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無題(2 / 2)

古代小平民 萊茵麓湖 10978 字 10個月前

壯壯跟安安一歲多就開始自個兒用勺子吃東西,如今兩歲大了,筷子是早就會了的,但是筷子太大,使得不太利落。因此,楊大川還特的為小哥兒兩做了小筷子,平日裡就用小筷子吃飯。

平日裡吃飯就是七零八落的,今天吃紅薯粉,又長又滑,半天都吃不進嘴,急的小哥兩滿頭大汗,爹爹、阿嬤、祖嬤嬤的叫個不停。

“你兩就乾看著,不能搭把手啊?”沈阿嬤看不過眼了,就想著拿剪刀給孩子剪斷。

“阿嬤,沒事兒,他兩都吃上了。”沒瞧著壯壯都已經上手刨了,揪著紅薯粉的頭,吸溜一聲的就嗦進了嘴裡,小嘴一抿一抿的,還知道咬斷。

沈阿嬤拿來剪刀,責備他兩,“咽著孩子看你兩咋辦。”

“咱家今年剩的紅薯多,可以多做點紅薯粉!”楊大川一邊吃,一邊跟芋哥兒說,要不然總得斷頓,反正沒過上幾天又能收糧了,這剩下的紅薯家裡也不愛吃,還不如做紅薯粉呢。

“行,咱家收稻的農具備上了嗎?”芋哥兒提醒一句,外邊的水稻如今都墜手了,不下雨這幾天就得開鐮。

“我都備上了,沒啥收拾的!”楊大川想了想,“咱們收完水稻後,院裡的田地也得空著,不如將白菜蘿卜就種院子裡成了,外邊的田地就先不種,省的以後還要來回跑!”

“那咱要不要撒點豆種肥地?”

“不撒了,撒下去沒人看著也是給糟蹋的。”楊大川搖搖頭,反正今年外邊已經種過一茬黃豆了,雖沒有長成,但也算是給田地填上肥了!

“這年景可真愁人!”芋哥兒頓時覺得嘴裡的紅薯粉都不香了,“這外邊的田地要是老不種的話,遲早得荒掉,到時再想種成熟地就難了!”

不止這地兒 ,如今連外邊的走道都差不多見不著了,年前還有外鄉人踩上幾回兒,這小半年過去了,茅草長得都有半人高,要是他們想出去,還真得多帶上幾人才行。

接下來又是連著半月的搶收,外邊的海耗子就像不要命了一樣,瘋狂的撞牆,啃地基,這海耗子整的熱鬨,山上的蛇又多下來了幾分。這鬨的,裡麵建圍牆的活兒都停了下來,實在乾不了,外麵如今太危險。

“咱們這圍牆得弄大石頭補上才行。”一群人圍在牆頭,看見下邊的海耗子哢嚓哢嚓的啃著磚石,照這個速度下去,不出幾月,他們這院牆就得被啃出窟窿眼兒來。

“村裡如今不是在燒磚嗎,到時咱也去弄,用磚給補上!”

“唉,如今這院裡的圍牆也要像外邊的田地一樣時時記得修補了!”

“能防得住就不錯了,你還想著能一直不壞,美不死你!”

忙活了半個多月,總算將地裡的事情都收拾得差不多了,莊戶們懸著的心也終於能放了下來,不知道是不是累狠了,這乍然一放鬆,院裡不少人都倒了下去,所幸現在也沒啥要緊事兒,躺在屋裡將養將養也能緩過來。

眼見他們家的鹽罐子慢慢見底,外鄉人的貨郎都沒有來他們村,楊大川坐不住了,走家竄巷的吆喝了十來個人,帶著糧食和防身的家夥什,一群人就往秋裡鎮上趕去。

往常如果要出門換鹽,他們肯定得拉著板車運糧去才行,不過他們這次去的人少,拉著板車既笨重又顯眼,大家都是背上十來斤白米,這白米如今可是精貴東西,他們村剛下的上好新鮮白米,不愁換不上鹽。

路過大灣村,見到平山村有人進鎮裡換鹽,也有幾家缺得緊兒了的,一起搭夥上路。

“哎,你們用啥換鹽,不用糧食?咋都空手了了的?”大灣村人氣喘籲籲,他們幾個一起出門的要不擔著,要不扛著,都是大包小包的糧食,見到平山村人輕鬆利索的樣子都覺著稀奇。

“咱們換得不多,所以糧食就帶了少些。”現在還不知道其他村的情況,他們也不敢貿然就把村裡有白米的事兒說出去。

“你們村倒是安逸,如今還是在院裡種糧食?”楊大川轉而問起他們村裡的情況。

大灣村相比平山村就幸運多了,他們整個村就建了一個圍牆,還圈了不少地兒進去,吃喝拉撒住都在裡邊,所以日子比他們平山村的人要安逸的多,不像他們還要整日的出來蛇鼠堆晃蕩,乾活兒掙糧食!

“也不好過,難著呢!”大灣村人搖搖頭,他們村雖然圈了地兒進去,但是地兒也不多,堪堪混飽肚皮,而且他們不像平山村的人三天兩頭的出外邊乾活兒,膽大,如今都不怵外邊的海耗子跟毒蛇。

他們大灣村人一心窩在村裡,就是打外邊的耗子肉來打牙祭都少得很,要不是實在是家裡沒鹽了,他們也不樂意冒著危險出門。

“哎,你們村如今還有白米嗎?”眼見著半天問不出啥,跟楊大川一起出來的人心急說道。

“估摸著放倉裡的陳米還有幾斤,咋的,你們想換啊?”大灣村的人覺著好笑,都好幾年沒種水稻了,家裡如今還剩有白米的人可沒有幾戶,嘖嘖!看來平山村的人這小日子過得真不錯,還能吃上白米飯!

“你們村不是圈了不少地兒嗎,就沒想著種點水稻?”比起他們平山村扣扣搜搜的計較門前屋後的一尺地兒,他們大灣村可是富餘的很,起碼每人能有半畝地。

“種水稻能出幾斤糧,沒幾天家裡就得鬨空餉,如今可沒人種這玩意兒。”大灣村人擺擺手,將擔子換個肩頭繼續說,“不過咱村裡還有兩三畝公家地,種的是水稻,平常咱們都用那兒的產出跟外邊村子換東西貼補村裡,你們要是想換白米,還得上咱們村找村長才行。”

那看來周圍幾個村也還是有人種水稻的,特彆是上林村這種大村子,估摸著種水稻的量還不少,也就他們平山村過得落魄,連種水稻富餘的地兒都沒有。楊大川鬆了一口氣,那他們今天拿出這白米就不算顯眼了。

“那你們村白米換鹽是咋換的?”打聽到確實有人用白米換鹽,平山村的人一陣激動。

“那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們沒換過。”大灣村的人一陣疑惑,老追著問白米的事,“你們背的是白米?”

“嘿嘿嘿!”平山村人摸頭傻笑。

“嗨,難怪你們老問白米的事兒,不錯嘛,你們村也能種水稻了”大灣村的人雖然羨慕,但不至於眼紅。

嘖嘖,他們村雖然堪堪能吃飽,可過的比平山村要舒服的多,再說了,他們村一直都能種水稻,可不像平山村,也就今年才聽說,還生怕彆人知道,哎喲,這眼皮子淺的,沒法說!

上秋裡鎮的道路實在是糟糕,半年沒踩,就全部長滿了一人高的雜草,擋住視線不說,抽打在身上就是一條血印子;還有坑坑窪窪的泥巴路,一不小心就能崴了腳,冷不丁躥出的蛇蟲,更是能把人嚇的一哆嗦。一群人走走停停歇歇,直到晌午才踏進秋裡鎮地麵上。

他們這一群人有幾個之前來過鎮上,知道到哪裡換鹽,到了鎮上也就不停腳,直奔外鄉人的門麵。

鎮上冷冷清清的沒有一個人,全都圈在院子裡,也就走近院子還能聽見人聲,要不然還得以為這是一座空空的小鎮呢!

“哎,你們哪來的,是乾啥的?”還沒靠近外鄉人的院牆,就有人在牆頭向他們喊話。

“我們是平山村跟大灣村的,今天過來換鹽!”村裡有人來過,也不怵他們,口齒利索的回道。

“給他們放梯子進來!”瞧著都是麵熟的,裡麵的人招呼讓他們進來。

“你們咋那麼久都不下鄉了?”進去之後,一夥人歇了口氣,就向他們問道。難不成真是秋裡鎮分了一半的地兒給他們,他們自個兒夠糧食嚼用,就不準備賣貨了?

換鹽的負責人吐了口唾沫,嘴裡抱怨,“唉!你們大灣村跟平山村的路忒難走,外邊毒蛇海耗子也多,咱們也得惜命啊!”

而且最重要的是,到他們兩村子都換不上好物什,每次拿出來換的糧食都是紅薯,要不是之前菜蔬能解耗子肉的事兒承了他們平山村的一份人情,他們都沒有人願意走那邊的道兒,要換紅薯雜糧周邊哪個村子不行,非得冒著危險跑老遠去,所以這小半年外邊越加危險,乾脆就沒人去了。

“老鄉,如今鹽是啥子換法?”

“十五斤糧食換一斤鹽!”他們大老遠從西邊運回來的鹽越來越少,而且他們手裡也慢慢自個兒種了有糧,雖然還不夠嚼用,但總算有貼補,這鹽如今是賣一點少一點,要不是實在不夠糧吃,他們可不得留著自個兒用。

“咋又貴了?前些日子不還是十三斤的嗎?”再貴下去就吃不起鹽了。

大灣村的人嘟囔幾聲,但也沒多說,將糧食擔了過來,“咱們這些糧食都換成鹽!”這些不僅是他們自個兒家的,村裡其他人的也有。

這換鹽的事兒都是做慣了的,那邊立刻來了幾個人幫著檢查過稱。

“老鄉,白米咋換啊?”瞧著他們都是說雜糧換鹽,沒提白米,平山村的人就主動問了。

一邊站著那幾個外鄉人眼睛一亮,說道:“你們有白米,想用白米換?”剛才瞧著他們平山村的人都不動,還以為他們嫌太貴,不想換了呢。

“四斤白米一斤鹽,有多少換多少!”這紅薯不止平山村人吃傷了,他們如今也是吃得倒胃口,誰不想多換幾斤白米暖暖胃,不過這白米種的最多的還是上林村,但他們都是自個兒捂著,不到萬不得已都不往外換。

四斤白米一斤鹽,也不算便宜,一畝地能出多少紅薯,能出多少白米大夥兒心裡都有數,但是真正願意用田地種水稻的卻寥寥無幾。白米好吃是好吃,但是出產少,到頭來還是得餓肚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