始修了起來。
我拿起本子仔細看,印出來的圖案是橢圓形,比成人大拇指的指甲大不了多少。
佛像是半身的,雖然隻有寥寥幾筆,卻也是惟妙惟肖。
三個小篆字修長千麵佛。
慚愧,單拿出來的話,我隻能認出第一個“千”字。
修完了,又在頂端打了個牛鼻孔,隨後拿過我手裡的本子,又印了一下。
仔細端詳後,把本子遞給我問“您老看看行不行?”
我看了看,不錯,相當不錯!
掏出一百塊錢給他,他回身找零錢時,我把那頁紙撕了下來,揣進了褲兜。
合上本子,扔在了臟兮兮的櫃台上。
“有黑色印泥嗎?”
他查著錢“紅綠藍黑都有,五塊!”
我想了想,“拿個黑色的吧!”
他笑道“這是給孫子刻著玩的?”
“是,”我笑了笑說“臭小子班級裡孩子都刻,他也天天往橡皮上刻!”
“可不是嘛,最近小學美術課教學生刻這個,我這幾天刻了好多,什麼恐龍、大象、青蛙……亂七八糟……”
說著話,把一遝錢遞給了我,“六十五,您老收好!”
“得嘞!”
……
下午兩點。
我來到了西城區金融街一棟大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