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那天, 楊大川又往村裡走了一趟。村裡合計了大半個月,兩邊終於達成了一致, 死了人的那幾戶, 五叔拿五百斤白米給每家做補償, 以後就此了結, 不得歪纏;出門受傷回來的人,五叔每人給一百斤白米, 以後也不得上門來討要。
村裡商量好了以後,召集好大夥兒又把人給葬了。吵吵嚷嚷大半個月, 但是下葬隻用了小半天。
完事兒之後, 楊大川揣著手縮著脖子往家裡走,這天真是越來越冷了, 也不知道今年啥時候能化凍, 春天來得晚了,到時候地裡種的糧食又得少了。如今一個人可是隻值五百斤白米的,雖然說是那些人硬賴在五叔身上的,可這個結果不也證明村裡大部分人認同一條人命隻值五百斤這個價嗎。
“唉!五百斤糧食一條命。”芋哥兒歎了一聲,既感歎人命的不值錢又可憐五叔一家子, “將近五千斤糧食呢,五叔他們不定得還到啥時候,這往後的日子得更難過了。”
“也不是所有人都要這份糧食的。”楊大川甕聲翁氣的答了一聲。他們總共去了三十五個人,除了幾個嚷嚷的厲害,也有不少人說不要五叔的糧食,當然更多的人是給糧就要, 沒有他們也不鬨。
“最好還是給了,要不然以後生了事兒還得歪纏。”沈阿嬤搖搖頭,“五叔這個冬天出門應該掙了不少,拿出這筆糧食後,家裡緊巴緊巴兩年估摸就過了,要不然上門討要的人多了,他們家在村裡的日子也不好過。”
話雖如此,可是楊大川這心裡還是不舒服。不管做啥事兒,誰能保證不出意外?若是人人都像村裡那幾戶,仗著自個兒家裡死了人就出口討要糧食補償,那以後誰還敢帶契人出門。
當然,要是放在現代,估摸有人得說這是意外工傷,老板必須得賠。但是放在村裡現在,在楊大川看來,這純粹是道德與輿論的逼迫就範。現在想想,前些年收油茶籽的事兒得虧自個兒警醒,及時撒手不乾,要不然落得人人埋怨的就是自個家兒了。
日子一天天過,很快就出了正月,可是外麵大雪還是下個不停,村裡人除了偶爾出來掃雪,已經不怎麼出門了。雪花鵝毛片一樣,就沒斷過茬,瞧這架勢,今年這冬季比去年還要更長、更冷一些。
不過這幾年一年比一年冷,村裡人早就做好了入冬準備,糧食柴火都備的足足的,隻要沒啥大事兒,都窩在家裡不出門。可是二月二那天,楊大川又被叫進了村裡,村裡又出事兒了。
“這是逮著節日作妖?”芋哥兒抱怨了一句,小年、大年家裡就沒過好,如今二月二也不得消停。
“咱也不知道是啥事兒,餅子糖塊的你都帶上些,回來晚了也好自個兒貼補貼補。”沈阿嬤如今對大川進村裡都有了預防,每回兒進去都要囑咐他帶些吃食。
“瞧著應該不是啥大事!”過來通知的人臉上也不見焦急的,楊大川想了想,“估摸又得是哪家兄弟分家了,要進祠堂呢!”
這事兒說快也快,說慢也慢,就瞧分家的兄弟是不是對分得的田地家當滿不滿意了,他們這些外人進去也隻是做個見證而已。
不過,分家也沒必要這大雪天的叫進村裡,開春的時候抽個一天半天的解決不就完了嗎?楊大川懷揣著疑問,深一腳淺一腳的往村裡走去。
到的時候,祠堂裡氣氛有些怪異,大家都不吭聲,見楊大川來了,一個勁兒的看著他,沉默良久,有人問道:“大川,你媳婦兒怎麼沒跟你一塊兒進來?”
“家裡走不開。”楊大川有點不安,但臉上不動聲色,“啥事兒啊,跟我說也一樣。”
安靜了半晌,有人說道:“村裡李遠媳婦兒今兒淩晨生了個兒子,瞧著.......瞧著不大對勁,咱們想村裡除了你家孩子是雙胞胎,如今也沒有誰家有這個福氣了,咱們找你來是問問情況的。”
楊大川臉色一沉,“想問什麼?”看這些人的神情可不像是現在才來恭賀他們家雙生好福氣的,想到這兒,他的語氣也不耐了起來。
“大川,你彆著急,跟你家孩子沒多大關係。”眼瞧著楊大川就要炸毛起來,有人趕緊安撫道,“李遠媳婦兒生的兒子,有兩個身體,但卻是連在一塊兒的,咱們想問問,這是咋回事兒,有啥子解決法子嗎,你平常素來點子就多?”
其實還有些話他沒說的是,村裡這兩年出生的孩子其實還有不少是雙胎的,但是活下來的要麼隻有一個兒,要麼兩個都沒有立住,但更多的是生下來就是如李遠媳婦這次生的一樣,形狀怪異,孩子家裡人心裡害怕,都是自個兒偷偷處理掉的。
要不是李遠媳婦這次鬨出來,死活不願處置這個孩子,村裡人也不會將這種怪事兒攤開,還將楊大川尋來說話。
“這我能有啥法子,你找我還不如找楊家叔嬤。”楊大川鬆了一口氣,不是拿自家孩子作筏子就好,“我家又不是大夫開藥房的,這孩子生病的事兒找我們,我們也搭不上手。”