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他們看來,趙原所做的任何事,都成了無用功。
「阻斷鉗。」
趙原將頭埋在患者的胸腔。
張欽墨趕緊將器械遞給他。
張欽墨已經沒有了一
開始的緊張。
她第一次經曆這種地獄難度的心外手術,因此大部分的知識都來自於課本。
眼前的術野特彆清晰。
她並不知道,這種清晰的術野其實在心外手術中並不常見,大部分手術都是血呼啦差、糾結不清的環境。
張欽墨更不知道,這台手術對她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一個人的起步很關鍵。
為什麼著名專家帶徒弟的成材率高?
因為起步不一樣,格局不一樣,對自己的要求更不一樣。
趙原的判斷準確,操作毫不拖泥帶水。
根據患者的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手術節奏,並沒有一定之規。
比起按部就班來操作的醫生,有許多人學一輩子都接觸不到的東西。
當然在規培醫生張欽墨的眼中,她沒有對比,所以覺得理應如此。
所有操作中,張欽墨唯一能看得懂的是分離。
趙原處理得極其乾淨利落,心臟是人體血管神經聚集最多的地方之一。
0.1的誤差,就會劃斷管路。
手術進入高難度的部分,趙原的操作依然很穩健。
因為助手是菜鳥,護士也沒有經驗,所以趙原得隨時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
張欽墨也掃了一眼監視器,血氧、血壓等數據,就像是無風的天氣,平靜的湖麵。
她久仰體外循環的大名。
趙原的操作給她造成了一種錯覺。
原來體外循環這麼簡單。
趙原的手在患者的胸腔內來回遊走,將遠端的升主動脈給抬起,順手就是一切。
張欽墨懷疑他根本沒看術野,完全就是憑感覺。
手術到了關鍵地方,趙原取出一個覆膜支架。
支架與常規不同,被趙原做過修改。
如果是在醫院的常規手術,是不可能隨便這種非標準支架的,但現在情況特殊,有支架可以使用就不錯了。
但張欽墨有些懷疑,這怪模怪樣的支架能起到作用嗎?
支架就像是變形金剛,進入關鍵位置之後,伸展、改變結構。
趙原的眉宇逐漸鬆弛,根據自己的判斷,支架經過自己的修改之後,不僅具備標準支架的功能,而且更加穩固、穩定,貼合度也提升了一步。
當然,手術到了這個步驟,才進行了一半。
接下來還得處理肺動脈夾層撕裂的問題。
這對趙原而言,是一個極有難度的挑戰!
主動脈夾層合並肺動脈夾層,發病率極其低下。
趙原在研究江老院士的醫案時,記得有過一個患者,患有慢性型主動脈夾層,保守治療5年後,合並肺動脈夾層發作。
當時江老院士成功地完成了這台手術。
因為沒有影像資料和具體的手術步驟,所以對趙原隻能起到穩定信心的作用。
江老在幾十年前完成這樣的手術,當時的設備和環境,跟現在相比,即使好一點,但也差不了多少。
既然江老能完成這類手術,那麼自己也一定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